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电镀液中的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电镀液中的铜何承英仙桃市环境监测站一、概述电镀工艺在机械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目前用于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很多,如原子吸收、示波极谱、萃取光度法等。由于各地监测站经济尚不雄厚,购买原子吸收或示波极谱等仪器都很困难,而革取光度法操作繁琐...  相似文献   

2.
对于天然物质中镍的快速、定量测定已有很多方法。已报道的岩石矿物中镍的分析资料大多是用X萤光、原子吸收、比色或发射光谱测定的。一般来说,对于镍含量大于10ppm的样品,上述方法重复测量的精密度为±10%或更好。若镍含量再低,精密度就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石墨电热消解法和电热板消解法处理土壤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镍、铬的含量。铜、锌、铅、镍、铬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7%,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在标准值±10%以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金工业废水中铜、镍、铅、锌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五金工业废水中的铜、镍、铅、锌,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相时标准偏差低于7.3%,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5.
砷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一般为0.1—5ppm,在粮食中的含量更低,一般用比色法难以完成微量砷的测定,催化极谱法测定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能满足快速测定生物样品中砷的要求。 本文推荐在4N H_2SO_4—0.2MKI—4μgTe/ml的体系中用催化极谱法测定砷,Ep=-0.57V,砷含量在0.004—0.16μg/ml范围内和催化电流成定量关系,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0.12mol/L NH_4Ac-0.006%HCup(铜铁试剂)为极谱催化波底液体系,同时测定Cu、Pb、Cd、Cr离子,应用于环境水质的分析,与原子吸收法对照试验,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7.
干式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部分重金属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海东 《环境工程》2005,23(3):67-68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铜、锌、铅、镉、镍等重金属时,采用干式消解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即在5 0 0℃加热灰化,然后用酸浸提。其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准确。测量过程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8.
土壤和沉积物中,钴、镍的含量约为10ppm左右。直接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时,有基体盐的背景吸收而产生干扰,且灵敏度尚嫌不够。采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可避免干扰,灵敏度提高10~20倍。据报道,可供选用的萃取体系有APDC/MIBK、NaDDTC/MIBK、H_2D_2/醋酸丁酯、1-亚硝基-2-萘酚和2-亚硝基-1-萘酚等。考虑到土壤分析对络合剂选择性的要求,本文以2-亚硝基-1-禁酚萃取体系(NNP/MIBK),以酒石酸铵掩蔽样品中共存金属离子,研究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钴、镍的最佳条件,并应用本法分析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土壤有效钼的提取剂,一般是 pH 为3.3的 Tamm 溶液.试验表明,把浸提液加入土样后振荡半小时,再静置过夜,比振荡8小时或10小时对土壤有效钼的提取完全.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钼时,若土壤有效铁含量低于14ppm,可不必分离铁而直接测定;测定酸性土壤的有效钼时,习用的酸性草酸盐提取液,提取出大量的铁和锰,一般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实验室测定土壤有效钼,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原子吸收法、光谱法和催化极谱法,后一种方法灵敏度高,样品不需萃取浓集.选择“硫酸——苦杏仁酸——氯酸钾”体系测定钼时,改变底液各成份的浓度都可影响峰电流,测定温度对峰电流也有很大影响.应用催化极谱法测定了黄土区主要土壤371个样品.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测试海水中铅、锌、镉一般采用比色法、原子吸收法和阳极溶出法。我们尝试了催化极谱法在海水分析中的应用。 铅、锌、镉的吸附催化波的分别测定已有报导,但尚未报导该三元素在同一底液中的催化波,我们研究了碘化钾—硫氰酸钾—六次甲基四胺(pH=5-5.5)的底液中可同时测定铅、锌、镉。  相似文献   

11.
对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两种方法均能满足环境监测中对地表水中镉、铅、铜含量测定的实验分析要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实验过程和样品处理较简单,不产生有害物质,对于大批次样品的测定有较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高浓度铜的含量.根据铜的不同的特征谱线,选择测定条件,测定不同高浓度铜的含量,并对准确度、回收率进行了实验.该法测量简单,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催化极谱测定植物样中微量铅和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植物叶片对大气污染物中的铅和镉有吸收积累作用。近年来通过监测暴露于大气中植物叶片的铅、镉积累量来指示大气的污染程度,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它们含量一般较低,需要选择较为灵敏的分析方法。我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选用催化极谱法测定,经试验优化出2.5%盐酸-5%氢溴酸-5%磷酸-0.6%碘化钾组成测定底液,并试验了主要有关干扰情况。在示波极谱仪上测试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铅、镉一次导数为0.05-0.5ppm、二次导数为0-0.05ppm。本法灵敏度高,波峰敏锐,波形清晰,重现性和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用本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水样中镍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及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给出本实验室测定水样中镍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62mg/L(k=2)。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水样中镍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及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给出本实验室测定水样中镍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62mg/L(k=2)。  相似文献   

16.
戴全裕 《环境科学》1981,(1):12-14,24
本文提出以乙二胺—硫氰酸钾—醋酸铵作为铜产生极谱催化波的新体系,在示波极谱仪上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最低可以检测0.25微克铜/25毫升。铜的浓度0—10微克/25毫升与波高呈良好的直线关系。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结果相符,回收率达95%以上。本法适用于湖泊水生植物体中0.0001%以上铜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7.
污泥施肥时铜对农作物的污染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采用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石灰性土壤上,污泥施肥时铜污染对小麦和水稻的影响,和作物对土壤中铜的吸收、迁移、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含过量铜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影响,土壤投加铜量为100ppm时能使较敏感的水稻减产10%,两种作物对铜的吸收积累量不同,在各器官的次序均为:根(?)茎>叶>籽粒,但籽粒中的铜都不超过20ppm。本试验投加铜后,提高了土壤中有效铜,并改变了土壤中原有铜离子的形态分布,试验结果和计算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铜的最高容许含量为130ppm,建议农田污泥施肥时,在石灰性土壤上,我国的铜控制标准,可修改为800ppm。  相似文献   

18.
粤东凤凰山区茶园茶叶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和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粤东凤凰山区11个茶园83个茶叶样品的铜、铬、铅、锰、镍、锌六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茶叶重金属元素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茶叶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MnZnCuCrNi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rZnPbCu,11个茶园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茶叶对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富集系数大小CuMnZnCrNiPb。结论表明:粤东凤凰山区茶园的茶叶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个别重金属元素存在超标现象,应引起相当注意。  相似文献   

19.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钼的灵敏度较差,低含量的钼需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目前有关的报导尚不多,已见于文献的有海水、植物、岩石中钼的测定,海水中钼预先用对氨基纤维素富集,但淋洗较费时,需三小时以上,植物样品用灼烧法驱除有机基体,灼烧时间需五小时,本工作报告用N-苯甲酰-N--苯基羟胺的氯仿溶液从酸性溶液中萃取钼,继用氨水反萃取后,用HGA-72型高温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经萃取后钛、铁、铜和镍等金属离子均已分离;加入氟离子后,可消除浓  相似文献   

20.
锌、铁-0.5%三乙醇胺-0.5%草酸-pH=10 NH_3-NH_4Cl极谱催化波体系,用示差脉冲极谱悬汞电极可同时检出0.2ppm的锌和铁.锌和铁的浓度在0~40ppm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十四种离子不干扰测定.波形明晰、稳定,回收率在96~104%,变异系数小于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