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503萃取处理混灭威农药含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灭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含酚废水。废水呈棕红色,浑浊,pH为10~11,其平均酚(混甲酚)含量为1300mg/l,COD40000mg/l,Cl~-为30000mg/l,混灭威含量为1 L/m~3。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量原料酚的流失,而且给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酚技术很多,有溶剂萃取法、气提法、化学氧化法等。鉴于上述废水含酚量较高,通过试验,我们认为萃取法比较合适。它具有脱除酚及回收酚的双重功效。试验表明,应用N-503萃取剂(N,N-二甲庚基乙酰胺)时,其分配系数高,分离性能好,易于再生,脱酚稳定。  相似文献   

2.
氯仿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氯仿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酚时,可以萃取代替蒸馏步骤,有利排除干扰物质;在272nm波长处,测定氯仿萃取液。方法的灵敏度与直接比色法(4-氨基安替比啉法)相近。捡出限为0.2mg/l;线性范围为0.2~2.4mg/l。对4种工业废水测定的变异系数为2.8%~6.2%。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一)仪器1.75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500ml分液漏斗。(二)试剂1.无酚水于每升蒸馏水中加入0.2g活性炭,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后,过滤于硬质玻璃瓶中,备用;2.酚标准贮备液称取1.0g分析纯酚,溶于新煮过  相似文献   

3.
树木模拟燃烧排放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刚  黄柯  李久海  徐慧 《环境科学》2016,37(10):3737-3742
模拟林火中生物质的两种燃烧方式,明燃和闷燃,对10种乔木的干树枝和绿树枝进行室内燃烧试验,测定了排放烟尘中的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干树枝明燃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平均总含量为(28.88±17.54)g·kg~(-1).SO_4~(2-)、Cl~-、K~+是主要组分,其平均排放因子为101.0~118.2 mg·kg~(-1).干树枝闷烧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平均总含量为(6.38±2.79)g·kg~(-1).Na~+、SO_4~(2-)、K~+、Cl~-是主要组分,其平均排放因子为101.1~245.7 mg·kg~(-1).绿树枝明燃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平均总含量为(22.13±13.52)g·kg~(-1).SO_4~(2-)、Cl~-、K~+是主要组分,其平均排放因子为136.4~197.6 mg·kg~(-1).绿树枝闷燃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平均总含量为(15.71±19.09)g·kg~(-1).Cl~-、SO_4~(2-)、Na~+是主要成分,其平均排放因子为298.6~869.1 mg·kg~(-1).两类树枝在每种燃烧条件下产生的烟尘中,Cl~-与K~+的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干树枝闷烧时Cl~-的排放因子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燃烧条件、树种及含水率均对森林生物质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及排放因子有明显的影响.这对估算大气中林火来源的污染物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言洗脱剂抑制离子色谱法[ICES]的使用,特别适合于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中F~-、Cl~-、PO_4~(-3),NO_3~-和SO_4~(-2)的浓度。ICES与阴离子分析的旧式化学湿选法相比的主要优点是:(1)样品体积少(通常100μl);(2)一次用100μl样品就能进行多离子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锰砂表面改性(以下简称旧锰砂)处理含酚饮用水的实验研究,陈酚率可达99%。本实验对除酚因素(温度、pH值、流速和接触时间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当进水酚浓度≤2.0mg/l时,经旧锰砂的吸附,可使酚浓度≤0.002mg/l。  相似文献   

6.
雨水中亚硫酸根的测定方法报道甚少。一般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该法须以四氯汞钾作保存剂,带来了汞的污染。本文以离子色谱法测定雨水中亚硫酸根,并可同时分析F~-、Cl~-、NO_3~-和SO_4~(2-)。用离子色  相似文献   

