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土壤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低于全国和重庆地区,接近我国南方部分土壤锰元素背景值。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棕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锰元素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锰的总含量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成土母质母岩中含锰量不等,各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土类的锰元素背景值在同种母质母岩中也不相同;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在滇西和滇西北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呈无规律性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2.
一、制图单元的划分 对三十四个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在获得各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的背景值后,着重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含量与土壤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其制图单元。 (一)对石灰岩、第四系、页岩、砂岩、砂页岩、冲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与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这六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背景值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砂岩发育的土壤中元素Mn、V、Cr、Co、Ni、Cu、Zn、F、Cd的背景值含量均低于其它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Mn、Ni、Zn、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34省市及地区的40余处土类样品中Fe、Al的环境背景值,探计了母质母岩、成土过程以及某些地区气候,微生物活动等因素对土壤中Fe,Al含量的景响。总结出我国土壤中Fe、Al背景值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4.
实践和理论都告诉我们,影响土壤微量元素背景值的原因,不仅仅是与之有关的各个因子在起作用,而且有时某些因子联合起来作用,这个作用称为“交互作用”(联合作用)。如影响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因子有土类、母质母岩、地形、pH、质地等,但是,有时我们还必须把影响因子的联合作用也考虑进去,这种作用绝对不是两个因子作用的简单加和。 现在以湖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Cu)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正交表”选点和直观分析影响因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成土母岩、母质等方面了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特征,为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牧业合理布局、土壤污染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统计2007年和2020年陇川县甘蔗种植区土壤pH值数据,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蔗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0年蔗区土壤总体呈快速酸化趋势,pH值下降了0.38个单位,降幅达7.54%,与非甘蔗种植区相比,显著下降了1.03个单位。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土壤pH值下降显著,在土壤类型上红壤、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0.94%、9.98%和3.83%。在成土母质上第四纪冲积物土壤pH值降幅最大,达0.52个单位。蔗区土壤pH值时空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人为因素对土壤pH值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山风景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山风景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基本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黄山土壤背景值有以下主要特征: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低。这显然是由于成土母岩以花岗岩系为主所致。②高F背景。黄山土壤中F高出世界平均含量近4倍。黄山土壤高F背景主要发生在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为母岩的土壤中。 以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统计方法研究黄山土壤中各元素背景相对于安徽省背景值的情况。以安徽省元素背景值作为平均水平类,分别定义三个灰类(?)_1={高于平均水平指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因素的相关性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 成土母质的矿物成分和元素组成是形成各类土壤的物质基础,它最初决定着土壤中元素的水平,是影响土壤背景值整体的最主要因  相似文献   

9.
污灌区土壤评价依据 对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国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集一定数量的未污染地区的土壤样品,分析所要评价毒物的含量作为背景值,並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由于背景区常常选在远离污灌区的农田,以至所获得土壤背景水平往往不能反映区域性的环境特征。例如重金属在土壤中分布形态不同,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质地中的含量有着很大差异。所以,进行环境评价和预测时,需要考虑背景值在各区域范围内的分异规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广东韶关凡口铅锌矿向外辐射8 km2范围内布设25个采样点,监测土壤中Pb、Zn、As、Cu、Cr和Hg的质量比,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UR)模型模拟该6种元素质量比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元素质量比受地理要素影响差异较大,Pb和As的空间分布受道路影响较大,其高值区沿道路呈带状分布;Zn和Cu受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影响,高值分布相对零散;Cr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降水等自然因子的影响。