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食品工厂排出的废水大部分都和酱油工厂排出的蒸馏废水一样,浓度很高,一般来讲,在处理这些食品工厂的高浓度废水时,都要和工厂排出的其它废水混合稀释后,再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但当其量较少时,由  相似文献   

2.
汞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痕量金属。据估计,人为排放量每年约1万吨,天然释放量每年约2.7万吨。人为排放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氯碱厂和金属熔炼厂。在排入环境的汞中,来自矿物燃料的比例将日趋增加。随废水排出的汞格外引人关注。在淡水和海洋底泥中。无机汞化合物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甲基化,变成甲基汞。甲基汞可因生物蓄积作用于鱼体内累积到相当高的浓度,再经人的用膳途径进入人体。目前,人的每周容许摄入量暂定为总汞300微克,其中甲基汞200微克。  相似文献   

3.
排入污水系统或天然河流中的重金属,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就是从电镀工厂排出来的洗涤废水。工厂为了使自己生产的电镀产品合格,而经常排出大量电镀洗涤废水。不管是金属的含量还是高流量排放,都是控制污染工程技术人员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4.
草鱼、鲤鱼对汞的积累与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工业生产上排出的汞随废水、废渣及雨水冲刷,最终进入水体.水中的汞大部分沉积在水底,一部分沿食物链或直接吸收积累在鱼类及水生生  相似文献   

5.
国外点滴     
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研究出一种用冠醚吸附废水中有毒重金属汞、镉、铅、锌等元素的新方法。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冠醚清除废水中的金属污染。 这项新技术特别适用于电池厂和电影制片厂,因为这些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镍、铬、鍗、砷和铜。 化学家们声称,本技术能够大大地提高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浓缩率,从而使环保工作者准确测定它们的浓度。同时,可用于地下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净化,甚至可用于金矿的筛选,以及其它稀有金属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此外,在飞机维修,铸造过程,聚丙烯腈纤维制造,纸加工厂的碱性空气洗涤器,橡胶再生装置,氮素工厂,纤维板厂,塑料厂,玻璃生产和Stocking工厂都排出含酚废水。下表归纳了在各种工业废物中的酚类数值。  相似文献   

7.
用大孔巯基树脂处理甲基汞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治理某些工厂的大流量甲基汞废水,我们研究出用国产大孔巯基树脂吸附废水中的甲基汞,然后用盐酸-氯化钠溶液洗脱,经紫外光照射迅速分解后,再用铜屑还原,回收金属汞的治理方法。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8.
汞是人们熟知的有毒物,其中氯化汞和氧化汞是毒性极大的。汞蒸汽或氯化汞的水溶液,如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在以汞或汞盐作原料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妥善处理其含汞废水和废气。我厂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中,要分别投加一定量的氯化汞和氧化汞。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我厂将生产过程排出的含汞废水和废气进行了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9.
过去流入维纳恩湖的含汞废水颇多.通过连续测定沉积物和鱼体中的汞来监测其影响和恢复状况.汞的主要源头来自湖北岸的一座氯工厂.尽管60年代从源头流出的废水中汞水平有了根本性的减少,附近湖泊沉积物中汞的水平从70年代中期以来只下降了一半多.狗鱼(Esox lucus)体内汞的水平在同期下降的幅度相似.湖泊受影响最大的部分比受影响最小的部分要高出30%.湖泊中的鲈鱼(Percafhviatilis)和三文鱼鱼体内汞水平不高.尽管维纳恩湖沉积物中汞水平有所增加,比起位于同一地区而没有受当地汞废水污染湖泊内的鱼来说,维纳恩湖鱼体内汞的水平相对来说并不算高.据估算,湖内鱼类总生物量所含的汞不到湖泊底部沉积物上层活性生物层所含汞总量的千分之一.这显示了各种环境因子的潜在影响,并促使我们将来要继续对汞水平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对工业含汞废水的治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使用了各种手段来净化废水中的汞。迄今为止,在工业上应用得最广泛的还是通过吸附、置换、沉淀、离子交换等多种方式使溶解在废水中的汞(主要是无机汞)最后被沉淀下来,从而降低了废水中的含汞水平,使废水得到净化。用吸附沉淀的方法来处理含汞废水,大都存有下述几个缺点,一是除汞不够彻底;二是从废水中沉淀下来的汞形成了含汞污泥或含汞沉渣,有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第二次污染;三是对于含汞污泥及沉渣的进一步处理,有些目前  相似文献   

