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辽宁省辽中县发生一起因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带电,触电死亡一人。现将触电经过剖析一下,供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
根据建设部对五年来发生的职工因工死亡的810起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部位等的统计分析,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所占的比例如下:高处坠落(占44.8%),触电(占16.6%),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7.2%),坍塌事故(占6%)。由此可见施工现场中因为触电导致的安全事故占第二位,其中由于手持电动工具而引发的触电事故也在逐年增多,现就施工现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各种电气事故的发生。 一、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标准、规范 1、手持式电动工具大多数属于单相电气设备,根据我国的国家标准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有关规定,单相电气  相似文献   

3.
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是携带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这些工具是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使用的最多也是发生电击事故较多的用电设备。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人与工具直接接触,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同时,握在手中使用,操作者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  相似文献   

4.
王跃 《劳动保护》1998,(1):38-38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王跃手持式电动工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作业速度快、便于携带等优点,在各行各业以至家庭中被广泛使用。常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一般有手枪电钻、两用冲击钻、手动砂轮、手动磨光机、手动电锯、电刨、电镐等等,由于设备类型不同,作...  相似文献   

5.
李世军 《安全》1995,16(3):29-31
现将我市因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带电,触电死亡一例剖析一下,供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者引以为戒。 1993年7月28日15时30分左右,市公路机械化工程处在合埠公路蚌埠地段施工混凝土路面时,需用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棒插入刚铺上的混凝土里把水泥浆振出来,再用平面振动梁把路面找平。施工时要不断地移动振动器的电动机,才能保障振动棒连续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设部对五年来发生的职工因工死亡的810起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部位等的统计分析,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所占的比例如下:高处坠落(占44.8%),触电(占16.6%),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7.2%),坍塌事故(占6%).由此可见施工现场中因为触电导致的安全事故占第二位,其中由于手持电动工具而引发的触电事故也在逐年增多,现就施工现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各种电气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蒋勇 《安全》2007,28(2):52-53
由于电动工具使用范围广泛,接触不同人员及各种作业条件,而且操作方式是由手长时间紧握方式进行作业,因此危险性大,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为了安全操作,避免和减少对操作者的伤害,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在符合安全操作的条件下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动建筑机械和电动工具大量进入施工现场,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与此同时,人体触电伤害事故也相对增多。据有关资料统计,触电事故在建筑业“四大伤害”中居第二位。如何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保证建筑施工生产顺利进行,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建设部在1988年颁发的精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冲明确规定,施工现场用电工程必须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所有施工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对建筑施工用电采取漏电保护措施后,避免和减少了触电事故的发…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UDC621.9:621-7CB3787-93Technicalsafetycodeformanagement,operation.inspectionmaintenanceof...  相似文献   

10.
马祥琴 《安全》2010,31(12):36-36
手持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握在手中、使用环境恶劣、移动性大、运行时振动剧烈,  相似文献   

11.
手持电动工具在我国已广泛应用。由于这种工具使用需要经常移动,电源线易受拉磨破坏,操作人员极易发生碰壳触电事故。针对上述情况,运用系统安全理论制订安全对策,已经成为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手段。 一、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确定Ⅰ、Ⅱ、Ⅲ三类工具的危险程度,以便在管理中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从评价表中可以看出:Ⅰ类工具高度危险;Ⅱ类工具显著危险,特殊情况下仍会发生事故;Ⅲ类工具因采用了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较为安全。所以,技安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工、Ⅱ类工具的控制上。 二、提高工具的可靠性 鉴于目前我国多种手持电动工具…  相似文献   

12.
手持式电动工具或移动式用电设备在使用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环境不固定,运行条件较差,且振动也往往较大,比较容易发生导体碰壳事故;这类电气设备又往往是在工作人员紧握之下运行的;而且供电用的电源线的绝缘也容易由于经常拉、磨或其它机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上海徐汇住宅公司六队工人在斗车卸料时,不慎将混凝土震动器的电线压断。线头触碰在钢模板上,幸亏使用了浙江萧山开关厂生产的漏电保护器,才避免了一次多人触电事故的发生。工人们说,漏电保护器救了我们的命。 这种保护器有漏电(触电)、短路,过载三种保护性能。适用于移动作业电动工具(混凝土震动器、电钻等)。可防止因潮湿漏电和绝缘损坏等引起的人身触电和设备事故。漏电保护器救了命@丁伟聪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基建行业施工现场电气事故较多。这是因为,现场一般都是临时用电,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在架设要求、管理使用上都存在着临时观念,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设备大多属小型、移动式和手持式,这些设备不能远距离操作,触电机会多;现场大多是潮湿及高度触电场所,一旦电气绝缘损坏,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设备更换频繁,无准确规律,特别是临时照明,随用随安,大部分不符合安全要求。近几年来,虽然有的使用了触电保安器,但毕竟是一种后备装置,根本解决电气事故的关键,还在于正确安装及合理使用电气设备。 当前,施工现场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电动工具是一种运用小功率电动机或电磁铁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作业机构的机械化工具。它可以是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按电源类型分,有交直流两用电动工具,也有可充电式电动工具,还可以由中频电源驱动。电动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林业等各行各业,是人们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替代手工作业、减轻劳动  相似文献   

16.
于杰 《安全》2008,29(1):52-53
手持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这些工具是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使用的最多也是发生电击等意外事故较多的用电设备。这主要是由于工具紧握在使用人员的手中,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后果非常严重。另外,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没经过培训,不懂工具的安全使用知识,  相似文献   

17.
手持电动工具是转动电气设备,通常振动较大,容易发生碰坏绝缘、擦伤电线、火线碰壳之类事故。所以,接零或接地的方法必须正确无误。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安作用,反而会造成隐患。某机电安装公司的一名电工就因使用接法不正确的手电钻而导致触电死亡的。该手电钻虽按规定采取了接零  相似文献   

18.
电动工具通常由人们直接握持使用,因此保证电动工具的电气安全极为重要。电动工具按防止触电的保护分为Ⅰ类工具、Ⅱ类工具、Ⅲ类工具。 Ⅰ类工具需要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有些还要采用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Ⅲ类工具需要有相应的供电电源,此类产品目前极少。Ⅱ类工具采用双重绝缘结构。 电动工具采用双重绝缘结构后,绝缘介电强度提高到4,000伏,在工作绝缘损坏时,人体仍能与带电体有效隔离。 双重绝缘结构的含义 双重绝缘结构的国际通用表示符号为“回”。 双重绝缘一般均具有几部分结构,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工作绝缘”是保证电动工具正…  相似文献   

19.
手持电动工具按对触电的防护可分为三类Ⅰ类工具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如保护接地,使可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会变为带电体。Ⅱ类工具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但不提供保护接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它的基本型式有:①绝缘材料外壳型,系具有坚固的基本上连续的绝缘外壳;②金属外壳型,它有基本连续的金属外壳,全部使用双重绝缘,当应用双重绝缘不行时,便运用加强绝缘;③绝缘材料和金属外壳组合型。Ⅲ类工具…  相似文献   

20.
电动工具是一种运用小功率电动机或电磁铁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作业机构的机械化工具。它可以是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按电源类型分,有交直流两用电动工具,也有可充电式电动工具,还可以由中频电源驱动。电动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林业等各行各业,是人们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替代手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手段。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电动工具在每家每户得到广泛应用,成为“DIY”(自己动手做)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工具,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工具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