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分析和流体动力学分析表明,由于许多钙碱性花岗岩类的粘度和密度差跨越于其所设想的典型范围,因此岩墙式上升乃是大体积花岗岩类熔体穿越陆壳而转移的一个可行的机制。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一个粘度约为10’Pa·s的岩浆与地壳之间的密度差为200物矿的花岗岩类熔体,可以在近一个月内穿越地壳转移30km,相当于平均上升速度为Icm/s。利用根据玄武质岩浆呈岩墙式流动的数值研究而修改的分析结果,我们也列出一个公式,用来计算花岗质岩浆在不凝固条件下上升时所需的临界(最小)岩历宽度或断层党度。考虑到科迪勒拉花岗岩类粘度和密度差…  相似文献   

2.
<正> 在各种岩浆建造中,碱性和超基性-碱性杂岩类岩石以明显富含Sr、Nb、Zr、Ti和Ba而显得十分突出。Sr和Ba的最高浓度出现在碳酸岩和钠质火成岩类霞石正长岩中。我们研究了科拉半岛、乌克兰、东萨彦岭、北西伯利亚和阿尔丹以及东非某些火山的碳酸岩杂岩体的超基性、碱性、霓长岩化岩石和围岩中Sr和Ba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许多Ⅰ型花岗岩类岩浆是由较老的变火成岩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这类熔体的组成大致是钙碱性和准铝质的。这些熔体是花岗质至英云闪长质熔体,是在其下地壳源区内的极端热条件下形成的。普遍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实验数据表明,高钾Ⅰ型花岗岩类岩浆只能由壳内含水的钙碱性岩石至高钾钙碱性岩石、镁铁质至中性的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由于各种变玄武岩的K2O含量低,所以它们不适合作源岩。幔源玄武岩浆和地壳熔体相混合的模式也是不适用的。Ⅰ型钙碱性岩浆作用无论如何都与俯冲作用有关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 岩浆混合虽然是一个适用于多种岩浆类型的老概念,但近年来岩石学研究对此理论又重新发生了兴趣,因为它能解释钙碱性岩浆和大洋中脊玄武岩的成因。至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怎么能够混合形成安山质成分的均一岩浆或产生如条带状英安岩中所见的那种构造,以前尚无实验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强制对流,可以使玄武质岩浆很容易发生混合,在不到几小时的时间内就能形成条带状英安岩及均质安山岩。下面是这项实验的简要报道。将基拉韦厄火山喷出的一种橄榄拉斑玄武岩和日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范围内,板块内岩浆所表现出的系列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看来都是通过一个与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有关的共同成因过程所形成的。据发现,板块内岩浆的源区在大陆下岩石圈和大洋下岩石圈中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在地幔中的深度也要大得多。然而,少量元素的配分关系表明,产生板块内岩浆源区的过程并非发生于下地幔中钙钛矿相条件下,而几乎可以肯定是限制在地幔内。有人提出板块内岩浆的源区最初形成于上地幔内的两个主要位置。其中一个位于俯冲岩石圈和上覆地幔的界面附近,是由于板块和地幔的相互作用(主要在150—300km深处)而形成的。在这一源区内板块的榴辉质洋壳的部分熔融是由于俯冲的前蛇纹岩体释放水所致。熔体迁移到邻近的难熔橄榄岩中,与之混染变富。这实质上是形成钙碱性源区的同一过程的延伸,并可解释这两种组合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方面的相似性。钙碱性组合相对贫Ti、Nb和Ta,这是因为俯冲榴辉质洋壳的上层在80—100km深处发生部分熔融时使这些元素滞留在残留金红石中所致。而在更深处(150—300km),当俯冲洋壳的下层发生部分熔融时,金红石不再是残留相,因此,Ti、Nb和Ta成为高度不相容元素,从而有效地从俯冲板块迁移到板块内岩浆源区。俯冲作用的角度可能很小,因而在大陆下延伸的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6.
