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夜间灯光和社会经济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标准差椭圆、位序—规模法则、局域空间自相关和修正引力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了1998—2018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城市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内各城市夜间灯光平均强度显著增长;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演变格局,城市连通性愈加增强;各城市群空间形态均呈扩张趋势,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增长最为明显。②城市规模体系首位度逐渐减小,城市规模结构逐渐趋向于合理的位序—规模分布。③综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内局域空间自相关结果,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较快,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空间辐射能力不断增强。④城市群间空间关联强度显著增强,成渝城市群逐渐发展为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但城市群间空间关联强度在逐渐增强的同时不平衡性问题愈发明显。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强化城市间空间联系能力、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水平、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重点发挥成渝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环渤海地区4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7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合GIS网络分析功能,测算了环渤海地区陆路可达性的时空变化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跨海通道建立后对其影响。结果表明:①环渤海地区陆路可达性呈以京津冀核心区城市为核心,向南北扩散的中心外围格局。②环渤海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呈逐年递增趋势,超高值经济联系强度的城市更为集中,且联系强度呈爆炸式增长。③跨海通道建立后,大连、烟台、青岛等城市的可达性提升,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度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结合城市经济发展不一致指数,探究城市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效应。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差距大,高等级创新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其中北京市"虹吸效应"显著,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科创能力在本省内较高。②城市群内部资源配置不均,城市间联系较弱,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岛、洞"现象明显。据此,提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区域间资源整合的发展策略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建设提升了城市间的交通可达性,产生了“时空收敛效应”,增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城市质量,用时间距离替代物理距离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综合测度了2006年、2014年大西安地区各城市的城市质量与城市经济联系程度。根据预测,到2020年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将对城市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提出提升高速铁路时代大西安地区经济联系程度的建议,为大西安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群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可达性角度出发,以现阶段与2030年目标年的湖南城市群铁路交通网为基础,选取湖南城市群8城市间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可达性为度量指标,比较分析了高速铁路建设前后湖南城市群城际可达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城际可达性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各城市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社会网络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模型,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空间格局,并探讨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呈“中部强、两翼弱”态势;形成以西安为首,宝鸡、渭南、咸阳为次级核心的“一大三小”的发展模式;西安的控制与中介能力最强,引领作用有待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西安龙头引领作用;扩大交通供给,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增强城市间旅游交流合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更细分类的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滇中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和结构趋同演进。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两两城市间的趋同化程度都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昆明的产业结构与滇中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最为类似,属于综合发展型,玉溪、楚雄和曲靖则属于传统农业与矿产资源型结构,并且玉溪正向综合发展型转变;从滇中城市群产业的地域分工来看,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以及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城市间产业分工程度加强,第三产业中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城市间产业分工程度下降。总体上,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趋同化程度较高且处于上升状态,虽然城市间产业分工还不明显,但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8.
基于更细分类的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滇中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和结构趋同演进。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两两城市间的趋同化程度都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昆明的产业结构与滇中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最为类似,属于综合发展型,玉溪、楚雄和曲靖则属于传统农业与矿产资源型结构,并且玉溪正向综合发展型转变;从滇中城市群产业的地域分工来看,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以及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城市间产业分工程度加强,第三产业中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城市间产业分工程度下降。总体上,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趋同化程度较高且处于上升状态,虽然城市间产业分工还不明显,但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9.
选取中原城市群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2011—2015年五年间表征各城市相互关注程度的百度指数数据,计算信息流强度、信息流总量、相对关注度、点度中心度等指标,分析了流空间视角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分析发现:1五年间,中原城市群城市网络总体稳定性增强,城市间的信息交流日益密切,彼此联系不断增长。2中原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出明显的"一核一轴线"态势。"一核"是指以郑州为中心,"一轴线"是指郑州、洛阳、开封三个城市在东西方向上形成的轴线,轴线区域的城市在城市网络层级中的地位较高,城市间联系较强。3除了"一核一轴线"外,其他城市在城市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正逐渐成为城市间联系的重要方式,我国的高速铁路也逐步由线路发展成网络。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高速铁路物理网络和出行网络,计算网络的平均度、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路径、中心性、网络密度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的高铁物理网络密度均较小,出行网络密度大,高铁出行网络呈现一定的小世界性;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物理网络和出行网络节点中心化程度差异较大,而长三角的高铁网络结构则较为均衡。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的深入研究方法和结果对其他区域的铁路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对城市群交通网络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