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电袋复合除尘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除尘技术,是在结合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这两种传统的高效除尘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本文重点讨论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设计要点,并通过成功应用的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其改造过程和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是目前国际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方法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使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质.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葡北站的实际情况及对该站生活污水水质进行分析,并对几种常用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确定选用三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该站生活污水。文章介绍了三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特点、运行、维护及效果。经分析论证,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分散站的小排量生活污水,十分经济且有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生活污水的优质处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6.
7.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估了一级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的使用范围,提出当进水中氨氮达到35mg/L,通过一级强化预处理以及人工湿地的出水难以达到一级B标准;同时由于人工湿地大部分为厌氧环境,对硝态氮去除效果良好,本文提出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硝化加入人工湿地的预处理,利用人工湿地的一部分硝化能力和良好的反硝化能力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人工湿地做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表面流人工湿地所特有的区域生态效益和脱氮除磷效果,但其污染物去除的内在机制并不为人们所完全掌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数学模式和实现方法,并对生物生长、死亡和土壤作用模块的各种不同实现方法傲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由于假设歧义、实现方法不统一、模型参数测定手段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模拟结果的误差偏大,在表面流人工湿地多介质环境条件下多形态磷循环机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对模型不断完善以推动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完全掌握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及物种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和选取植物的一些原则,并分析了今后所研究的重点。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去除污染物质,而且具有生态美学和经济价值;选择植物应考虑植物的净化能力、适应性等因素。最后提出了植物研究需要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