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环境保护劳动的必要性环境保护劳动的必要同环境问题的产生紧密相联,所以当代环境保护劳动的需要,一般不是自然形成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造成。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诞生与发展起来的,正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下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一般动物中提升出来。也就是说,劳动使猿转变成人。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也发生了不良的影响,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诞生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影响和一般动物区别不大,“生产”依赖于自然环境十分突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城镇化关系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及城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方式上讲,城镇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工业正在兴起。自动化、机械化在工矿企业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现代化设备生产中,对安全管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和手工业安全管理显然不同。所以要建立新的安全意识,建立新的安全管理规章。我国对职工的安全保护非常重视,早在197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报告》中指出:“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这不仅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国…  相似文献   

4.
技术实践是人类最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它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且关涉人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筑向人们提出许多新的“能量与健康”的问题,这些问题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建造的大部分房屋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包括战争后期由化学工业生产的普通合成材料代替了天然材料。维修保养用的化合物、阻燃物、锈污防护剂和其他种类繁多的化学品——这些新产品被大量的应用到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建筑材料、家俱设备基本上也是由那些被怀疑或确认为有毒的和致癌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1 辨证安全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安全与生产是对立的统一 ,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文明与进步的内在动力。只有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一矛盾 ,才能认清生产的本质规律 ,成功把握当今工业化时代的安全生产大趋势 ,用先进、科学、辨证的思想体系指导社会生产实践。1.1 生产的两面性生产是人们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获取生存资料的劳动。工业生产过程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由人控制生产机具 ,借助能量的作用 ,实现生产原料向产品转化的过程。或者 ,把概念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人类劳动领域 ,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人借助于能量、机具以…  相似文献   

7.
枣庄矿务局是个已衰老的矿区,滕南新矿区正在开发之中。按照煤炭部的要求,在“八五”期间将枣庄矿务局建成“现代化矿务局”,现已被煤炭部正式命名。环境保护是实现现代化矿务局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建设现代化矿务局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国家《环保法》等有关法规的要求,把环保与生产、安全同时考虑,结合技术改造,治理老矿区;坚持“三同时”,开发新矿区,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18世纪中叶,英国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使人类直接参与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一次巨大飞跃。同为英国人的瓦特通过对当时的蒸汽机进行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纪元。至此,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几乎所有的科技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 ,同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内容 ,可以说是两个文明的结合 ,是衡量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 ,我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热点 ,成为一件影响广泛 ,关系到人与人、国与国 ,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大事。它促使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和伦理道德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了“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儿童和…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深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并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与思维空间,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这一点已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为此,我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这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  相似文献   

11.
劳动是人类谋生的手段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劳动与人类息息相关 ,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 ,预防职业危害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前进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2 1世纪的今天 ,许多新兴的行业和职业迅速崛起 ,大量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 ,使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 1 999年的调查统计 ,全球每年约发生 1 .6亿职业病病例 ,每天约有 3 0 0 0人死于工作之中。而中国目前就有2 0 0万人受到职业危害的威胁 ,并且每年由于职业病导致死亡的也高达 1 0万人之多 ,居世界首位。以上这些数据显示 :中国的职业危害形势已…  相似文献   

12.
纪晓岚 《环境》1995,(2):18-19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乡村式的自然环境向城市式的人工环境演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实际上是人类完善自我,由“自然人”走向“现代人”的过程,并且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城市环境、改造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环境就越和谐、越优美、越清洁、越完善;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城市环境则越恶劣,越肮脏和拥挤不堪。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先进国家城市化过程表明,城市化是为类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束缚,创造出适合于人类更方便、更舒适的“第二自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活动的深入,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改变,环境意识已进入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成为人类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最近指出: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未能有效扼制环境进一步衰退的原因之一,是全世界大部分人尚未形成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环境伦理观,今后数十年是建立此种伦理道德的关键时期。新的持续性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尊重自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从战胜自然的胜利而产生的飘飘然中解脱出来。新的道德要求当代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机会平等,它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和“明天与今天一样重要”。新的伦理道德将从人的深层意识里重新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的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首先要改变观念,特别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文明观,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生态文明对人类行为的再调整,从改变价值观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逐步完善可操作性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公众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建立节约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建生态经济新秩序,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顺应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的自然规律,古人将自然奉为至高无上,可见当时的人类就已经知道了自然之伟大及其重要性。总结了我国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周易》中提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阐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本来就是统一的整体。然而,近代以来,人类战天斗地,向大自然进军,向荒山要粮,几乎开发了所有能被利用的土地,也把天然牧场逐步改变成为现代化的人工牧场。随着工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许多负面效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这是由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界对人类实施报复的结果。严峻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难道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美好的环境就必定消逝?难道人与自然就是一个递减函数,你增就必定我减?  相似文献   

16.
人类生产系统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多重反馈作用机制,现代荒漠化过程是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本文对现代荒漠化过程中人为影响的系统分析表明:现代荒漠化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速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与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结合在一起,实行综合治理,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生态保护信息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玮 《环境》2002,(3):7-7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涵盖了国际互联网、有线电视、联机数据库,并迅速向各行各业扩展,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变化越来越迅猛,环境也变得日趋复杂,被人们称之为“10倍速”时代。作为综合学科的环境保护,遇到空前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适应现代信息逢勃发展的新形势,建立生态保护信息体系,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运用水平和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环保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广东省信息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大中城市环保部门  相似文献   

18.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的共同劳动,就产生了管理的实践活动,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现代社会的一切。而科学的管理对分析测试的安全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测试工作的主要场地是实验室,而实验室又是一个不安全因素较为集中的地方,这些不安全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等各个方面。因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就成了保证教学、科研、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技术主要是根据在实验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定,重点在防毒、防火、防爆等方面加强管理,改进生产工艺过程、操作方法、配备防护装置、制订各种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传统的发展观把现代化过程片面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任意践踏自然,主宰自然,无情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自然资源迅速耗减,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地球村”的安全,人是自然的产物,中国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兼顾自然涵容能力,才能实现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清风 《环境》2004,(10):12-13
“现代性危机”原是一个表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面临“异化”现象的哲学范畴,特别是指随着知识领域越来越专和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依附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失去了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里,可以用现代性危机来表示一个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状态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困扰,特别是指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异化”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改善,但人越来越陷入一种人工化的、远离自然状态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疏远和紧张,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们对现代化前景表示担忧。现代性危机反映了一个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是一个地区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出现的新挑战。现代性危机的出现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地区来说并不奇怪,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及时调整对策以应对和克服之。如同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其“成长的烦恼”则将影响他一生前途一样,一个地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现代性危机,也会影响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前景。珠江三角洲目前就处在这样的阶段上,面临着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