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大型重钙装置生产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当前料浆法重钙装置生产过程中尾气治理存在问题的方法,建立重钙装置尾气治理新系统,利用生产实际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尾气监测数据进行了物料平衡、风量、风压平衡,通过更换干燥尾气风机风压、增加管式洗涤器、文丘里洗涤器和混合尾气旋流洗涤塔,实现尾气3次洗涤,保证了污染物达标排放,达到了减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模拟试验研究了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中脱硫渣再循环利用、气体参数(SO2浓度、气速、气温)及浆液参数等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喷雾干燥塔内传热传质过程。本文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喷雾脱硫塔的设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3.
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泥干化尾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轶风  郭宏伟 《环境科技》2009,22(5):42-43,46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其热干化所产生的尾气主要存在以下特点:气味属刺激性臭气,主体为各种无机、有机化合性气体;热干化过程产生的尾气含有大量的热值,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关于污泥干化尾气的处理,目前国内采用的工艺并不很成熟。为了避免污泥干化尾气的二次污染,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本文根据尾气的性质,对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泥尾气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原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增湿塔与生物滤塔的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厂碳酸钠喷雾干燥排出的尾气中含酚也较高,尾气除尖喷淋水洗之中含酚也较高,同时由于碳酸钠为间断生产,对污水处埋场爆气池的冲击负荷大,造成污水处理总排出口的酚含量超过排放标准。为同时解决尾气和喷淋水洗水中酚含量高的问题,我们改革了碳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锅炉尾气中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脱除问题,以一套四级串联填料塔为主体反应器,采用前置漂白粉氧化、后置尿素吸收的方式,对高浓度氮氧化物进行湿法脱除,总脱硝效率达到88.5%,并对气速、液气比、溶液p H、物料浓度、初始氮氧化物浓度等工况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气候实验室飞机发动机开车时产生的高温高噪声尾气实时顺利排出室外,保持试验所需的稳定环境场,避免排气不畅或可能的高温尾气回流对试验及试验设施产生破坏,保证试验安全可靠进行。方法设计一套发动机开车尾气排放系统,对关键的气体引流喷淋降温进行CFD数值模拟。结果喷流环孔径、喷射角度及数量分布均直接影响引射喷淋雾化效果。结论获得可以满足发动机开车尾气排放塔出口温度分布的喷淋环参数,指导引流管喷淋环的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烯烃厂乙二醇装置环氧乙烷精制塔的爆炸事故,采用HAZOP分析方法对该乙二醇装置进行定性工艺危害分析,辨识该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爆炸的环氧乙烷精制塔,结合事故爆炸后果,利用HAZOP分析理念,分析环氧乙烷精制塔爆炸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酿造工业的蛋白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引起厂群之间矛盾。有关生产厂曾采取过治理措施,但由于氨尾气中夹带着蛋白粉料液,在负压情况下会产生大量泡沫,而使后置气体处理装置失效。所以,要使处理装置能正常运行,必须在装置前采取消泡,抑制泡沫的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裂解装置催化再生尾气焚烧废气经海水脱硫后二氧化硫的监测,利用碘量法和定电位电解法同时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校验,同时对废气中的干扰因素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碘量法和定电位电解法测定裂解装置催化再生尾气焚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半干式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半干式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将含有SO2和NOX的高温烟气引入喷雾干燥塔增湿降温,然后引入电晕放电烟气净化器,施加高电压,并加入氨气,氨与电晕放电协同作用,将SO2和NOX转化为铵盐颗粒,并从烟气中分离出来,收集在极板(管)上,用水冲洗极板上的产物。将产物溶液喷入喷雾干燥塔,雾滴蒸发干燥形成较大的铵盐颗粒,加以回收,同时使烟气增湿降温。  相似文献   

11.
