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腈纶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某腈纶厂毛条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该车间粉尘浓度为4.2(0.1~24)mg/m3,主要对接触人员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同时导致肺通气功能受到明显损伤,部分工人胸部X线表现异常.提示车间环境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超过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过4mg/m3尘的卫生标准不能充分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2.
对油田固井水泥生产和使用作业场所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粉尘污染严重的立式散装水泥储存罐尾气口排放、水泥裸口装卸、水泥与外加剂干混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粉尘治理,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由平均49.94 mg/m3降至1.19 mg/m3,除尘效率达97.81%,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的刷漆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三苯”浓度监测的结果表明,较小规模的手工刷漆作业场所“三本”浓度高于机械制造业喷漆作业场所。该文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硝基甲苯 ( TNT)除对眼晶体、血液和神经系统存在毒作用 ,还会对肝脏产生损害。为了解 TNT对作业工人肝损害的情况 ,我们对某炸药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 ,并对从事生产的作业工人及后勤人员进行了职业性体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接触组为某炸药厂接触 TNT的作业工人1 98名 (男 1 1 2名 ,女 86名 ) ,年龄 2 1~ 50岁(平均 3 8.3岁 ) ,工龄 2~ 3 0年 (平均 1 3 .2年 ) ;对照组为该厂不接触 TNT的后勤人员 1 56名(男 90名 ,女 6 6名 ) ,年龄 2 2~ 52岁 (平均40 .1岁 ) ,工龄 2~ 3 2年 (平均 1 5.1年 )。两…  相似文献   

5.
陈惠娟 《福建环境》1996,13(5):23-23
对不同的刷漆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三苯”浓度监测的结果表明,较小规模的手工刷漆作业场所“三苯”浓度高于机械制造业喷漆作业场所,该文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热电厂作业场所危害因素分布特点及浓度,结合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探究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热电厂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依据作业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效应、现场检测浓度和强度,结合作业人员近2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作业场所各类化学物质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限值要求,粉尘个别检测值超过卫生限值要求;个体噪声检测强度超出卫生限值要求;近2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每年均筛检出噪声岗位职业禁忌证患者,且血压升高和肺功能异常人数有所增加.结论 热电厂作业工人听力异常受作业场所高噪声影响较明显,肺功能异常可能受粉尘、氢氧化钠、盐酸、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陶粒砂是由铝矾土与铁、锰、硅等金属添加剂经高温烧结而成的一种颗粒形物质 ,用作油井填料 ,又叫压裂支撑剂。由于它的生产工艺简单 ,设备简陋 ,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粉尘产生 ,损害工人身体健康。为此 ,我们对某陶粒砂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 ,并为接尘职工进行了体检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该厂接尘工人 80名为调查对象 ,平均年龄 2 6 .42岁 (19~ 39岁 ) ,平均接尘工龄5 .4年 (0 .5~ 7.5年 ) ;另选某厂行政后勤无粉尘接触史的工人 72名为对照 ,平均年龄 2 9.2岁 (18~ 42岁 )。以上两组调查对象均为男性。1.2 车间空气…  相似文献   

8.
喷涂作业中,由于油漆使用量大、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喷涂过程中产生的“三苯”(指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长期接触的作业工人产生危害,甚至引起慢性中毒。为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保护工人健康,我站在某减振器厂喷涂线上设计安装了局部通风排毒及尾气净化处理系统,以控制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为了解该系统的防护效果,我们对该装置进行了现场管道通风测定、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和劳动卫生学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 测定方法对作业环境空气中“三苯”浓度进行测定。用密闭性能良好的100ml玻璃注射器采集…  相似文献   