7.
模拟林火中生物质明燃和闷燃的两种燃烧方式,对9种树叶进行模拟燃烧试验,测定了其排放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结果表明:绿叶明燃烟尘中含有Cl~-、SO_4~(2-)、Na~+、NH_4~+、K~+、Mg~(2+)6种离子,其平均总含量为45.02g/kg;Cl~-、SO_4~(2-)、K~+是主要组分,其平均总排放因子为2.43g/kg.绿叶闷燃烟尘中的离子成分与明燃烟尘相似,但未检出SO_4~(2-),却检出了低含量的NO_3~-,其平均总含量为9.95g/kg;Cl~-和NH4+是含量最高的组分,其平均总排放因子为1.04g/kg.明燃时从落叶烟尘中检出的水溶性离子种类比绿叶多出了Ca~(2+),其平均总含量为56.40g/kg;Cl~-和SO_4~(2-)是主要成分,其平均总排放因子为0.96g/kg.落叶闷燃烟尘中水溶性离子的种类与其明燃烟尘完全相同,其平均总含量为16.86g/kg,SO_4~(2-)是含量最高的组分,离子的平均总排放因子为1.43g/kg.在相同的燃烧条件下,不论是绿叶还是落叶,其所产生烟尘中绝大部分水溶性离子的含量及排放因子均随树叶种类而变.对于绿叶而言,明燃比闷燃更有利于水溶性离子的排放,对于落叶则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8.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可溶性硫化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中硫化物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及对氨基二甲苯胺比色法。硫化物浓度低于1mg/l时,采用较为灵敏的对氨基二甲苯胺比色法。该法最小检出量为2.5mg。取样50m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用离子选择电极Rittner和Ma法测定地下水中Cl~-。此方法与电极斜率无关,且不需做工作曲线,干扰因素少,因而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准确配制Cl~-浓度为C和10C的两个标准溶液,使地下水样品Cl~-浓度C_样符合C相似文献   

10.
高含酚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改型二段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鞍钢焦化厂产生的高含酚废水进行了脱酚处理研究.试验中发现:采用"生物-铁"法进行培养驯化后,脱酚污泥活性高、耐酚负荷能力强;在微生物"饥饿态"下,脱酚速率进一步加快,工艺运行时间缩短.工艺运行过程稳定,酚去除率高,大部分被降解.处理后废水酚浓度小于0.5mg/l,COD浓度小于100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本研究为高含酚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的生物脱酚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水中NO_3-N酚二磺酸法测定中干扰离子氯化物的除去,方法比较繁锁,需时较长,氯化银沉淀凝集十分缓慢,往往需在水浴中加热振摇,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查阅了有关方面的资料,经反复实验,对原方法略有改进,效果明显.二、实验方法、步骤取水样100mL,根据已知氯化物浓度,加入相当量的硫酸银(保留1mg/L Cl~-)加入2%碳酸氢钠1.0mL,2%硫酸铝钾0.5mL,混匀、静置5min,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取滤液50mL,用酚二磺酸法测  相似文献   

12.
工业废水中二硫化碳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二乙胺-醋酸铜比色法,是目前常用于工业废水二硫化碳测定的方法。其最低检出量为10μg。若取10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1~1.2mg/l。经5个实验室参加验证实验,对统一样品重复测定的标准偏差为3.084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3%,平均回收率为97.0%。对3种实际水样的重复测定的标准偏差为3.21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7%,平均回收率为96.1%。二、实验部分(一)方法原理采用曝气法,将二硫化碳从水样中分离出来。在铜盐存在下,二硫化碳与二乙胺作用,生成黄棕色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铜,进行比色  相似文献   

