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水击、爆管等各种各样的事故。本文从锅炉管理的全过程分析锅炉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管理实际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变事故后维修为事前预防 ,这对于预防锅炉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锅炉隐患原因分析以下各种隐患都是容易造成锅炉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锅炉结构不合理造成某些部位强度不够、水循环不良、存在热偏差或炉体不能自由膨胀等 ;锅炉材质不符合质量要求 ;制造工艺不当 ,受压部件存在内应力 ;排污口安装高 ,泥渣无法排尽 ;锅炉两端无膨胀滑动支点 ,管道膨胀受阻 ;安全阀设计不合理 ,…  相似文献   

2.
在制冷技术设备中,经常发生冷、热交换器内的传热管受压炸裂事故,为了解决这一制冷技术中的不安全性问题,通过对衡阳市啤酒厂制冷机蒸发器多次发生传热管炸裂事故的调查、分析,找出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止蒸发器炸管跑氟事故的系列措施与方法.其中预防因传热管炸裂导致制冷剂(氟利昂)泄漏的正确操作程序,为降低该类事故的经济损失及防止环境污染探索一条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预防化工事故,选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事故原因十分必要。基于FTA和24Model理论,结合各自特点构建了FTA-24Model事故原因分析框架,通过设定事故原因5步分析法,结合Why-Because方法制定出完整的事故原因逻辑分析程序,并以某典型化工事故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共识别出35项直接致因因素、17项间接致因因素、22项组织层面深层次致因因素,确定了173条关联路径并应用Gephi 0.9.2进行可视化展示,突出显示了安全重要程度(SC_2)、工艺过程规程及设备管理制度和要求(SMS_6)、遵法守规意识(HB_1)、变更管理方式■等因素的重要性。与案例事故报告信息相比,FTA-24Model框架分析方法可系统化地演绎事故原因间的逻辑关系,完整地展现出事故致因链条及其演变历程,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具体,并最大程度地削弱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该框架分析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化工事故原因的调查,其分析结果可为化工企业制定事故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众所周知一切生产操作规程,不是凭空设想,而是用血的教训写成的,如果在生产中违反规程,就会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笔者曾对湖南省地矿局1980~1990年11年间的工伤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得知:在167起工伤事故中,有87起是因违章作业所造成的,占工伤事故的问.8%。可见违章作业有其普遍性,它是各类事故产生的根源。作为每个管理者应5!起高度重视,对其危害和产生的原因应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达到降低事故频率和减少事故损失。确保职工人身安全。二、案例分析1.1985年5月14日,我队原对外服务公司,在深圳蛇口…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锅炉的爆炸事故与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锅炉既是应用广泛,分布面广的常见设备,又是近年来特别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特殊设备,本文分析了工业锅炉爆炸产生的原因,着重就加强对锅炉的监察,加大对“土锅炉”的查处力度,减少因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事故,推进技术进步,提高锅炉安全性等能有效遏制锅炉爆炸事故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采油管柱落井事故原因多且复杂的问题,基于FT与BCCT对采油管柱落井事故进行溯源分析。通过建立采油管柱落井事故树(FT)计算最小割集,绘制等效事故树;结合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BCCT)确定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追溯其根本原因。结果表明:造成采油管柱落井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油管挂断裂、油管断裂、修井队操作失误、卡瓦故障;间接原因是油管挂或新油管或丝扣或卡瓦质量差、油管挂或油管长期服役、修井频繁、操作不稳、解卡不当、起下钻操作不当、对扣作业不当、设备失灵、卡瓦磨损严重、卡瓦操作失误;根本原因是与管理相关的产品采购、校准、检验、试验过程管理不当,缺少寿命预测或设备更新改造不合理,人员的培训不足或考核不合格,未制定合理的设备检验维修计划。最后通过钻井现场实例分析,说明管理缺陷对采油管柱落井事故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 “三违”现状 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导致的,河南油田也不例外。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技术水平的特殊作业,野外施工作业点多、线长、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钻井作业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违反作业规程操作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1976年,我队发生一起由于上塔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不慎坠落死亡事故;1978年由于用千斤顶处理孔内事故,因千斤顶高压油管接头构件破裂(自己加工不符合设计要求),喷出的雾化油通明火发生火灾,造成一人重度烧伤和十余人轻度烧伤的事故。通过对这两起事故的分析,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本质不安全的状态是造成这两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搞好安全生产和对重大事故的监控,必须加强行为安全和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和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行为安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一切活动符合正式颁布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准确无误地完成既…  相似文献   

9.