9.
水泥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和高温,多数学者对水泥作业危害的调查亦主要围绕这3种因素。1995年~1997年我院对3家水泥厂成球、立窑岗位进行了监测,发现成球、立窑作业工人接触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选择3家国营水泥厂的成球、立窑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测定。同时选择化肥厂造气作业场所的检测结果作对照。1.2 测定方法:采用检气管法检测。为求得结果相对准确性,对作业点同时连续测3次,取2次或3次检测结果的近似值。2 空气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s)是指生物系统内直接或间接接触外源物质后出现的一切改变 ,包括生理、生化、细胞、免疫或分子的变化以及体内的代谢物水平。生物标志物在劳动卫生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已得到应用。现将近几年来 ,劳动卫生学中某些毒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情况作一简介。1 苯乙烯1 .1 苯乙醇酸 (MA)和苯乙醛酸 (PGA)苯乙烯吸入人体后 ,一部分苯乙烯在酶的作用下 ,氧化、水解成 MA和 PGA,由尿中排出。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尿中 MA和 PGA的浓度与接触空气中苯乙烯浓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2和 0 .85 ,具有剂量 -效应关系(P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炼铝作业氟的危害状况,为工业性氟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氟作业环境作职业卫生学调查.采用剂量患病率寿命表法对866名电解铝作业工人工业性氟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该厂接氟工人工业性氟病的总患病率为1.73%,且患病率随累积接氟量的增加而升高,呈高度正相关(r=0.997,P<0.01).并据所求得回归方程(y=10.34InD-18.21)推算出接氟工人控制患病率时的允许连续工作年限和今后的发病趋势.结论 该厂电解铝车间氟危害较重,应加强卫生防护措施,并建议将车间氟最高容许浓度从目前1 mg/m3降为0.5 mg/m3为宜.  相似文献   

