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含氯有机污染物中氯同位素测定方法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四种稳定氯同位素的测定方法。重点比较了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测定方法,基于CH3Cl+离子的正电离气体质谱法(PEIMS)和基于Cs2Cl+离子的正热电离质谱法(PTIMS)。论述了稳定氯同位素体系(37Cl/35Cl)在含氯有机污染物来源、迁移及转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解槽和液化装置的设计特点和工作条件,盐水电解所产生的氯气中有2~3%会在液化时以稀薄气体的形式排放浪费掉,这是因为电解槽气体含有少量氧、氮、氢等气体。尽管大部分废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变成了次氯酸盐,但如果设法回收浓缩氯,总是一件好事。日本研究推出了 CuCl_2和 HCl 混合溶液的电解工艺:阳极放出氯,铜氯络离子在阴极还原。从电解槽出来的阴极液在另一个反应装置里被废气中的氯氧化,然后重新循环进入电解槽。整个工艺流程由于分解电压以及阳极过电压和阴极过电压比较小,因而耗电  相似文献   

3.
第一工序把含有氯化氢和硫氧化物的废气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供给洗烟装置,使之生成盐水(氯化钠水溶液)。第二工序由该洗烟装置排出的盐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第三工序将该盐水供给无隔膜式电解槽进行电解,以降低该盐水的COD值。第四工序然后将降低COD值的盐水  相似文献   

4.
采用恒电流模式,同时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偶氮染料苋菜红的电化学脱色。结果表明在0.6~1.5 mA/cm2时,电解槽中发生阳极电氧化和阴极电还原同时进行的成对电解脱色。成对电解的发生,可以提高电解槽的工作处理能力。当电流密度为0.9 mA/cm2时,脱色率达到95.5%。  相似文献   

5.
1 概述聚氯乙烯生产由制备氯乙烯单体和氯乙烯聚合两步组成。氯乙烯 ( CH2 =CHCl)是有毒的易燃气体。爆炸极限 3 .6%~ 2 6.4% ,自燃点 472℃ ,相对密度 2 .1 5 (空气 =1 )。氯乙烯易于液化 ,液体相对密度 0 .91 2 (水 =1 ) ,沸点 -1 3 .9℃ ,凝固点-1 60℃。聚氯乙烯虽然是化学惰性聚合物 ,但遇热分解 ,遇火引起燃烧 ,在无空气条件下也能燃烧 ,灭火的唯一途径是降温。氯乙烯制备——合成氯乙烯的工艺主要有乙炔的氯化氢加成和乙烯的氧氯化。乙炔的氯化氢加成反应式为 :CH≡ CH HCl Hg Cl2 CH2 =CHCl它在转化器中完成。生成的粗氯…  相似文献   

6.
利用铁丝为阳极,铜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陶瓷膜为隔膜,于双隔膜电解槽中电解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 探索了阳极室容积、缓冲室容积、电解液浓度(c(NaOH))、温度和隔膜孔径变化条件下生成的c(Na2FeO4) 的变化情况,并给出了c(Na2FeO4)发生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 减小阳极容积,一定范围内增加缓冲室容积,增加c(NaOH),减小隔膜孔径及适宜的温度均有利于提高c(Na2FeO4). 由正交实验可得,在阳极室容积为40 mL,缓冲室容积为40 mL,c(NaOH)为20 mol/L,隔膜孔径为0.01 μm,温度为35 ℃,电流为2 A时,电解3 h后c(Na2FeO4)为93.43 mmol/L.   相似文献   

7.
两种电解体系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 Ti/IrO2RuO<2阳极、电还原氧气产生 H2O2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阴极,分别在无隔膜与隔膜(隔膜材料为涤纶)电解体系中,研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效果.在无隔膜与隔膜2种电解体系中,电解80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分别是5.6mg/L和8.5mg/L.2 种电解体系中苯酚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100%,但隔膜电解体系中 COD 去除率为 81.2%,无隔膜电解体系 COD 去除率为 71.7%.在 2 种电解体系中通过 HPLC 分析检测到中间产物为苯醌和一些短链的脂肪酸.对于阴、阳极降解苯酚的机理推测,2 种体系是相似的,但对隔膜电解体系,阴极室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氧的阴极还原生成 HO2 ,并进一步形成 HO·和 O2·自由基,从而对苯酚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有/无隔膜电解槽,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的电化学脱色。在染料脱除量、电耗、脱除当量等方面比较了两种电解槽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1.0~1.5 mA/cm2时,两种电解槽中均发生阳极电氧化和阴极电还原同时进行的成对电解脱色,无隔膜槽脱色性能优于隔膜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氯乙醇对果糖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_4mim]Cl)中非催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HMF)的促进性能。结果表明,2-氯乙醇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以及反应时间延长均有利于HMF的生成。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果糖可以实现完全转化,HMF的选择性达到95%以上。动力学分析表明,2-氯乙醇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果糖脱水转化的活化能,在5 mmol 2-氯乙醇的作用下,活化能为48.3 kJ·mol~(-1),是果糖在温和条件下形成HMF的关键。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对2-氯乙醇促进果糖在[C_4mim]Cl中的非催化脱水转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处理目前用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的越来越多。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阳极氧化有机杂质很有效。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原子氧、氯以及电化学法进行氧化。电解槽的阳极一般用石墨、钛、氧化钌钛涂层,而阴极一般用不锈钢和钛涂层,此时多数情况下不生成沉淀。在以石墨或涂钌钛氧化物的电极为阳极无隔膜电解槽中进行了净  相似文献   

