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宜谦 《环境工程》2013,(Z1):654-658,746
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是由列车在轨道上的移动造成的。将地铁、铁路和有轨电车产生振动的主要机理归纳为六类:准静态、参数激励、钢轨不连续、轮轨粗糙度、波速和横向激励,详细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环境振动激励机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由轻轨向地铁发展,地铁振动引起的二次辐射噪声影响将逐步显现。本文通过对现行标准进行分析,确定适宜的二次辐射噪声评价标准,并根据重庆地质条件下的振动衰减经验公式及二次辐射噪声预测计算公式,对重庆地铁二次辐射噪声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实测值予以验证,误差结果在1d B之间,满足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3.
选取某城市具有代表性Ⅱ类场地地铁与道路交通重合段,对环境背景、地铁单独通过、重载车辆单独通过、地铁和重载车辆同时通过开展振动实测,利用Z振级和1/3倍频程频谱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建立简化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沿线环境振动影响.结果表明,简化理论分析模型可基本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地铁与重载车辆引发的环境振动衰减规律总趋势是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先迅速后平缓的减小过程,有地铁作用时,30m附近存在振动放大区;地铁与重载车辆单独作用时存在稳定的环境振动主频分别为50~60Hz和16Hz,两者共同作用存在变化范围为16~80Hz的不稳定特定主频,其变化规律符合交通类型的主导地位;当水平距离超过60m后,环境振动体现场地卓越周期,可忽略地铁及重载车辆振动影响;对于加速度频率在1Hz内的低频振动,距离和交通荷载类型的影响均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及地面交通选线设计和沿线环境振动及控制提供工程参考和理论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污染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在分析建筑物对地铁振动响应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振源控制、振动传播途径控制、敏感建筑的减振隔振等在内的地铁振动控制技术的总结研究和一些实例的探讨,为地铁振动与噪声的控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续2017年第6期封二、封三)(3)振动治理工程随着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轨道交通穿越城市中心区域运行,对轨道上方的居民、精密仪器生产厂的厂房建筑产生了结构振动影响。研究团队总结了“漕河泾IC企业设备受轨道交通振动影响调研”、“上海音乐厅改造项目结构振动研究”、“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线引起的结构振动及二次噪声研究”、“磁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所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主要基于广州火车站附近高架路诱发沿线地面振动的现场实测,并包括动车组通过时的测试,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地的传播规律,在最小二乘准则条件下,提出了更加符合环境振动实际传播特征的衰减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竖向振动幅值高出水平向较多,在评价环境振动时,应以竖向振动为主;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动和动车组诱发环境振动均呈现脉冲响应特征;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动随距桥墩距离增加,脉冲响应特征快速消失,而动车组诱发环境振动的这个特征则相对不明显;存在局部振动放大区域;相比传统经验衰减公式,本文提出的环境振动经验衰减公式更能反映实际环境振动波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7.
振动试验条件是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及地面振动试验的重要依据之一。针对火箭试验弹,总结了国内火箭弹和国外探空火箭的振动试验条件情况。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对振动试验条件的来源、制定依据和适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相关科技人员了解火箭弹振动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咸阳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分析,主要介绍了地铁线路的建设,主要包括地铁一号线3期工程和地铁十一号线,探讨了咸阳市地铁建设施工期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主要有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噪音与振动污染、对城市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和对地铁施工和城市建设,最后对咸阳市的地铁运营期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集约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结构;节约土地资源与减少能源消耗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地铁环境振动预测方法浅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地铁环境振动预测方法的研究概况,在作者研究分析地铁振动传播途径和主要影响参数基础上,给出了简单定量预测地铁环境振动程度之方法,应用该方法所得到的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误差在±2dB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铁岩石隧道环境振动衰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重庆地铁岩石隧道环境振动衰减规律,并预测了重庆地铁振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源强计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下车库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因为所采用的源强计算公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所以就三种源强计算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式二更适合地下车库污染源强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源强计算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地下车库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因为所采用的源强计算公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所以就三种源强计算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式二更适合地下车库污染源强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细长体两点激振试验方案中,更好地选择激励位置、控制位置和悬挂点的位置。方法制定两点激振试验方案时需要参考试件的模态信息。结果根据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和模态试验理论,利用试件模型的模态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试验方案制定时的激振位置、控制位置、悬挂位置计算方法,量化了试验方案的确定方法。结论通过两种试验方案控制位置、悬挂位置计算数值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对比不同试验方案的优劣,有利于两点激振试验方案的制定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客观、定量的列车表面防护涂层实验室模拟紫外辐射当量对自然太阳紫外辐射的加速因子计算模型。方法以兰新高铁为例,设计一种建模方案,主要步骤包括选取建模列车站点、确定站点气象地理区划、计算站点环境变量影响距离、建立站点太阳辐射环境谱,分别建立二级气象地理区划、一级气象地理区划和全线太阳辐射环境谱,最后,建立加速因子模型。结果基于NASA Surface Meteorology and Solar Energy(SSE)地面太阳辐射数据,结合实验室条件,计算了兰新高铁表面防护涂层紫外光老化试验的加速因子,约为9.5。结论上述实验室光老化试验加速因子建模思路,解决了列车这种跨越大范围区域的装备光老化试验加速因子的计算问题,简单实用,可推广至飞机、轮船、汽车等相似装备表面涂层以及金属等其他材料的紫外光暴露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候车厅受桥梁振动的影响,拟在正线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内安装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通过建立车—桥—MTMD竖向动力分析模型,分析MTMD对32m简支箱梁竖向振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装MTMD后,32m简支箱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有所降低,32m简支箱梁的竖向振动响应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6.
陈延训 《重庆环境科学》1991,13(1):10-13,19
本文叙述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混响和噪声测定方法和结果,同时提出地下铁系统声环境测定评价研究及车站声环境处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烟气抬升公式计算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烟囱的有效烟气高度是计算地面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有许多烟气抬升公式被用在大气质量模型中,本文介绍了一些烟气抬升公式,即Briggs,Holland.moses和Carson,GB,Lucas.Concawe,Csnady,TVA和静风公式等.其烟囱有小的、中的、大的和极大的各种,这些公式计算的结果在它们适用的范围内做了对比,根据计算的数据,得到了一个新的烟气抬升公式如F:△H=(0.92V,D+5.25Fb0.4Hs0.6)/u,该公式可广泛地应用于大气质量模型。并给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提高飞行器结构地面试验有效性的途径。方法计算同一被试件结构在飞行状态和地面试验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测量地面试验状态下的模态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各特征点(也可以是遥测点)在天地状态下的响应,用机器学习法获取各特征点的映射关系模型;基于该模型由飞行点响应(或遥测数据)确定出地面试验件对应点的响应,并用载荷反求法得到它们的等效载荷;最终确定施加在试验系统上的载荷。结果以细长体结构为例,所得到由其组成试验系统的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模型之间的固有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6.76%,利用映射关系模型预测出对应点在飞行状态下的振动响应。确定了飞行状态下结构响应的特征点,由地面试验系统所对应的响应点反推出应施加的载荷为60 N。结论利用天地数值计算-地面试验验证联合法,无需在地面试验状态下刻意模拟飞行状态的边界条件,确定出所需要施加的载荷,从而提高了飞行器地面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噪声、振动是环境污染的两个方面,铁路、公路、地铁、工业噪声与振动均会对环境及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产生不利的影响。分析了铁路交通噪声与振动的污染及对人们产生的危害,针对噪声源、振动源的特点、传播途径和危害,提出控制措施.为减少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