研究区整体元素质量比偏低,西部地区元素质量比低于东部地区,南部地区低于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从新疆某地典型城-郊-乡梯度带采集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Hg、As、V、Co、Ni、Cu、Zn、Cd、Pb和Sb等10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Hg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As元素在城区和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Zn和Pb元素在城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其余元素在3个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的背景值。研究区表层土壤中,V、Co、Ni、Zn、Cd、Pb和Sb等7种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均呈现沿城市化梯度带分布的地带性格局;As、Cu和Hg等3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岛状格局。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一、影响因素及其数值化 影响土壤环境背景值丰度的成土因素通常归结为六大类:气候、成土母质与母岩、生物有机体、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与它们相联系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因素和理化性质,通过本课题的工作,已掌握了十一个。这十一个成土影响因素或主或次,或多或少,代表了公认的六大成土因素的大量信息,分析它们和各个土壤环境背景值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探索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分异规律,对于绘制土壤背景值图件以及研制土壤环境背景值专家系统,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技术关键,是影响因素的数值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土壤背景值研究土壤铅砷环境监测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土壤铅的环境背景值应用1.1 区域性土壤环境背景值应用举例:在黄土区布设的64个剖面点,均远离城镇和工矿点.土样分析数据利用Ti或Hf作参比元素进行富集系数计算,富集系数都小于1.2,没出现土样污染现象.所有剖面的母质都是风成黄土,随机分布于三个黄土带(砂黄土、黄上、粘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富蕴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开展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富蕴县不同地貌部位0 cm~20 cm耕层土壤中,土壤常量元素的分布与微量元素相比差异较大;在山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在戈壁沙漠地带,土壤中常、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表现为最低水平;土壤pH值为7.5~8.5,适合作物生长;土壤耕层盐分含量相对较低,仅表现为轻盐化土壤类型,占总耕地面积的12.52%。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制作黑龙江省各种土壤背景值栅格图时,我们需要从全省404个剖面的土壤元素实测值,用插值的方法求出1004个栅格点的估计值,在插值中我们没有直接应用经典的方法,而是采用我们研究的新方法。经典的方法不适合于我们的问题,这是因为: 1.404个剖面中经实测而得到的同一种元素的含量,它们之间是关联的,但并不属于同一母体的取样。因为我们的剖面土壤类型是不同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和均值有明显的差异。 2.已经知道黑龙江省土壤类型的分布情况,因此就已知道栅格点处某种元素的含量取值在什么样的母体中以及母体的方差和均值。 由于以上原因,元素含量的分布虽然存在某种趋势,但在栅格图上它是不连续的,在不同土壤类型的界面处,由土壤结构影响,有间断面。这样,我们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和插值理论,引进一种新的插值方法——隶属度反演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背景值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土条件与土壤微量元素 (一)母岩类型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关系 英国土壤学家R.L.密歇尔指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几乎完全决定于形成土壤的母岩和成土物质所经受的地球化学与土壤化学过程。俄国学者B.B.道库恰耶夫等也早就指出,虽然原生岩石中的化学元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进行了重新分配,但土壤中微量元素仍然与母岩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成土母岩的类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母质对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江苏省土壤的成土母质可分幺武岩、花岗岩、闪长岩、页岩、砂岩、片麻岩、锦屏含磷组、长江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第四纪红土、河积物、下蜀黄土、黄土状物质、黄河冲积物等。各母质的元素含量,见表1~10。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运用已获得的土壤背景值信息,进行了全省土壤背景值区划的尝试。一是选择有毒有害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作为政府或行业部门指导经济规划和环保规划的基本依据;二是选择作物生长微量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作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施用的规划的基本依据;三是选择与人群健康相关的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做为环境卫生规划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贵州黄壤是贵州高原的地带性土壤,也是贵州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占全省总土地画积38.7%,广布于黔中和黔北;黔东南、黔东北、黔西北、黔南和黔西南等地区也行分布。 在贵州主要土类环境背景值研究基础上,选择了发育第四系、页岩、砂页岩及砂岩母质上的黄壤111个剖面(其中第四系42个、砂页岩24个、页岩21个、砂岩24个)测定了Cu、Pb、Cd、Zn、Cr、Hg、As、Ni、F等九种元素含量,在研究中,剖面层次经显著性检验,大多数元素含量在层次间无显著差异,采用表土含量计算背景值。  相似文献   

20.
土样的采集以表层土壤为主,主要集中在两种土壤母质:黄土及其沉积物、花岗岩母质,共二十一个土类,360个样品,4100多个数据.有效态元素含量的分析,中性及碱性土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