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作用路径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用航空事故率较高,原因之一是事故原因分析不彻底,缺乏不安全动作对组织内其他事故致因作用路径的分析,使通用航空事故预防存在漏洞。为了完善通用航空事故原因分析方法,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统计了1997—2010年我国共发生的38起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分析了事故的基本特征,确定了人的不安全动作分类原则,归类并统计了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动作及对其他事故致因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原因可归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行动和不违章4类,其中违章操作是发生频数最高的原因类型;不安全动作对其他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有直接作用,对间接原因和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有反馈作用,并明确了作用路径中对应的关键人员,可为通用航空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电气设备在安装施工上的缺陷和维护保养不当常常会诱发出一些安全事故,严重的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尤其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尖设备的采用,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电气安全规程与制度,研究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用电,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阐述了电气设备火灾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预测是消除设备事故的良策东北制药总厂赵玉琛企业中,凡有设备运行的环境中,凡有人群活动的地方,都有安全和不安全因素存在。正因为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才容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俗话说得好:“水未到先垒坝”。在生产实际中进行设备事故预测则可以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应急救援次生事故的发生,提高该过程人-机-环耦合系统的鲁棒性,有必要对应急救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改进的脆弱性模型(IVM)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解析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脆弱性影响因素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对权重,从而得出导致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排序。结果表明:事故致死范围、设备内介质危险性、设备自身可靠性、周边环境中的危险源、紧急停车可靠性等因素对应急救援脆弱性有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国内外事故调查,研究发现事故的发生85%以上原因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1]。另外,多年的事故统计表明,在工作现场一件伤害事故发生之前,已经重复发生了上百次的不安全行为。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是避免事故发生最为有效的方法。行为安全管理(Behavior-Based Safety Approach,BBS)通过改变人的行为而达到安全的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船运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爆炸事故的基础上,近似计算了其物理爆炸的能量,并采用TNT当量计算方法,分别估算了事故的人员死亡区域、重伤区域、轻伤区域的半径和建筑物毁灭性破坏区域的半径;同时根据事故容器设计参数的验算,指出由于对事故容器归属"低温压力容器"和"低温低应力压力容器"的错误划分造成制造材料选用的错误,以及违规使用,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并针对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应引起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基于102起水煤浆气化装置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类型、事故发生位置、事故造成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备事故和操作事故是水煤浆气化装置事故主要类型;发生事故较多的装置部位主要有高压煤浆泵、中控DSC、气化炉煤浆管线、气化炉烧嘴、氧气调节阀、棒磨机和洗涤塔等;事故造成的后果主要为气化炉停车和气化炉跳车,设备设施有缺陷、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误操作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结合事故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水煤浆气化装置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某石化企业1985-2012年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原因、作业类型、岗位分布和防护措施等,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20世纪80-90年代是硫化氢急性中毒事故的高发期;检维修作业事故发生率高;违章作业、缺乏安全教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设备的防腐蚀设计、密闭化生产、加强管理是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钻机进行钻孔的作业是由人操纵和控制的.这样钻机和人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称为钻机的人机系统.在钻机的人机系统中,人与钻机建立的关系叫人机关系.在设计钻机的人机系统时,人机关系是不确定的,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当钻机制造出来后,人机系统确定了,人机关系也成了固定的型式.钻机是野外流动性作业机械,在钻机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孔内、机械、人身事故,这三种事故称之为钻探生产三大事故.钻探生产发生三大事故的原因很多,例如自然灾害、环境条件、孔内复杂情况、人为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等.当出现故事时,一般多从上述几方面去找原因,而忽略另外一种原因,那就是钻机人机系统设计的缺陷.钻机人机系统设计缺陷是隐蔽的,但存在的事故隐患是长期的、普遍的.由此引发的事故可能是很多的.而现有的某些钻机就存在一些人机系统设计缺陷,也引发不少钻探生产事故.对钻机的设计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石油液化气作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储运过程中有发生泄漏事故的潜在危险。通过对石油液化气泄漏事故的模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预测事故危害的后果。为企业管理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美国发生数次液体化肥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 ,造成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发生事故的储罐容量为 5 0万~ 1 5 0万加仑 ,是由Carolyn设备公司 (俄亥俄州费尔菲尔德 )或Nationwide储罐公司 (俄亥俄州哈密尔顿 )建造的。目前 ,这两家公司已停产。鉴于储罐破裂事故发生频繁 ,美国 EPA发出警告 ,介绍了一些储罐破裂的案例、鉴别标准及适用于地上液体储罐的事故预防措施 ,并向使用这两家公司制造的储罐的业主提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储罐破裂的建议。1 事故概况1 997年 3月 ,衣阿华州一台 1 0 0万加仑的磷酸铵储罐破裂 ,泄放出罐内物料。破裂…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在石油生产、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事故,不正常操作及检修等原因,都会有石油烃类的溢出和排放,例如: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井喷事故;输油管线和贮油罐的泄漏事故;油槽车和油轮的泄漏事故;油井清蜡和油田地面设备检修;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等。石油烃类大量溢出,应当尽可能予以回收,但有的情况下回收很困难,而即使能回收,终归仍会残留一部分、对环境(主要地土壤、地面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对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