封山洞—瑞昌—九江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为长江中下游钙碱性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这些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对于阐明长江中下游整个钙碱性岩浆岩带的物质来源、岩浆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该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重点讨论这些元素的丰度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稀土元素型式,并利用岩浆演化过程的定量模式,初步探讨这类岩石可能的岩浆演化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 岩浆对流作用,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岩浆流体动力学研究中倍受重视的课题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仅为地球动力学研究(例如地幔对流与板块运动)和矿床学研究(例如火成岩体中铬铁矿层及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大红峪组火山岩 ,在成岩后受古风化作用影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 ,特别是深风化带岩石后期K2 O沉积的影响 ,造成从未风化到深风化岩石在TAS图解、碱度系数、岩系指数及岩石类型等方面相应地发生变化。在TAS图解上 ,岩石向碱性增加、SiO2 减少方向变化。碱度系数变大 ,岩系指数的变化使火山岩反映为从钙碱性到超碱性。岩石类型也出现不确定性。深风化带岩石根据岩石化学成分计算标准矿物时 ,出现白榴石、霞石等碱性矿物 ,而实际矿物未见这一现象 ,也是后期K2 O沉积影响的结果。排除古风化的影响 ,作者认为大红峪组火山岩应为钾质的粗面岩和粗面玄武岩 ,属钙碱系列。粗面玄武岩为铝过饱和型 ,粗面岩为正常型。不存在明显的岩浆分离结晶作用 ,其原始岩浆应以基性为主。由于上述的原因 ,影响了对岩浆来源、构造环境的判断。推断其构造环境 ,是在总的海进条件下 ,出现多次的海退 ,伴有多次火山喷发活动 ,水动能比较大 ,气候干旱 ,封闭、半封闭的海盆中富含钾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巢湖内源磷释放特点、稳定性及化学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巢湖内源磷负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探讨了巢湖内源磷释放过程上覆水中ρ(总磷)和ρ(铁)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pH和溶解氧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并对实验前后沉积物中各形态内源磷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上覆水中ρ(总磷)与ρ(铁)呈正线性相关;pH相同时,厌氧条件下内源磷的释放量约是好氧条件的9.16倍;无论是好氧还是厌氧条件,内源磷的释放量均是碱性条件最大,酸性次之,中性最小;铝磷、铁磷的释放量随pH增大而增大;在酸性条件下,钙磷是内源磷释放的主要来源.最后讨论了氯化铝和氯化铁控制磷负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岩石系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占区内酸性岩浆作用的5-10%,并为钙碱系列和过渡系列。其矿物组合为斜长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透长石,玄武岩因LIL元素(K、Rb、Th、Ta、Ce)含量高,负Nb异常以及Fe、Mg、Cr、Ni、Co、Sc含量低而不同于产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同类岩石,其LIL元素(K、Rb、Ce、Ba)与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相似,但Fe、Mg、Cr、Ni、Co、Sc含量明显偏低。成分分带与酸性岩浆作用的分带性一致,都受壳、幔成分和构造等地质背景控制,产出构造环境为相对稳定的板内区。玄武质岩浆主要由酸性岩浆作用提供热源,地壳发生广泛熔融。从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下地壳至上地慢,由钙碱性和过渡系列至碱性系列,是扩张作用逐渐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 据地质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的样品,在我国某海槽新生代火山浮岩的斜长石、紫苏辉石和石英斑晶中发现大量的个体大而透明的岩浆玻璃包体。浮岩基质为泡沫状气孔构造的火山玻璃。岩石化学成份属钙碱性英安浮岩,斜长石具正向环带构造。电子探针分析 An=38—42.5%,Or=0.79—1.18%,弗氏台  相似文献   

