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首先测算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近十几年来的碳排放量,并总结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特征,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产值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测算工业各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最后文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全球减排的总趋势下,逐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全国统一碳市场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客观要求,碳排放行业覆盖范围的确定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础工作,研究碳排放交易体系行业覆盖范围对全国碳市场制定纳管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欧盟等国外碳排放交易体系行业覆盖的范围和我国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行业覆盖范围的分析,发现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纳入标准。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行业碳排放量、行业碳排放强度、行业减排成本等因素,确定全国统一碳市场行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纳入行业模型。  相似文献   

3.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是当前区域低碳发展和碳排放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郑州市2005—2014年35个工业行业的相关面板数据,基于IPCC方法对郑州市不同行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核算,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郑州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且行业差异明显。2TFPc明显大于TFP,均值高0.112,两者均呈波动增长态势,但TFPc的波动趋势明显较大。从分解项看,TFP和TFPc都与技术进步有关。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由TFP的技术进步为主转变为以TFPc的技术效率为主,特别是规模技术效率。4对大部分行业而言,技术进步对TFPc起到了拉动作用,拉动作用最明显的行业是重化工业与高耗能行业。  相似文献   

4.
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定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企业样本数据和省级数据库,本文对中国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进行碳排放量核算、排放集中度分析、达峰情况分类及脱钩状态判断,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各省份在减排行动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全国钢铁及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在2014年后增长明显放缓,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持续上升;在省级层面,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分别有15个、7个及12个省份碳排放量仍在快速增长;在空间分布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钢铁行业碳排放集中在河北周边,水泥行业碳排放呈现"南高北低中部突出";时间趋势上,各省份电力行业和水泥行业逐渐实现碳排放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脱钩,在产量增长的情况下碳排放量增长减缓甚至降低,各省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与产量之间的脱钩状态则较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是当前区域低碳发展和碳排放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郑州市2005—2014年35个工业行业的相关面板数据,基于IPCC方法对郑州市不同行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核算,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郑州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且行业差异明显。2TFPc明显大于TFP,均值高0.112,两者均呈波动增长态势,但TFPc的波动趋势明显较大。从分解项看,TFP和TFPc都与技术进步有关。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由TFP的技术进步为主转变为以TFPc的技术效率为主,特别是规模技术效率。4对大部分行业而言,技术进步对TFPc起到了拉动作用,拉动作用最明显的行业是重化工业与高耗能行业。  相似文献   

6.
海洋是全球最大的碳汇集聚区。随着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和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碳汇和碳排放的平衡与改善。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基于海洋碳循环过程,测度海岛地区海洋碳汇量与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与岭回归模型对长海县地区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海洋碳汇量走势呈先递增后递减的态势,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富裕程度、能源强度和人均旅游产值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它们每变化1%,碳排放量将分别增加0. 6358%、0. 3356和0. 2894%。该研究在为海岛地区碳汇量核算提供新思路,测度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煤层气作为一种洁净、优质能源,其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煤层气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若采用油气行业的核算指南,其核算结果将产生一定偏差。为了准确核算煤层气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煤层气生产过程中各类碳排放源,建立煤层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并以马必东区块4亿m3/a产能煤层气项目为实例,分析和确定煤层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来源及碳排放量,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和我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构建了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碳排放计算,发现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将引起碳排放量增长0.284391%;在短期内,碳排放量的变动受到当期重工业产值和上一期碳排放量的共同影响.从改革传统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考虑“水—土—能—碳”关联,本文将水土资源要素纳入投入变量,构建了我国工农业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测度指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我国29个省份2004—2017年农业、工业部门碳排放效率,利用乘法逆转法计算碳减排潜力并对影响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整体农业、工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工业碳排放效率,江苏、山东等7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及北京、天津工业碳排放效率最优;各省份农业、工业减排潜力和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山西、甘肃的农业、工业碳减排均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存在农业、工业的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土地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水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碳排放效率较低省份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水土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物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1995—2012年河南省物流企业的统计数据,运用消耗能源折算法对河南省物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构建了河南省物流企业碳排放的EKC模型曲线,分析了河南省物流企业碳排放的发展历程和规律特征,预测了河南省物流企业碳排放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研究表明:河南省物流企业的碳排放量正处于继续上升的阶段,碳排放强度整体稳中有降,物流碳排放与行业发展呈现出反"N"型的曲线结构,如果加强环境管制、积极发展"低碳物流"将促进碳排放"拐点"提前出现,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总体产业结构和海洋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运用三轴图法对比分析1992-2009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总体产业结构和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因素,为产业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工业园区同时又是污染产生排放集中地,我国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阻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可以从园区层面出发解决污染问题,这是个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本文在分析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工业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发现总体上园区环境管理水平较差。工业生态化建设为进行合理的园区环境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针对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对策:1提升生态工业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2确立生态化建设思想,以生态化建设促进环境管理效率的提升;3加强工业生态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的完善和实施;4构建工业生态化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以生态化建设来实现工业园区科学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
浅谈工业节水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国内工业用水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很大的状况,从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工业节水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标准,强调把产业布局在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承载力高的重点和优化开发区。对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质疑。通过东西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对比,做出西部传统产业向东部逆向转移并承接高新产业的结论,提出了对该模式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贾生荣 《青海环境》2010,20(3):120-121,12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而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成为影响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甘河工业园区固体废物现状,针对甘河工业园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Specific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its wast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known for prope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wastes produced from industries. Some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waste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to explain how to deal with the wastes for waste characterizati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biodegradability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to be able to decide the proper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s.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characterization discussed in this section might be useful for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methods to prevent pollutant discharge from industri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Industrial ecology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hat planners can use to create mor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cientific basis and planning implications of industrial ecology, which models urban systems on natural system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to reduc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disposal. A case study of a successful eco-industrial system in Kalundborg, Denmark, demonstrates ways in which industrial ecology can promote key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We conclude with lesson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role of planning in industrial ecology.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02,(9):42-42
由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煤化学研究所开发、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MH工业型煤技术适用于工业锅炉、窑炉型煤加工。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MH工业型煤技术是配套技术,主要包括:1.生产工艺技术:设备选型匹配、分散工艺等。2.配煤技术:根据用户需要、煤种情况确定合理配煤比例。3.添加剂技术:包括催化剂、助燃剂、固硫剂等。4.粘结剂防水剂技术:将少量的、价格低的添加成份加入到煤中,使型煤增强快,防水性好。二、技术关键生产工艺的选择;添加剂技术:该添加剂成本低、来源广泛,用量少、增强快、防水性好、能助燃催…  相似文献   

20.
在绝大多数工业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它们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针对目前在工业系统能值分析中对排放废物的环境影响考虑较少的情况,采用传统和改进的能值评价指标对考虑污染物排放前后的硫酸厂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能值评价指标更能够反映工业生产系统的特点;考虑污染物能值影响后的系统的能值产出率没有变化,但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升高,同时系统环境可持续发展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