11.
以取自河南省郑州市石佛原水厂的黄河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原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的组成规律,对比分析了3种预氧化剂(高锰酸钾、自由氯和二氧化氯)对原水中DBPs生成潜能的消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原水中DBPs的前体物均以小分子有机物和疏水性组分(52.51%)为主;分子量小于1 k Da有机物组分是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和三卤甲烷(THMs)的主要前体物;疏水性有机物是生成THMs的主要前体物,亲水性有机物是生成N-DBPs的主要前体物.经Cl2预氧化后,直接生成的DBPs随着自由氯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Cl O2和KMn O4预氧化直接增加DBPs产生量.经3种预氧化剂氧化后,原水中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均呈现一定的下降,其降低量依次为Cl O2Cl2KMn O4;然而3种预氧化剂都不能有效的减少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N-DBPFP),Cl O2预氧化和Cl2预氧化可增加N-DBPs生成潜能,尤其在较高投加量下,Cl2预氧化将大大增加N-DBPs生成潜能.为有效消减总DBPs生成潜能,水厂可优先采用KMn O4或Cl O2作为预氧化剂处理引黄水库或沉砂池水.  相似文献   

12.
电解催化还原-氯氧化无害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Pd-Me双金属催化还原的机理分析,提出了以NH4+-N为目标产物,Fe催化还原NO3--N的理论设想. 结合折点氯化技术,以Ti/Fe为阴极,以Ti/Ir-Ru为阳极,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组建无隔膜电解体系,开展了水中NO3--N去除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利用电解催化还原-氯氧化法可将模拟水样中NO3--N转化为N2去除,其反应历程为阴极催化还原NO3--N生成NH4+-N,阳极电解氯氧化NH4+-N生成N2. 在ρ(Cl-)为500 mg/L,电流密度为12 mA/cm2,极板距离为9 mm,搅拌强度为450 r/min的试验条件下电解150 min,初始ρ(NO3--N)为50 mg/L的模拟水样出水ρ(TN)和ρ(NO3--N)可分别降至2.9和2.8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4.1%和94.3%,NH4+-N和NO2--N均未检出. 分析认为,阴极对NO3--N的催化还原机理为:Fe化学吸附氮氧化合物离子中的O形成固定的N—O键,电解产生的活性还原物质攻击N—O形成N—H新键.   相似文献   

13.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二氧化硫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尧旭  毛炜坤  马娜  朱晓帆  华坚  尹华强 《环境科学》2010,31(11):2582-2586
为研究咪唑类离子液体脱除烟道气中SO2的规律,以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Bmim]Cl)、1-丁基,3-甲基硝酸咪唑([Bmim]NO3)、1-丁基,3-甲基氟硼酸咪唑([Bmim]BF4)和1-戊基,3-甲基氯代咪唑([C5mim]Cl)4种离子液体作为SO2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条件下4种离子液体对模拟烟道气中SO2的吸附性能,并初步进行了离子液体再生脱硫试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前、后和再生后的[Bmim]Cl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离子液体对SO2均有吸附能力,且吸附能力为:[C5mim]Cl[Bmim]Cl[Bmim]NO3[Bmim]BF4,其中[C5mim]Cl的累积脱硫量达到200.8mg/g,[Bmim]Cl的最佳脱硫温度为40.0℃;3种阴离子对脱硫性能的影响顺序为:Cl-NO3-BF4-.在温度为90.0℃、压强为0.09MPa、再生4.0h后,[Bmim]Cl的硫容从再生前的65.9mg/g下降到26.5mg/g.脱硫过程中离子液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它对SO2分子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4.
在隔膜烧碱生产过程中,电解槽中同时产出两种气体:氢气和氯气。氢气为无味、无色、点火能量小的气体,稍有不慎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氯气为黄绿色的气体,有毒、并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泄漏易使人窒息或污染环境,液氯中三氯化氮富集易发生爆炸事故。氯碱企业  相似文献   