12.
约4—1Ma前,在玄武质-安山质火山岩形成之前,沿日本东北地区前缘火山带喷发了大量英安质和流纹质火山碎屑熔岩流。这些岩石通常以斑状结构为主:斑晶占20—40%,斑晶成分为石英,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铁的氧化物。黑云母流纹岩不含辉石,但除上述矿物组合外尚含透长石、镁铁闪石和黑云母。矿物测温表明,岩浆温度在980—910℃内,类似于同区第四纪英安质岩石。 岩石的主量元素和不相容微量元素丰度随SiO_2的增加或分异作用的进行而平稳地变化,其趋势与典型的钙碱性硅铝质安山岩和英安岩一致。 英安质和流纹质岩浆很可能是源于上地幔的典型岛弧钙碱性镁铁质岩浆高度分离结晶之后的晚期分异产物,而不是辉长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玄武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盱眙地区晚第三纪玄武岩为大陆碱性橄榄玄武岩,为具有相似的上地幔岩浆源区多期次喷发旋回的产物;玄武岩岩石化学成分表现出与区域相反的变化趋势,即由钙碱性向碱钙性方向演化。玄武岩的风化作用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风化作用晚期发生蒙脱石的凹凸律石粘土化转变。  相似文献   

14.
几种含钙工业废料的固定床吸附除磷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钙化合物为有效除磷吸附剂的基础研究结果,将以钙为主要成分的炼铁高炉炉渣(A)、炼钢转炉炉渣(B)和软磁器加工生产中的废料(C)用于二次处理生活污水的除磷.研究结果表明,材料A在合适的pH与钙离子浓度下具有一定的除磷效果,材料C在钙源得到补充的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除磷性能;而材料B由于其组织结构中游离CaO的水解造成机体膨胀,溶出大量钙离子,这种性质恰好可用于补充材料C对钙的需求,取得较好效果,有希望成为一种高效,廉价的除磷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钙碱性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太古代到第三纪)共生(煌斑岩与金矿化是同时代的(和同空间的)),这一点在全球已越来越为人们的共识。我们提出的假说认为煌斑岩是将金从深部地幔富金源区向上搬运的营力,于是煌斑岩与地壳发生广泛的相互作用,结果产生长英质岩浆或者把其运载的金释放到变质-热液系统中去。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调和现有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岩浆模式与变质模式之间的冲突,而且还可以解决金矿床与长英质(斑岩-花岗岩类)侵入体之间未确定的关系问题,因为煌斑岩可以作为这两者的母体。金-煌斑岩共生暗示,在碰撞后的造山、岛弧、倾斜俯冲和地堑等环境中,极深部位的岩浆作用往往伴有金矿化。这对于金矿床的成因,特别是矿化的太古代绿岩带的晚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近年来地球化学家们指出,富含稀土(REE)的附属相(如磷灰石)在主要火成岩系列的产生和演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相对REE分布的影响远远超过它们的体积在源区或母岩浆中的重要性。然而,只有证明磷灰石是源区中一种可能的残余相,或者是任何母岩浆中的析出相,才有理由在各种地球化学模式中把它当作有贡献的相考虑。 Watson(1979、1980)曾对一般岩浆类型中磷灰石的析出条件作了定量研究,指出岩浆的温度和硅的含量是确定磷灰石结晶所需要的岩浆中P_2O_5含量的重要因素,而压力的作用似乎较次。这项工作是在无  相似文献   

17.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79,自引:13,他引:79  
通过基质磷素等温吸附、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影响因素,并评价了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上述基质磷素吸附过程,其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矿渣>粉煤灰>蛭石>表土>下蜀黄土>沸石>砂子.磷素的净化能力依次为矿渣>粉煤灰>蛭石>表土>下蜀黄土>沸石>砂子,模拟污水磷素净化实验也证实矿渣、粉煤灰、蛭石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好,表土和下蜀黄土次之,沸石和砂子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差.矿渣和粉煤灰等钙素含量较高的碱性基质,影响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基质的全钙含量,碱性条件下,基质全钙含量越高,其吸附的磷素越多,净化磷素污染的效果越好.砂子、沸石、下蜀黄土、黄褐土和蛭石等活性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较多的中性基质,影响其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导因素是其胶体氧化铁的含量,胶体氧化铁能促进基质吸附磷素效应,提高磷素净化能力.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也表明:除砂子基质磷素释放比例较高以外,其它基质磷素释放的比例很低,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的管理,上述人工湿地基质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8.
<正> 人们对稀有金属矿化同酸性岩浆作用的关系问题已研究多年,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仍然还有不少争论不清的问题。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传统的方法外,尚需适当地引入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试图根据用矿物中熔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果,来研究稀有金属矿化与岩浆作用的关系问题。近年来这一方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以解决各种与探求所研究的对象的成因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本文主要是详述能够阐明《岩浆熔体-热水溶液》体系某些特点的内生作用的基本参数(温度和压力)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很长时间里,汞-锑成矿的岩浆-热液(低温热液)假说在矿床成因中占着统治地位。现在,把汞矿与地下(地幔)汞的来源联系起来的超低温热液成矿假说又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土耳其斯坦-阿拉依锑-汞矿之初,我们区分了汞锑矿化岩浆派生的低温热液性质和成矿物质岩浆来源这样两个不同的概念。此后,所搜集的大量资料表明,汞锑矿化的物质来源是围岩,特别是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碳酸岩。岩浆源是造成成  相似文献   

20.
<正> 引言纽芬兰中部早泥盆世的派吞山岩基提供了辉长岩和花岗岩两种岩浆组分共存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它们含有较少量的过渡物质。它似乎是产出于整个阿巴拉契亚山的许多阿加底亚(志留-泥盆世)深成岩体的代表(Speer 等人,1980;Wones 1980;Fyffe 1980;Strong 1980)虽然它们显示出许多钙-碱性特征,但基本不同于典型的环太平洋地区的钙-碱性岩基(参见 Wones 1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