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2,(5):32-34,39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保存重要自然历史遗迹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别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向广大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成就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巳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中更有了长足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 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燕 《环境保护》2006,(21):42-47
自从50年前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我国创建以来,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历程中,特别是在近20年,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大量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建设、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规模不断扩大,保护对象日益复杂,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保护区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日趋繁重.但本当与之相佐的法律保障机制却明显落伍于实践的需要.现行自然保护区法的滞后性、局限性和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甚至缺失,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失去了应有的保障,使保护区难以实现创建的初衷.根据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实际需要,相关立法需要与时俱进,从多方面进行创造性完善,其中最为迫切的是需要制定和颁布具有更高约束效力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法.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06,(3B):55-55
近20年中,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到2005年底,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被保护地区达5000余处,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述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对浙江省的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配置、规章制度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保护对象变化动态、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管理人员编制、运行经费保障、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功能区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的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当抓紧制定《自然保护区法》。该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由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建设和管理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自然保护区立法应本着协调好自然保护区共性和个性的原则、严格管理和保护的原则,以及对海洋保护区给予更多政策倾斜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童彩亮 《环境保护》2013,41(11):67-68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一分子,坚持走"保护立区,科教兴区"的科学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浙、皖两省交界处(临安市境内),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兼具生物种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的性质。保护区总面积11252公顷,森林覆盖率91%,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也是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及其区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喆  吴健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4):839-852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需要充分的资金保障。为了探究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需求状况,构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本体系,系统估算和分析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结果显示:(1)以2014年数据估算,全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为5049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0.78%,远低于环境损害成本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自然保护具有经济的合理性;(2)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本约为85.91亿元,意味着为了达到最基本的管理标准,每年所需的管理资金量,但实际的总体投入远低于管理资金需求,保护区的总体资金缺口较大,且资金配置不均衡,地方级保护区需加强经费保障;(3)管理成本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保护区生态价值高、管理资金需求较大,而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中央财政应适当倾斜;(4)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的机会成本达到4963亿元,反映出保护区建设带给地方的巨大经济压力,但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缺口较大,政府亟需完善面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建区10年的管理实践为例,论述了应以“小流域生物圈”为指导思想,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从而体现保护、科研、开发相结合,保护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资源,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该省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类型等自然现状和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国家公园体制下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区经过60年的建设和管理,在维持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典型生态系统及珍贵自然遗迹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与其他类型保护地之间界线不清、多头管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为此,建议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契机下,通过明确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建立统一规范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长效机制、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HJ 913-2017《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对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进行评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评价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建议.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总体较好,平均得分为81.41分.从分布地区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相对较好;从建立时间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时长呈正相关;从规模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小呈负相关;从自然保护区类型看,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要优于野生动物类型.②从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负面影响5项评估内容来看,管理基础得分相对较高,管理保障得分相对较低.③从全部指标的评分情况来看,保护对象变化和资源调查2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高;开发建设活动影响、专业技术能力、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动态监测4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④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与评估总得分显著相关的指标为巡护执法、日常管护、专业技术能力、管护设施.研究显示,当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监测体系和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是制约其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对云南省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省级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云南省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省级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介绍了美国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监测目标、理论基础、监测内容。监测是掌握海洋自然保护区状况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是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美国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的和所保护的资源类型同我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相似。且监测水平与管理机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了解研究美国的先进经验,对促进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要闻     
正5月22,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联合举办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大会。会上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明确了未来的工作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A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表示,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已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规制度逐步完善,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大部分自然遗迹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分析加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在总结当前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科研推广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合理开发保护区资金来源渠道和科学有效地监督资金使用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参与流域综合规划设计过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参与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建设内容,并对其建设方法与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所提及的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观点、建设内容与途径对指导当前三江平原乃至全国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垦区位于祖国东北边陲,所辖区域遍及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大小兴安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八十年代以来,为有效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垦区各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先后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8个,有效保护面积29.4万m^2。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垦区的自然保护区在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更加有效的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发挥上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是当前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突出的战略位置,作出了系统论述和部署.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 一、推进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历史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回顾成就、总结经验、制定蓝图、引领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论述和部署,为自然保护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自然保护区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林业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林业部门在60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发端、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历史与现状(一)自然保护区的初建1956年10月,原林业部发布了《天然森林禁伐区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00,(2):27-28
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维持基本生态过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全文明进步中,在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决定对50个“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100名“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科研)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分别颁发奖牌、证书或奖金。并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再接再励,在保护我国丰富独特的自然物种资源、遗传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工作中,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自然保护区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严格执法和敬业奉献精神,为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