13.
于2016年春夏季搭载航次采集了黄、东、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海洋降水,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其中的Cl~-、NO_3~-、SO_4~(2-)、PO_4~(3-)、Cl~-、NH_4~+、K~+、Mg~(2+)和Ca~(2+)离子浓度,并计算了其湿沉降通量及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降水样品主要受海洋影响,海盐离子浓度较高且不同海域主要离子类似;西北太平洋主要离子为Cl~-、Cl~-、SO_4~(2-)、Mg~(2+),黄海主要离子NO_3~-、SO_4~(2-)、Ca~(2+)、Cl~-,东海和南海主要离子均为Cl~-、Na~+、NO_3~-、SO_4~(2-).海洋降水中总离子浓度(mmol/L)的空间分布为西北太平洋(1.27)南海(0.53)东海(0.40)黄海(0.31).海洋降水中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在气团由陆地向海洋传输的过程中,硝态氮在无机氮中的贡献也不断增加.Cl~-、NO_3~-、SO_4~(2-)、PO_4~(3-)、Na~+、NH_4~+、K~+、Mg~(2+)和Ca~(2+)的湿沉降通量[mg/(m~2·h)]范围分别是:3.47~451.43、0.60~49.36、1.13~124.02、0.0015~0.094、1.21~383.37、0.06~7.57、0.25~28.86、0.17~47.39和0.37~27.24.在靠近源区、降水量多的区域主要无机离子的湿沉降通量较高.估算结果显示,每小时降水所含氮磷可为各海域提供占初级生产力0.13‰~32.08%的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工业废水中微量Cr^6+的流动注射光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沈艳红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2):19-20,41
以离子交换法去除干扰离子,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技术,以60个样/h的速度,分析电镀废水及其他废水中的C_r~(6+)。线性范围为0~5.0mg/l,检出限为0.09mg/l;对1.0mg/lC_r~(6+)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2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15.
污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是为常规方法,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分析有色样品时易受到干扰。在对甲酚的分析中,显色反应要受到限制。此外,在常规的蒸馏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可以损失10~20%。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用气相色谱法测酚。我们选用硅烷化担体,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污水中的酚,其最小检出量为0.4 mg/l。  相似文献   

16.
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支撑液膜萃取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含酚废水是危害较大的工业废水。从废水中提取酚既减轻污染,又可回收酚。一般高浓度的含酚废水(1000mg/l以上)先用萃取、吸附、离子交换或汽提等方法脱酚,随后对低浓度的含酚废水(100mg/l以下)进行生化处理。在上述脱酚方法中,萃取法应用最广,其中又数脉冲筛板塔萃取装置使用最多。这种液液萃取的方法,使一相呈液滴状分散在另一相中,增大两相界面,以利被萃取组分的扩散。液滴越细,分散程度越好,传质效率就越高。但是,液滴分散太细,萃取后分层困难,会导致萃取剂的流失,带来二次污  相似文献   

17.
降水中氯离子的离子色谱法测定,已成为环境监测中的例行监测方法。该方法灵敏、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但,该法不能直接用于氯化氢污染事故及大气氯化氢污染状况的分析测定。因为,大气中氯化氢的采集,用碱性溶液为吸收液,而碱性吸收液有背景干扰,影响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的准确度。本文给出了消除上述吸收液背景干扰的方法。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 (一)仪器 ZIC-1型离子色谱仪,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出品。 (二)试剂 1.0.01mol/l和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0.2mol/l的稀硫酸溶液; 3.氢离子贮备液浓度为0.1000mg/l; 4.甲基红指示剂以0.1g甲基红溶于100ml 60%乙醇中配成; 5.0.02mol/l的稀盐酸溶液;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法组合的三种工艺系统,对含酚废水进行了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浓度<30mg/l含酚废水,采用氧化凝聚处理是有效的;而对于30~80mg/l含酚废水,选用氧化凝聚和吸附组合的工艺系统处理,能使排放水中酚和COD达标。  相似文献   

19.
国家规定了废水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颁布了相应的排放标准。例如,铜、铅为1mg/l,镉为0.1mg/l,锌为5mg/l,镍为0.5mg/l等。如果超标排放,将被依法予以处罚。为了国家环保法規的实施,为仲裁分析提供依据,为质量保证提供校准物质,需要有废水排放标准中规定最高排放量的标准物质。为此,研制了用于废水排放标准的铜、铅、镉、锌、镍混合离子标准物质。混合离子标准物质的制备一、容器的选择和清洗以聚乙烯瓶(100ml)作为容器。用去离子水洗刷干净后浸泡在硝酸(1+3)溶液内。15天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10次  相似文献   

20.
本法用Ag/S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测定浓度范围0.1~1000.0mg/l,方法精密度为4.3%,回收率为P2.5%,检出限为0.1mg/l。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例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