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事故致因模型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日常管理中事故致因模型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从事故的影响对象、模型的组成和事故发生的路径3个维度对10种事故致因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影响对象的涵盖越来越全面;事故致因模型的组成日趋全面,且趋于对模型中各模块给出清晰定义以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故发生的路径描述由链式向系统网状发展;根据充分性和效率的需求对模块化模型和非模块化的模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行事故产生机理的复杂性问题,构建了军事飞行事故致因模型.首先,在借鉴现有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飞行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其次,以军事飞行事故发生过程中不安全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主线,结合军事飞行事故的特点和当前军事飞行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军事飞行事故致因模型.最后,理论与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刻画了飞行事故致因的多因素相关性、层次性和复杂性,它既符合一般事故发生的普遍规律,又对军事飞行事故预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傅贵  郭孝臣 《安全》2019,40(9):1-4
阐明事故致因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其发展、应用及提高事故预防效果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的重要观点得知,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事故致因理论是发现事故原因、有效预防事故的工具,当然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但事故致因理论研究在我国开展较晚,所以目前的研究与应用并不充分。综合以往文献,给出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实质性科学含义是事故的原因定义、原因间、原因与事故间的逻辑关系,它们可形象地综合表达为事故致因模型,其获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是对以往事故案例的原因分析;通过观察安全管理实务认识到,社会组织要有效管理其安全健康和环保业务,选择一种事故致因模型作为总体思路且连续运转,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恶性人因事故致因因素及其发生机理,为恶性人因事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对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及其模型进行系统研究。从个体因素、团体因素、外在因素出发,分析恶性人因事故致因因素;再从行为链、致因链、原因链出发,对个体、团体、综合恶性人因事故分别进行建模;最后,根据事故案例,论证个体、团体、综合恶性人因事故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模型主要包括针对个体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4-9"模型、针对团体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2-10"模型和针对综合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7"模型;不良文化是根源原因,管理缺陷是根本原因,情绪因素、心理因素、控制因素是间接原因,恶性破坏是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的发生机理和理论模型,事故致因链是其核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路线。通过对古典事故致因链的代表: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及现代事故致因链的代表:行为安全"2-4"模型的原因定义、组织概念的引入、链条逻辑关系、事故预防策略等多方面的比较,并应用于一起真实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发现行为安全"2-4"模型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因果连锁理论的优点,更是改进其缺点,在对我国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中更加有效,且在各层级均可找到事故预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安全科学 基本理论是伤亡事故致因理论;产业灾害是伤亡事故的同义语。文中讲述了产业灾害的特征、防灾的五项原则,综述了致因理论的由来发展;专述了六项原理;事故因果论、人失误主因论、综合论、扰动起源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论。各项理论的刘述方法是用工程逻辑的一种抽象-伤亡事故模型,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明确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7.
危险品在仓储过程容易发生事故,进行危险品仓储事故致因分析,有利于危险品提高仓储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也有利于预防事故发生。将危险品仓储系统风险源划分为三大类并进行识别。基于三类风险源和突变理论,建立了危险品仓储系统状态的燕尾突变模型,应用该模型以天津港“8·12”事故为例,进行事故致因突变分析。最后提出了危险品仓储事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FDA事故致因模型从安全信息视角出发,将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发生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系统地结合在一起,以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依据,构建海上船舶碰撞FDA事故致因模型,从微观到宏观即个体船只、海运企业、海事局3个层面进行安全信息视域下的事故致因分析,通过逻辑推导定位最佳的安全管理方位。研究结果表明:FDA事故致因模型由3条事故子链及1条事故主链构成,能够从微观到宏观完整表达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发生过程及机理;破坏3条FDA事故子链或FDA事故主链的形成即可有效地预防海上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对促进海上船舶航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伤亡事故致因理论,产业灾害是伤亡事故的同义语。文中讲述了产灾害的特征。防灾的五项原则,综述了致因理论的由来发展;坝述了六项原理:因果论、人类误主因论、综合论、扰动起源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论。各项理论的讲述方法是用工程逻辑的一种抽象--伤亡事故模型,对事故是发生发展进行了明确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伟 《安全》2009,30(3):15-18