根据非稳态传热学原理,通过对大试样进行单侧加热,另一侧喷水的实验方法,对连铸二冷段喷嘴的热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对不同喷水压力和不同喷水距离下,喷嘴传热系数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水喷嘴的传热系数高于气水喷嘴,而在均匀冷却方面,气水喷嘴更具有优势;无论哪一种喷嘴,随着喷水压力的增加,总体趋势传热系数都在增大,而随着喷水距离的增加,传热系数都在降低;同时,相同实验条件下,双喷嘴的冷却效果优于单喷嘴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水分垃圾焚烧热回收和烟气净化系统的合理布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平衡计算分析了高水分生活垃圾在焚烧前干燥脱水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用不同介质干燥湿垃圾时热回收系统的效率和对烟气净化系统布置的要求。计算表明 :系统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蒸汽量总是随垃圾干燥后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采用排烟作为干燥介质时系统热效率也随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 ;而采用热空气作干燥介质时 ,计算热效率有轻微的下降。采用垃圾干燥应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3.
空调系统的排风中存在大量低位热能。热管传热系数高,结构简单,是空调系统低位热能回收的有效手段。介绍了热管的结构特点、种类和原理,对目前常见的空调热回收装置进行了对比,论述了国内外热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空调热回收方面的应用。证明热管在降低能耗、减少热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简述了当前的热管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工作流场及有害物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排风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具有中部压力较低和提高抽吸能力的作用;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扩散,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捕集有害物及以较小的排风速度排放有害物。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排风罩直接与除尘系统相连接,排风罩的大小及流量一经确定后不易更改,且当实际排风量相比设计排风量小很多时,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得到最优设计参数。因此,如何在排风罩形式及流量确定的情况下合理设计送风口的大小及流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形式的侧吸排风罩对高温烟气的捕集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送风口,在保证排风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比了不同送风流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特性。此外,研究了不同送风末端装置下污染物的捕集效果。结果显示:1)相较于一般侧吸排风罩,采用移动式侧吸排风罩和旋转开闭侧吸排风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温烟气的捕集效率,捕集效率最大可提高53%。2)对于通风系统的排风流量确定的情况下,应保证送风气流能将污染物有效输送至排风口处,调整送排风流量比,确定排风量受限情况下最佳送排风流量比,实现烟气捕集效率的提升。3)增设平行流送风装置可最大程度提高送风气流均匀度,从而提高排风罩的烟气捕集效率。研究结论可对实际吹吸式通风装置的改造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适于降解高浓度有机物废气的特性,结合活性炭吸附法,提出了吸附器的吸附浓缩和热脱附-等离子体氧化净化有机废气技术。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净化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和节省能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汪锐  沈致和 《环境工程》2012,(Z2):218-220,198
铜陵市铜冠电工漆包线生产厂房的催化装置中产生大量温度高达500℃的烟气,该工业余热一直以废气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热污染和能源浪费。回收该工业废热,利用该烟气余热直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不仅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而且从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入手研究烟气回收管道保温的计算分析,建立管道等厚度保温层的管网计算模型和基本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可借鉴计算模板。  相似文献   

18.
以某船舶涂装车间运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蓄热式高温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的热力平衡关系式,核算了RTO空载和满载运行的数据,验证了炉温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浓度的关系;讨论了排风量、沸石转轮浓缩倍率、换热器热利用率和VOCs浓度四个关键参数对天然气消耗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入炉VOCs浓度每增加1000mg/Nm3,炉温上升约21℃,排风量越小,沸石转轮浓缩倍率、换热器热利用率和VOCs浓度越大,天然气消耗量越低.基于本研究建立的热平衡方程,结合RTO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在烘干阶段按照工艺要求的3次/h确定车间最小排风量,将沸石转轮浓缩倍率设定为10~14倍,选用换热器热利用率在0.7以上的换热器能在保证RTO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天然气消耗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雾滴谱的不易获得,传统的水雾扩散研究一般不考虑其滴谱特征,而将其雾滴粒径作为常数处理。为此,引入实测的雾滴谱资料,考虑水雾在流专程 的扩散,蒸发及相变潜热对流场的反馈机制,利用三维非线性PLB方程组,采用工程上实用的湍流[E-ε]闭合方案,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率的PBL模式来模拟不同层结下,水电站泄洪产生的水务的扩散及共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引入雾滴谱后的水雾扩散范围和相对湿度改变范围与不考虑雾滴谱条件下的相比,与日俱增接近实测,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