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基于相似性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中存在的若干不足,为了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本文考虑用基于接近性视角的灰色关联度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通过对灰色接近关联度模型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某土壤样本重金属污染评价实例,结果表明与一般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加权平均模糊数学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是一种科学准确且实用可行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改性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普遍存在重金属的污染,农作物也已受到污染,矿区土壤由于重金属的污染不能用于生产粮食作物的农田。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单因子剧烈波动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运用Euclid贴近度-灰色关联度法对贵州省8个典型农业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样本中由于Cd含量偏高,灰关联度法评价的结果达到Ⅱ级水平,而Euclid贴近度-灰色关联度复合法评价结果为Ⅰ级水平,贴近度大小发生变化,结合供试样点重金属含量特征,Euclid贴近度-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结果能更合理地反映样本重金属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步骤,并以陕西凤县寺沟铅锌矿区为例,在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该矿区6个监测点的水样进行测试.在该矿区地表水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能较完整地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评价方法,且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何智远 《环境》2012,(Z1):136-136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日趋严重,对其进行研究在预防和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土壤重金属复舍污染的特点,分析共存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评价土壤重金属复舍污染的表征方法,进而探讨土壤重金属复舍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重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尤其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合理的模型和方法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这对于环境和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评价的传统指数模型和以指数模型为基础而延伸出来的一些评价方法,介绍了基于GIS技术、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以及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基础的评价模型,分析了主要评价模型和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选取云南者海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冶炼区(A)、粮食主产区(B)、保护区(C)三个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个区域内林地(LD)和耕地(GD)土壤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和5种重金属(Hg、Cd、Pb、Zn、Cu)含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熵值与重金属生物毒性改进灰色聚类评价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B、C三区土壤的5种重金属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含量A区 > B区 > C区,所有土壤样品Hg、Cd、Pb、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7.24、1.53、1 794、2 892、210 mg/kg;LD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GD。研究区土壤pH总体呈弱酸性,但A区土壤受矿业活动影响呈弱碱性。TC、TN含量和C/N值均表现出LD大于GD,但TP含量表现为GD显著大于LD (P<0.05)。CCA分析表明LD和GD土壤pH与Cd和Cu呈负相关,与Zn和Pb呈正相关,且p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最大;TC、TP与重金属Cd和Cu在LD土壤中呈正相关,在GD土壤中呈负相关。改进灰色聚类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均表现为LD大于GD;A区污染最严重且均呈重度污染,B区次之,C区污染程度最轻。经比较本文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法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该本文从我国市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土壤、蔬菜重金属评价方法和成因分析等方面概述了市郊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农田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灰色聚类法的基础上,以白化函数为突破口进行模型优化改进,并将其应用于马鞍山重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通过e型指数函数优化的白化函数评价范围更广,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纳入生物毒性因子的双因子权重赋值法可挖掘出潜在的污染因子,使其评价应用更为合理;改进灰色聚类法较传统灰聚类法等更能综合地反映多种重金属联合作用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使其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0.
基于正态模糊数的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数对其进行描述.在土壤重金属含量满足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检验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正态模糊数的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方法.以江苏省T市为例进行评价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As出现轻度污染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清洁水平,其中Hg、Cu、Zn处于局部轻度污染状态,各重金属富集污染程度排序为:As >Cu> Hg> Zn> Ni> Cr> Cd> Pb,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清洁水平,As、Hg、Cu 、Zn应该作为相关部门污染控制的重点对象.与传统的三角模糊数方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该方法能更为精确的描述不同重金属含量的隶属度大小,评价结果所包含的信息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了解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和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构建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太湖流域2008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均表明,2008年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中上水平,其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水环境状况和水生态状况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统计数据离散程度及其分布特征,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之一,划定土壤环境质量红线可以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在分析国外土壤环境保护经验、总结土壤环境功能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明确了土壤环境质量红线的具体区域,并提出了具体的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土壤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和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达到有效遏制土壤污染的加重趋势和实现土壤环境风险全面管控的目的,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区域土壤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分析和污染风险特征分析,以土壤净化缓冲功能为核心构建全面反映土壤性质、污染演变趋势和风险特征的土壤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评价指标的安全系数核算方法.以北京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尺度的土壤重金属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科学可行性.结果表明,北京市Cu、Zn、Pb和Cd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差异明显,Cd元素土壤环境承载力较其他元素低.明确土壤环境承载力概念与内涵、完善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构建土壤环境承载力信息数据库和开展土壤环境承载力核算试点等4个方面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台州市路桥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来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以Cd、Cu、Pb、Zn的污染为主,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已受到破坏;表层至深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垂向变化特征进一步说明,污染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层,与地方特色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文章最后针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提出了几点建设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monitored to indicate the statu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nd assess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A total of 908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38 counties in Zbejiang Province and eight heavy metal (Cd, Cr, Pb, Hg, Cu, Zn, Ni and As) concentrations had been evaluated in agricultural soil. It was found 775 samples were unpolluted and 133 samples were slightly polluted and more respectively, that is approximately 14.65% agricultural soil samples had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threshold level in this province by means of Nemerow's synthetical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grade of Standards for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hina (GB15618- 1995). Contamination of Cd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Ni, As and Zn were lower correspondingly. Moreover,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 interpo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make an assessment map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based on the Nemerow's pollution index and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was categorized into five grades. Moreover, ten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as input parameters fo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PCs) were created to compar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different soils and region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ea soil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addy soils, vegetable soils and fruit soil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GIS combined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powerful tool in the mapping of soil contamin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assessment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n provincial scal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by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盐渍土生态重建过程影响因子的复杂性,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选取4类母指标和相应的13项子指标对植穴控制体生态重建技术进行可持续评价。4类母指标分别为土壤养分与结构改良程度、生产力持续水平、组分间关系协调性和生态、社会效益,对应的13项子指标分别为:土壤水分、土壤含盐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和水质;土地利用效果、土地生产力水平与稳定度、绿地结构与环境功能;生态重建年限、生物群落变化和生态景观效果;小气候效益和游憩的功能效益。经权重分析认为,植穴控制体生态重建技术评价分值为0.772,评价等级为Ⅳ级,表明植穴控制体模式的盐渍土生态重建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的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支持向量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羊草沟煤矿研究区表层土壤样品中的Cd、Cr、Zn、Pb和Cu含量进行测定,应用非线性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分类支持向量机,选用sigmoid核函数,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样品和变量进行了关联分析,进一步了解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多为Ⅰ类,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相同率达到91.67%,将支持向量机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相比于传统的评价方法,支持向量机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成功的解决了多分类、高维运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镉标准值差异比较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伴随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物超标等问题逐年加剧,由土壤镉污染导致水稻出现"镉米"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对土壤镉环境标准的广泛关注.建立土壤环境标准是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世界各国虽皆以镉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最大允许值作为定值的基础依据,但定值方法、标准应用目标各有侧重,因而标准限值差异较大.通过对国内外土壤重金属镉标准限值和我国土壤镉背景值的研究,给出了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土壤表层镉背景含量范围值和部分土壤类型镉背景含量范围值;报告了我国现行土壤镉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应设置土壤镉梯度标准限值、有效态与总量标准限值并存以及严格区分人为污染与高背景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