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未来15年中,银行在环境领域进行投资或贷款的数目将增加2倍。在世界范围的177家投资和商业银行中,有90京参加了这次调查。调查得到的主要结论有:@31%的银行声称.它们目前在环境领域投资或贷款;88%表示它们将在今后15年内进行投资贷款。在地区方面,欧洲银行最重视向与环境有关的企业贷款或投资,亚洲紧随其后;@接受一半的被调查者在资金落实后不对环境风险进行监督和评估;@在有国际业务的银行中,46%的被调查者没有遵守其它国家的环境政策和贯例;@所有被调查者都预测在未来15年中,环境问题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将被纳入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环境因子、生物多样性指示物种筛选和情景分析,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关系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指示生物的风险阀值分析,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环境影响和环境投资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决策意见。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环境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规模日益扩大,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全球环境问题频发,经济、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走出去"企业的数量大大增加,国际舆论开始关注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环境行为。一些媒体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批评,个别媒体还存在恶意歪曲中国形象的嫌疑。通过对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我们确实发现中国企业在海外可能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风险。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影响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环境行为需要相关政策进行引导,也需要配套的环境咨询和服务业的支持。我国针对对外投资的环境保护政策还存在缺陷,现行的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在操作和执行层面仍有待加强,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指南来引导和规范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环境行为,防范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环境与贸易投资研究是政研中心传统学科之一,长期开展环境与贸易投资关系、环境产品与服务贸易自由化、绿色贸易政策等相关研究,构建和形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全球环境与贸易分析模型等,开展贸易、投资政策环境影响以及环境政策经济影响的定量评估研究。2018年,开展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影响研究,建立环境、健康、经济、社会定量评估研究方法体系,完成  相似文献   

5.
以东莞市为例,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十一五”期间城市区域开发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2011年东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25.44亿元,较2005年(31.20亿元)减少18.5%。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9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休闲娱乐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减少均超过20%。结果表明,东莞城市建设已经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论文根据对甘肃省土地沙化区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探讨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从个体特征上讲,受访者性别和婚姻状况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经济特征上讲,农民所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主要体现在土地经营收入的损失上,且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与其家庭年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趋势;从生态环境特征上讲,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利于降低农民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通过分析认为农民所承受的环境灾害风险的不公平一定程度上是农民在社会经济领域所受到的不公平的体现,农民对环境不公平的感知在家庭年总收入10万元左右时最明显,环境不公平主要体现在环境灾害风险对土地经营收入的影响上。农民对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认知与对环境公平的感知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是采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方式的基础。明确滨海地区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的关键因素,辨析污染防治意愿形成机理,对制定有效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以盐城市为例,基于121份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的形成机制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个体特征、社会影响及感知、养殖户健康风险感知对于污染防治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2)个体特征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健康风险感知有正向影响,与社会影响及感知有共变关系,并通过这些因素间接影响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3)养殖户健康风险感知是影响滨海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意愿最主要的因素,借助路径:养殖对于人体健康影响的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可以有效提高区域养殖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境保护松花江城市考核指标(试行)一、基本条件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国或全省前列。2.通过卫生城市验收。3.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5%。二、考核指标1.社会经济(l)人均GDP>l万元/人;(2)经济持续增长率8%~9%左右;(3)人...  相似文献   

9.
论文根据对甘肃省土地沙化区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探讨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从个体特征上讲,受访者性别和婚姻状况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经济特征上讲,农民所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主要体现在土地经营收入的损失上,且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与其家庭年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趋势;从生态环境特征上讲,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利于降低农民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通过分析认为农民所承受的环境灾害风险的不公平一定程度上是农民在社会经济领域所受到的不公平的体现,农民对环境不公平的感知在家庭年总收入10万元左右时最明显,环境不公平主要体现在环境灾害风险对土地经营收入的影响上。农民对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认知与对环境公平的感知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李笑诺  易诗懿  陈卫平 《环境科学》2022,43(5):2699-270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风险管理理念为基本原则的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控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场地管理的重要决策问题和研究前沿热点,为明确影响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国内外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控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构建契合我国场地管理背景的区域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评价体系,通过指标综合权重计算判定影响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可能影响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性的指标多达44个,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这4个维度,单指标影响程度为0.26%~5.01%(平均值2.27%).潜在风险和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指标)、健康与安全和公众参与(社会指标)、管控成本和环保投资(经济指标)、修复周期和修复效果(技术指标)是影响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影响程度为1.89%~5.01%(平均值3.58%).具有较强政策敏感性的指标,包括考核指标、投融资创新、名录管理、能力建设、安全利用和制度建设等,对风险管控可持续性已经产生1.18%~3.48%的正向影响,随着政策制度的深入落实与全面地域推广,其对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的助力效应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