11.
概况 水俣病是因熊本县水俣市生产化学合成品的窒素株式会社(当时被称为新日本窒素株式会社)水俣工厂排出的废水中,有机(甲基)汞化合物经鱼、贝类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而发作的公害病.症状由视野狭隘、感觉障碍、运动失调、听力障碍、言语障碍和手足振颤等初期的中枢神经性疾病开始,发展为头痛、疲劳感等全身性疾患,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甲基汞可通过胎盘转移至胎儿也会导致胎儿性水俣病.  相似文献   

12.
这里包括重金属及其离子,有些在农业上称为微量元素。另外有些非金属微量元素也包括在内。这些元素是:砷、镉、钴、铬、铜、汞、钼、镍、铅、硒、钒和锌。对于废物所引起的污染进行数量上的估计是极困难的,原因是没有控制。工厂排出的废物在时间上和地点上的差异很大,工业上的各批排泄物的成份亦各有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是由于施肥而带进土中的重金属比工厂废渣多得多。从 Page(1974)所收集的各国数字可得到一个平均浓度和浓度变化情况的印象,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生态化学     
<正> 生态化学(Ecochenistry)它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单个化学物质(例如多氯联苯、重金属元素汞或镉)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其着眼点是生态学。这是一个很大很广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生态化学研究哪些内容呢?例如研究湖泊内水质状况,化学物质形态变化;或在湖泊附近作图,有哪些工厂,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物质、浓度,每一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其中特别包括对人体的影响。国际生态毒理学会主席、西德慕尼黑工业大学何尔特教授指出:一个生态化学家,必须受过严格的训练,首先必  相似文献   

14.
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医疗消毒过程中使用元素汞、汞化物、汞制品和被汞污染的原料时会产生含汞废水。含汞废水毒性很强,如不经适当处理而直接外排,会严重地污染水体,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灾难。日本水俣、新泻两地发生的举世闻名的“水俣病”就是最触目惊心的一例。因此,近几年来,各国对含汞  相似文献   

15.
污水灌溉     
污水灌溉,一般是指利用处理过的城市污水灌溉作物、牧草或休闲地。这里所说的城市污水是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水。用这种混合污水进行灌溉较为常见;但也有单用工业废水或单用生活污水进行灌溉的。工业废水是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工艺过程排水、机器冷却水、设备和厂地洗涤水等。由于企业种类繁多,工艺过程各异,故各类工厂排出的废水在化学成分和性质上很不相同,由许多工厂排出的污水合流而成的城市废水就更加复杂。在工业废水中,除  相似文献   

16.
贵州汞矿是一个年产汞及硃砂550余吨的采、选、冶联合冶金企业。过去由于工艺流程不合理,设备陈旧,三废排放点多量大。每年排出炼汞废水3万7千吨,炼汞废渣24万吨,炼汞废气2亿立方米。其中含汞达40吨以上,直接进入环境,损失约120万元以上。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含氟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加林 《福建环境》1994,11(3):15-15,19
含氟废水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在传统工业中,如玻璃刻蚀加工、炼钢和电解铝、贵金属溶蚀加工、磷酸和磷肥制作、机械工业电镀,等等;在现代新兴工业中,有机合成化工、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等,都排出大量的含氟废水。 含氟废水是复杂的混合物。废水中的氟元素大都以氢氟酸及氟硅酸的形态存在,个别的是以氟化物盐类存在。废水中除氟元素外,常含有其它无机盐类或有机物等。 含氟废水是重要工业废水之一。氢氟酸及氟硅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处理含氟废水,大都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境内的“水俣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3年,在日本熊本水俣湾的一个小镇上,相继有数百人得了一种“怪病”,病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但病因不明,其中有41人死亡。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宗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水俣病。 10年后确定,水俣病是由于水俣市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污染了水俣湾,人又因食入了海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发生中毒。 7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松花江流域发现了汞和甲基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盐城县玻璃仪器仪表厂主要产品体温计,年用汞量二吨左右,每天产生含汞废水四吨,浓度为0.08~0.14毫克/升。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曾用含硫废铁渣处理含汞废水,但是我们发现当含硫废铁渣又变成含汞废渣,不易处理,不便回收汞。经过反复试验,证明用硫化亚铁处理与回收含汞废水的方法,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废水量较小,含汞浓度低的情况下,是可行的。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硫化亚铁易溶于酸,同时生成硫化氢,而硫化氢容易与水中的汞作用生成硫化汞沉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废水污泥作混合肥料垃圾经堆肥处理后供作混合肥料,是近代城市生活固体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利用废水处理排出的污泥作混合肥料的第一个工厂不久前才在美国建成并投入运转。具体的工艺过程:首先将废水污泥从一级处理过程排出后,加上废纸和城市生活垃圾的食物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