12.
硫化氢是强烈的刺激性、神经毒性气体。不少企业职工对硫化氢气体的毒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经常发生中毒事故。现将两起发生在企业的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皮毛厂硫化氢中毒事故1 .1 中毒经过1 998年 1 1月 1 7日下午 3时 ,河北省南宫市某皮毛厂染皮车间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当时有数名工人在染皮车间进行染皮作业 ,其中 1人先发生硫化氢中毒。听到中毒者的呼救声后 ,另外 4人前去救援 ,结果均相继中毒死亡。离毒源越近者 ( 2人 ) ,死亡越快。 5名死亡者均为男性 ,最大者 49岁 ,最小者 1 5岁。在对车间工人的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车间空气氨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需定期对车间空气进行监测.以往测定空气氨含量多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 [1],但当空气中氨含量高时,用纳氏法会出现混浊或沉淀,需将样品稀释后再测定.本文介绍的酚-次氯酸盐比色法是在碱性介质中以酚、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与氨反应生成稳定的靛蓝色(靛酚蓝),据颜色的深浅比色测空气中氨的含量,方法简单、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硫化氢气体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是否能造成危害 ,对某合成氨厂的作业环境监测和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1 调查对象某合成氨厂合成、碳化车间的 1 72名工人为接触组 ,其中男 98名 ,女 74名 ,工龄 5~ 2 7年 (平均 1 5.3年 )。以 55名机关后勤人员为对照组 ,男 2 3名 ,女 3 2名 ,工龄 5~ 2 5年 (平均1 2 .7年 )。2 调查内容2 .1 收集 1 980年至 1 999年某合成氨厂合成、碳化两车间作业环境中氨、硫化氢浓度的历次监测资料 ,监测方法均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手册 )》执行。2 .2 收集 1 980年至 1 999年…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车间空气氨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需定期对车间空气进行监测.以往测定空气氨含量多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 [1],但当空气中氨含量高时,用纳氏法会出现混浊或沉淀,需将样品稀释后再测定.本文介绍的酚-次氯酸盐比色法是在碱性介质中以酚、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与氨反应生成稳定的靛蓝色(靛酚蓝),据颜色的深浅比色测空气中氨的含量,方法简单、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雾炮作业已经被许多城市作为降低空气颗粒物(PM)浓度的常规手段在使用,但其对PM浓度的降低效果如何目前缺少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受雾炮作业影响和不受其影响监测站空气PM浓度对比分析,就不同条件下雾炮作业降低空气PM浓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雾炮车对降低城市空气中PM浓度效果非常有限,PM_(10)和PM_(2.5)浓度的降幅为0~2%,有效作用时长为10~15 min,在5~10 min时效果较好;雾炮作业对空气中PM_(2.5)的降低率略高于PM_(10);雾炮作业在污染物浓度上升期、PM_(10)和PM_(2.5)浓度为优和轻度污染、高相对湿度环境下效果更好,原因可能是这些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雾炮产生的雾滴在空气中的存留。文章研究结果对于规范当前中国城市的雾炮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粘胶剂和有机溶剂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危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我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粘胶剂和有机溶剂的情况,为防治其危害提供依据,我们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子垃圾的不规范拆解易造成较严重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排放.在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WDS)的推动下,电子垃圾回收产业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势必会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西部近年新建的某规模化电子垃圾拆解厂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冬季采集了该厂拆解车间室内外及上风向对照区大气气相、颗粒相(PM_(1.0)、PM_(2.5)、PM_(10))共100个样品,对电子垃圾拆解活动造成的32种PCBs的排放污染水平和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基于该观测数据对规模化拆解厂的职业环境空气呼吸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拆解车间内外及农家对照点空气中32种PCBs总浓度(∑_(32)PCBs)(气相+颗粒相)范围为0.36~806.65 pg·m~(-3),均值为28.00 pg·m~(-3),总体呈现低氯代(二至四氯)PCBs浓度较高的特征;拆解作业车间内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导致的PCBs排放主要赋存于颗粒相中(65%),而车间外及农家对照点空气中的PCBs主要分配于气相,分别占比72%和94%;颗粒相PCBs在车间内外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四氯PCBs中PCB52、PCB49在PM_(1.0)中的浓度百分比较高,而其他PCBs主要分布在PM_(10)中.车间内外空气中四氯PCBs(气相+颗粒相)浓度最高,三氯PCBs浓度次之,推测主要源于电子垃圾拆解的生产排放;而对照点含有更高的二氯PCBs同族体,初步推测主要来源于上风向外区域PCBs的大气长距离迁移.采样期间规模化拆解厂车间内职业环境空气的呼吸暴露致癌风险(9.62×10~(-12))低于美国EPA的规定限值1.0×10~(-6),处于可接受水平.说明我国对电子垃圾产业的规模化建厂、规范化拆解作业及按环保要求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对于拆解作业环境的保护、职业工人的健康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规模化拆解产业依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物排放,从而对周边环境带来生态风险及存在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四氢呋喃 (THF)是工业和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溶剂 ,应用广 ,用量大 ,职业危害严重[1 ] 。 THF进入人体后 ,有一部分以原形由尿中排出。德国制订的 THF生物接触耐受量 (BAT)为 8mg/L(接触末或班末尿 ) [2 ]。国内尚未见报导。我们对 6 1名 THF接触者尿中 THF浓度进行了检测 ,研究了尿中 THF浓度与空气中 THF接触浓度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尿 THF作为 THF作业工人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1 调查对象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1 .1 .1 接触组某制药厂 THF作业工人 6 1名 ,其中男37人 ,女 2 4人。年龄 2 0~ 42岁 ,工龄 2~ 8年。1 .1 .2 …  相似文献   

20.
三硝基甲苯(TNT)为脂溶性毒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近年来尤为重视皮肤吸收的重要性,眼晶状体是其靶器官之一,典型病变为中毒性白内障。为了解我市某炸药厂TNT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我们于1998年10月对该厂作业工人白内障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该厂从事TNT作业工人124名,其中男性69人,女性55人,工龄最短1年,最长26年。1.2方法对所查人员进行视力、外服、晶体及眼底的检查,并记录职业史和其他病史。晶体的检查:用托咄卡胺滴限散瞳后,在暗室内用直接检眼镜彻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