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高速公路上行车,雨、雪、雾、台风、沙尘等气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远远大于国道、省道,特别是冰雪、大雾、暴风雨、强台风,不仅引起交通事故多发,而且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引发二次事故和连环事故,导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此类气象,我们称之为恶劣气象。  相似文献   

2.
“11·2 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近日终结 ,有关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副总经理于传龙等 4名责任人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山东省省长李春亭、交通部部长黄镇东等 13名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1999年 11月 2 4日 ,山东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客滚船“大舜”轮 ,从烟台驶往大连途中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 ,2 82人遇难 ,直接经济损失约 90 0 0万元。调查认定 ,“11·2 4”特大海难事故是一起在恶劣的气象和海况条件下 ,船长决…  相似文献   

3.
张展 《劳动保护》2006,(12):34-35
2006年9月23日,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模拟了贮运厂苯贮罐出现泄漏,并针对因静电引起的闪爆、着火事故,进行了现场应急处置演练。模拟事故发生后,公司紧急启动了《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向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报告,随后由政府启动了六合区、南京市、江苏省应急预案,协同公安、交通、安监、环保、海事、卫生、广电、气象等厅局展开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事故救援与应急处置的联动。此次应急处置围绕紧急事故的发生发展、事故救援为主线,展开了岸上贮罐区事故处理和江面海事搜救;重点凸现了对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火灾、矿难、飞机失事、石油井喷、淮河流域大水灾、食品中毒等重大灾难与事故震撼国人。2004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近百万起.死亡近14万人:重庆“12.23”井喷特大事故.导致234人死亡;被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警告“猛于”SARS的禽流感也在中国一些地区出现;气象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0%-6%;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全国陆续发生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大连“9·10”燃气爆炸事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10·21”较大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大连瓦房店市“10·24”燃气闪爆事故等多起影响较大的管道燃气爆炸(闪爆)事故,造成近百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全国陆续发生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大连“9·10”燃气爆炸事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10·21”较大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大连瓦房店市“10·24”燃气闪爆事故等多起影响较大的管道燃气爆炸(闪爆)事故,造成近百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议通过,自2001年11月15日起施行。 这个规定共包括7章28条,分“总则”、“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事故统计分析”、“罚则”等,对于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这个规定实施后,1997年7月18日原劳动部发布的第8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按照这个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根据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11月份以来,广西右江矿务局塘内矿以工区为单位,利用周四安全学习曰时间,组织职工分批、分期、分章节学习《矿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矿井生产环境的实际特点,该矿重点组织学习了“瓦斯事故”、“煤尘事故”、”顶板事故”、”运输事故”、“水灾事故”等八个方面事故的可能性、成因、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08,(5):15-15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治理隐患、防范事故”“隐患不除,事故难绝”“治理一项隐患,避免一起事故,增加一分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以63起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为样本,构建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进行火灾爆炸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统计与分析,并利用卡方检验和比值比分析HFACS模型上下层级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HFACS模型中上下层级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层级1中的“不良的组织氛围”及“组织过程漏洞”和层级2中“监督不充分”在HFACS模型中可以显著增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资源管理漏洞”、“不良的组织氛围”、“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人员因素”→“违规”是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并根据HFACS模型中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及其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针对性的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烟花爆竹事故频频发生 ,通过事故概率分析 ,掌握某些规律 ,认为“事故难免论”是错误的 ,但也不提倡没有根据的“事故可以杜绝论” ,应该时刻牢记“事故有随时可能发生”这一严厉的事实 ,提倡“不怕一万 ,只防万一”安全生产的正确、谨慎、有科学根据的态度 ,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游  李庆水  胡平利 《安全》2010,31(4):16-18
在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因素而言,不外乎人、物、环境和管理。大量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要比“物”、“环境”、“管理”等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高得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如何超前控制员工行为安全,冀东油田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要闻     
安监总局与监察部通报“2·14”、“11·28”事故调查情况本刊讯(记者马瑞)5月12日,国家安监总局与监察部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辽宁阜新孙家湾海州立井“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处理及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11·2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进展情况。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务院“2·14”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王显政,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2·14”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昌智参加了发布会。会议由国家安监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黄毅主持。“2·14”事故原因已查明,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11·28”事故目前仍不具备下井…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8月13日18时20分左右,某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铸造公司”)在检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南通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笔者参与了此次事故调查,本文分析了事故主要原因,提出发挥事故调查的“探头”作用,从根源上分析安全隐患,探索遏制此类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潜流”仍在“流动”不止, “事故潜流”的存在,使事故频发,使企业蒙受损失。为此,针对“事故潜流”采取措施“截流”,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黄柏 《劳动保护》2008,(1):72-73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事故教训当回事儿,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竟然还能在两年内“前赴后继”,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故。请看下面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各种事故案例,认为“三违”是造成事故的主要或直接原因,因而针对“三违”各种原因,提出防治“三违”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常在报刊、电台、教材和讲话中看到和听到“设备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人身安全事故”等等提法,笔者以为这些提法不妥。 安全是整体范畴,整个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一个结果;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的潜在的危险,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一切生产活动中,安全所表征的是防止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和物质的损失。 事故,即灾害,是危险因素集合的结果,是非常事件。事故的表征是人和物的伤亡和损失。 由此可见,按事故的类别分,只能用“人身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19.
车间发生了未遂事故,安全员找到车间主任。 安全员:“主任,对今天的事故应该召开分析会。” 主任:“不是没有伤着人吗?” 安全员:“按照事故处理‘三不放过’的要求,未遂事故应当按已遂事故对待。” 主任:“这符合‘实事求是’精神吗?”“实事求是”吗?@肖洪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取规范与实证结合、归纳与演绎结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煤矿事故规律进行了概述。结合煤矿事故总体情况、部分大型煤矿事故规律、事故种类等,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三违”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减少煤矿事故“三违”行为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