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晓武 《安全》2013,(11):47-49
正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但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50余家液化石油气储存、经营企业的调研,发现储罐在工艺流程设计中,虽然有液化石油气储罐防泄露措施,起到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和防止环保污染事件发生的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缺陷,不能在液化气泄露情况下进行倒罐和将泄露储罐液化气安全的移出,仍可能发生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2.
液化气钢瓶属高压薄壁容器,国家不仅将盛装液化气的钢瓶列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范畴,而且对液化气钢瓶的使用期限、质量检测,以及储存、运输、搬运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由企业自行承担的居民用户生活燃气供应,是相对独立于外部社会的燃料供应体系,液化气钢瓶处于高度循环使用状态。因此,大企业民用液化气钢瓶的安全管理与隐患防范,必须放到重要位置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3.
苏州碧辟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是由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的碧辟(bp)石油集团投资3.5亿元,建设在江苏省太仓港口开发区的一家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企业。公司开业至今,连续9年零事故,液化气运输车辆安全行使600多万公里,累计安全生产记录达到289万工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与民用液化气大量使用,液化气储存规模逐步扩大.介绍了有毒液化气发生蒸汽爆炸效应与扩散毒害效应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着重比较两种效应的影响程度,为相关企业与安全监管部门对有毒液化气等重大危险源监管和应急救援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向倩 《安全》2020,(3):49-53
为评估并提高锂电池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锂电池安全检测的相关标准,对标准中测试项目异同作了重点分析和对比,并讨论了锂电池的安全风险及风险分级情况。同时,鉴于锂电池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起火、爆炸等危险,探讨了电池检测过程的安全防护技术,并从样品区和试验区两方面提出了安全防护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安全及卫生等相关距离确定方法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周边重要区域安全防护距离制定方法的基本原则、计算程序以及主要内容等进行阐述,提出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周边重要区域安全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以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企业安全防护措施影响,运用个人风险允许值和社会风险允许值来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周边重要区域安全防护距离。应用示例表明,该方法评价的风险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科学性。该项研究成果对确定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防护距离、制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安全防护距离标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危险化学品企业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单位。 危险化学品企业通用检查内容 一、检查项目包括许可证、安全投入、危险化学品企业规章制度、安全教育、防护用品、危险源管理、安全评价、防护设备设施、储存场所、堆垛码放、堆垛间距等11项。  相似文献   

8.
液化气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系统分析系统气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危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并讨论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液化天然气与石油气的泄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平 《安防科技》2004,(3):41-41,25
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非常容易起火燃烧,如果防火堤内的大型液化气储罐发生意外泄漏,就会导致一场十分危险的火灾.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平时储存在极低的温度下,例如液化天然气储存在-164?C左右,液态比气态的体积要小,很显然,这会使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更容易、更经济.  相似文献   

10.
泉港区系国家规划建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港口城市,目前辖区内现有已投产的年加工原油为400万吨的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4万吨烧碱的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等8家生产企业,在建的化工专用码头6个,2家低温液化气储存企业及3个液化气充装站,5家运输企业,拥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103辆,总吨位1117吨,占泉州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三分之一,拥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10艘27274载重吨,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处置大型化工石油企业火灾的能力,月18日,在泉州市泉港区福建炼化公司库区开展灭火救援演练。此次演习是以福建省炼油厂10万吨原油罐突…  相似文献   

11.
航空煤油油库作为航空煤油的储存设施,其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参照《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中的条款第4.1条的要求来确定的,也就是采用相关标准中要求的有关距离,即依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的安全距离和防火间距要求。这样确定航空煤油油库的外部防护距离具有统一性,但在针对性、合理性方面明显不足;故文章对某公司航空煤油油库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基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再次确定该油库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对上述定量分析计算得出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与相关规范中的安全距离以及防火间距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航空煤油油库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基于GIS、GPS、GPRS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监控系统结构及该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功能设计,介绍了系统在大连某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利用GPS和GPRS技术对运输车辆进行跟踪和监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及运输车辆信息的查询检索、综合分析、动态管理等功能,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抑制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伤损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苏各地     
《江苏劳动保护》2008,(1):34-35
南通市安监局聘请第二届特邀行风监督员;连云港市2008年将着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国务院安委办督查组来张家港市督查;金坛市部署危险品运输车辆冬季安全运输工作;宝应县打击非法倒灌液化气手不软件;  相似文献   

14.
弹药公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安全是弹药运输安全的前提条件.分析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指出驾驶员是影响交通安全的核心因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交通安全事故模型.分析了弹药运输环境条件对弹药运输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研究运行速度与运输冲击振动环境变化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弹药公路运输安全的3点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1014-2013《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的出台,填补了北京市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管理及技术防护的空白,对杜绝液氨泄漏事故隐患发挥了指导作用。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1014-2013《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11月1日发布,2014年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和液氨场所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监管机构英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执行局设有危险设施处,负责化学品生产及储存、天然气储存及运输、近海石油及天然气开采、采矿及炸药等工业职业安全与健康监管工作。该处的主要工作是监察安全生产;进行事故调查;实施国家强制性的化学品安全措施;指导风险评估及管理;合作起草相关文件等。  相似文献   

17.
全面分析了隧道开挖、装岩运输等环节常见的事故原因及类别,并从施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与控制事故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化学品具有反应活性。文章梳理了3起类似事故,揭示了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或运输等不同情况下,疏忽其反应活性危害管理的严重后果。化学品的"活性",是指化学品具有起反应或促进一个快速反应的特性。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或运输等不同情况下,化学品的"活性"危害安全管理,不容忽视。GAA聚合罐车超压爆炸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1988年12月29日第4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定工业产品和建筑工程需要制定有关安全卫生的标准。 从保障人民安全与健康出发,这项法规的第一章总则对需要统一制定安全卫生技术标准的要求作了这样的规定:“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对于标准的制定,该法第二章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  相似文献   

20.
危化品运输应急救援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昆瑜 《劳动保护》2009,(2):108-109
危化品运输事故具有易扩散、易污染、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然而,由于危化品运输种类多、运量大、运输中的违章行为严重,加上运输安全管理受危化品运输企业本身规模小、安全基础薄弱等条件的限制,造成危化品运输事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