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8):701-703,731
大别山区是土壤侵蚀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严重的土壤侵蚀不但恶化了自然环境,而且制约着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土壤侵蚀数据库获取有关土壤侵蚀量以及土壤侵蚀环境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然后根据环境经济学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土壤侵蚀进行了货币化估算,以达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源是未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估算了临沂市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研究表明,临沂市每年可利用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263.1万t,其中秸秆约占2/3,临沂市生物质能源密度比周边地区低.在摸清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探讨了临沂市生物质能源开发战略,即临沂市应大力发展小型、分布式生物质能源项目,谨慎发展大型生物质能源项目,不宜进行车用生物液体燃料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应同环境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水磨河流域是乌鲁木齐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工业发达的人口密集区,也是风景旅游区。但由于土壤侵蚀、暴雨成灾,每年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经过多年的生态和防洪工程建设,已使该流域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取得了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鹤壁矿区为研究区域,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研究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地利用状况.通过SPSS软件包的统计分析,计算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的相关系数,其强弱依次为:耕地>有林地>荒草地>灌木林地>裸岩石砾地>裸地;计算土壤侵蚀率,其强弱依次为:裸地>裸岩石砾地>灌木林地>荒草地>有林地>耕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鹤壁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率越低,则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强度的相关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土壤侵蚀是一种危害严重、分布范围广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各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特点、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土壤侵蚀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该区土壤侵蚀防治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5.12”汶川地震中,茶坪山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严重受损,经过4年时间,其恢复效果及变化趋势如何,是决策者迫切需要的重要信息.利用TM影像,解译了研究小流域2007、2008、2011年地震前后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图.基于GIS和RS,利用RUSLE模型分别计算了3个时段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强度.通过对比,分析了水土保持功能恢复效应.结果表明:总面积474.41km2的研究区内,2007年土壤侵蚀总量4.061×105t,2008年土壤侵蚀总量6.997×105t,增加了72.30%.2011年土壤侵蚀总量6.163×105t,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11.92%,水土保持功能有所恢复.分析发现,地震前后3个年份各侵蚀强度级别的面积都是随侵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地震破坏及恢复期,土壤侵蚀强度的面积分布格局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旅游购物品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沂市旅游购物品开发严重滞后于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成为制约旅游经济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旅游购物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旅游者的购物动机也具有其独特性.构思了临沂市旅游食品类、旅游纪念品与工艺品类、文物古玩与旅游文化用品类和旅游日用品类四大系列旅游购物品,分析了该市旅游购物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购物品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非点源污染模型中土壤侵蚀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鑫  郝振纯  张金良 《四川环境》2006,25(2):105-110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土壤侵蚀模型是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基础,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国内外主要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仍是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临沂统计年鉴》与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临沂市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临沂市的平均生态足迹为2.4056hm2/cap,平均生态承载力为1.5828hm2/cap,平均赤字0.8228hm2/cap,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此外,临沂市万元GDP生态足迹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临沂市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以《临沂统计年鉴》与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临沂市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临沂市的平均生态足迹为2.4056hm^2/cap,平均生态承载力为1.5828hm^2/cap,平均赤字0.8228hm^2/cap,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此外,临沂市万元GDP生态足迹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临沂市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