加油站储存有大量的易燃、易爆油品,是城市中的重大危险源,一旦泄露,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分析加油站事故的致因机理具有现实而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典型加油站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借鉴现有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从本质安全角度分析,查找事故的本质致因机理,为在以后的工艺设计中尽可能地从源头消除危险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原因的定义和对事故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4种事故致因模型,梳理模型中关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方面的内容,并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分别用4种事故致因模型进行原因分析,获得不同事故致因模型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事故致因模型在直接原因方面具有一定的重合,多米诺骨牌模型、瑞士奶酪模型和卓越安全管理模型由于信息缺失和模型中部分定义不明确,导致部分分析结果难以呈现,事故致因“2-4”模型对各部分事故原因的定义更为明确,可以使事故分析工作变得简单、有序,为事故分析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抵御疾病(抗原)的原理,从事故致因、事故演化过程和事故发展规律出发,分析化工园区事故发生机理。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免疫系统的免疫力持续低于抗原系统的抗原强度是化工园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化工园区事故演化过程包括潜伏期、萌芽期、暴露期和恢复期,各个时期的形成是安全生产系统的免疫力和抗原系统的抗原强度之间的差异决定的;化工园区事故发生具有周期性,每个事故发展周期内都包含安全生产免疫系统→免疫力过低的免疫因子→事故触发免疫因子和安全生产抗原系统→抗原强度过大的抗原因子→事故触发抗原因子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事故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交通冲突理论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论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并从安全系统工程学角度,使用交通事故显性/隐性致因模型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分析,强调管理因素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综合运用3E对策,讨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策略。通过加大违章行为惩罚力度、培养安全文化、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应用智能交通技术等措施,消除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吴超  李思贤 《安全》2019,40(9):18-25,5
为发展安全科学原理和给事故防控与调查提供新的方法,根据变化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机制,开展安全降变原理及事故致因新模型研究。首先,提出安全降变原理并解析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其次,基于安全降变原理,给出不同层级安全系统变化的分类实例,并对作业场所事故及其致因重新定义和分类。再次,构建基于安全降变原理的C-S-R事故致因新模型。最后,基于事故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C-S-R事故致因新模型与安全降变原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各级安全系统中自发或是受联动的变化超出系统的变化承受水平时,将导致事故的发生。经事故案例分析验证可知,安全降变原理及C-S-R事故致因新模型具有充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隋鹏程教授撰写的安全原理讲座一文 ,由于本刊版面有限 ,经与作者商定从第2期起分3期连载 ,第2期刊登1、2、3部分 ,第3期刊登4、5、6部分 ,第4期刊登7、8、9部分。1产业灾害的特征 ;2防灾五原则 ;3产业灾害致因理论综述 ;4事故因果论 ;5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6综合论事故模型 ;7扰动起源事故模型 ;8能量转移论 ;9轨迹交叉论。摘要: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产业灾害是伤亡事故的同义语。文中讲述了产业灾害的特征、防灾的五项原则 ,综述了致因理论的由来发展 ;专述了六项原理:事故因果论、人失误主因论、综合论、扰动起源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论。各项理论的讲述方法是用工程逻辑的一种抽象—伤亡事故模型 ,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明确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隋鹏程教授撰写的安全原理讲座一文 ,由于本刊版面有限 ,经与作者商定从第2期起分3期连载 ,第2期刊登1、2、3部分 ,第3期刊登4、5、6部分 ,第4期刊登7、8、9部分。1产业灾害的特征 ;2防灾五原则 ;3产业灾害致因理论综述 ;4事故因果论 ;5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6综合论事故模型 ;7扰动起源事故模型 ;8能量转移论 ;9轨迹交叉论。摘要: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产业灾害是伤亡事故的同义语。文中讲述了产业灾害的特征、防灾的五项原则 ,综述了致因理论的由来发展 ;专述了六项原理:事故因果论、人失误主因论、综合论、扰动起源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论。各项理论的讲述方法是用工程逻辑的一种抽象—伤亡事故模型 ,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明确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事故因果论     
要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了解事故发生、发展的机制。近年国际安全界广泛采用“事故事件链”和“事故致因模型”理论,探讨安全生产原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以往事故的教训,用伤亡事故致因模型,查出发生事故的近因、远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本原因,以便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把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系统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事故致因理论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在事故致因理论上的主要观点,对他们的见解进行了评价,并对事故致因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产业灾害是伤亡事故的同义语。文中讲述了产业灾害的特征、防灾的五项原则 ,综述了致因理论的由来发展 ;专述了六项原理:事故因果论、人失误主因论、综合论、扰动起源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论。各项理论的讲述方法是用工程逻辑的一种抽象—伤亡事故模型 ,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明确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探讨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本质,研究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及成因模型,提出预防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