15.
X131200701428二恶英的生成及污染控制/赵毅…(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7(11).-1~7环图X-4X131200701429氨转化为氮气的电化学变换特征=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a to nitrogen[刊,英]/Kwang-WookKim…∥Water Res..-2006,40(7).-1431~1441国图为了评价氨转化为氮气的电解分解特征,研究了电解氨分解的几种实验变量.比较了溶液pH值和氯离子、阳极种类如IrO2、RuO2和Pt对氨电解分解的影响,研究了分解过程中配置在电解槽上的隔膜的存在、电流…  相似文献   

16.
采用OECD标准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Hmim]Cl)、1-辛基-3-甲基咪唑氯盐([Omim]Cl)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致死作用,并测定亚慢性暴露试验下蚯蚓的体重变化.滤纸接触法测得[Bmim]Cl、[Hmim]Cl、[Omim]Cl对蚯蚓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9.60、50.38、7.94μg.cm-2;48 h的LC50分别为98.52、39.14、3.61μg.cm-2.人工土壤法得到[Bmim]Cl、[Hmim]Cl、[Omim]Cl对蚯蚓7 d的LC50分别为447.78、245.56、180.51 mg.kg-1,14 d的LC50分别288.42、179.75、150.35 mg.kg-1.蚯蚓在3种离子液体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3种离子液体对蚯蚓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重随着浓度增加而下降.离子液体对蚯蚓毒性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预氧化剂对长江原水氯(胺)化DBPs生成潜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取自上海市杨树浦水厂的长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3种常见预氧化剂二氧化氯(ClO2)、高锰酸钾(KMnO4)及氯(Cl2)预氧化对削减氯化和氯胺化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潜能的效果情况.氯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3种预氧化剂的处理对DBPs总量的去除效果均不显著,经ClO2、Cl2及KMnO4作用后可分别削减8.4%、5.7%及3.9%,效果为ClO2>Cl2>KMnO4.对于长江原水使用氯化消毒时,采用ClO2作为预氧化剂可取得对消毒副产物较好的去除效果.氯胺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3种预氧化剂处理对长江原水氯胺化DBPs的生成潜能影响有较大差异,经ClO2和KMnO4作用后可分别削减18.1%及4.1%,而预氯化后则增高12.3%,对于长江原水使用氯胺化消毒时,采用ClO2作为预氧化剂可取得对消毒副产物较为明显的去除效果.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预氯化后加氯胺化的组合,以防止在水处理过程中生成更多的DBPs而影响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陈金銮  施汉昌  徐丽丽 《环境科学》2008,29(8):2277-2281
摘要:研究了含氨氮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讨论了pH值对氨氮电化学氧化效果、产物及其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有利于电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和游离氯的生成,氨氮的电化学氧化速率较大。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氨氮电化学氧化过程中有氯胺生成,氯胺的组成与体系的pH值有关,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并且近似相等;当pH<5时,主要是二氯胺;pH值大于5时,可以避免三氯化氮的生成。在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电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小于5×10-15mol/L,氨氮电化学氧化的2种途径中间接氧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8月 31日凌晨 ,位于上新河临江地区的国营南京电化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 ,该厂厂区附近百余名居民因吸入氯气中毒而被送往医院救治。据南京电化厂副厂长介绍 ,由于前天下午雨下得特别大 ,气压偏低 ,空气的湿度大。凌晨 1时左右 ,该厂一车间的钢槽配电柜内一个电子元器件产生火花。 2时 2 0分左右 ,氯压泵的电机 ( 90 k W)发生故障跳闸断电 ,氯压泵停止工作。电解槽内的氯气因为输送管道内负压不存在了 ,便由一些缝隙内泄漏出来南京电化厂氯气泄漏百余名居民中毒  相似文献   

20.
pH值对氨氮电化学氧化产物与氧化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銮  施汉昌  徐丽丽 《环境科学》2008,29(8):2277-2281
研究了含氨氮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讨论了pH值对氨氮电化学氧化效果、产物及其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有利于电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和游离氯的生成.氨氮的电化学氧化速率较大.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氨氮电化学氧化过程中有氯胺生成,氯胺的组成与体系的pH值有关.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并且近似相等;当pH<5时,主要是二氯胺;pH值>5时,可以避免三氯化氮的生成.在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电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5×10-15mol/L,氨氮电化学氧化的2种途径中间接氧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