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接触的紫外辐射(UVR)发生于天然的和人工的辐射源,太阳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源.对人已知的效应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不利的,取决于许多情况. 人工(UVR)源广泛用于工业上,由于UVR光谱的某一频段具有杀菌性质,所以也  相似文献   

2.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身体健康与生物生长有直接影响,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在离地面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虽然其浓度从未超过十万分之一,全部集中起来也只有比鞋底还要薄的一层,但它却有效地吸收了对生物有害的,波长小于295nm 的太阳紫外线 UV-C,而对生物无害的,波长大于320nm 的太阳紫外线 UV-A 却让它们全部通过,对生物有一定危害,波长在295~320nm 的太阳紫外线 UV-B 大部分也被吸收。正由于臭氧层这道天然屏障,才使地球上的人类与生物能够正常生长与世代繁衍。  相似文献   

3.
人类所受照射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天然辐射,另一个是人工辐射。其中天然辐射是主要辐射源,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以及人类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的增加等。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医疗照射和核动力生产等。还有一些用于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研和教学等领域的放射性装置也对公众造成一定剂量的照射。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在人体内每秒种都会有几千个原子发生衰变,有几十个宇宙射线粒子和几十万个γ光子射向人体表面。  相似文献   

4.
氟利昂是各种气溶胶的固定成份,此外,它还被使用在工业冷却装置和调节器中。当氟利昂释放和达到同温层时,即遭到紫外线破坏。其时游离出的氯原子参与臭氧的多次反应,从而导致臭氧含量的降低。众所周知,同温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紫外线辐射,而使地球上所有生物避免了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有害作用。此外,氟里昂还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阻碍其向宇宙空间的散射,结果是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气候条件也就发生变化。精确地确定危险范围暂时还不可能,要继续利用探索器和火箭技术进行研究。然而可以肯定两点:第一,首先对于像美国这样大规模生产卤族的国家有危险,第二,必须寻找一种途径来消除这种危险。其中包括进行利用世界海洋作为废氟利昂安  相似文献   

5.
气溶胶污染对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经过了各种影响因素的衰减后到达地面,其中臭氧分子吸收,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的影响作用最为主要.当臭氧浓度或气溶胶粒子浓度改变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量将改变.据观测,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臭氧总量已普遍减少了1%—3%.臭氧浓度的降低增加了地面紫外线B辐射(UV-B,280—320nm),从而将给地球生物带来一定的危害作用.尽管臭氧浓度减少对地面UV-B辐射增加的作用很大,但是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增  相似文献   

6.
1.前言人类正在进行一次全球性的大气试验。人类的各种活动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氟氯烃、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几种气体的浓度。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气体的浓度继续增加.即会使同温层中的臭氧浓发降低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因为同温层中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而紫外线是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其它几种疾病的,并可减少粮食产量,损坏材料和增加对水生生物的负茶,由于“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湿度变暖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粮食产量、质量、鱼类和野生功物等。降水量与风暴的形式也会变化,海水平面将会升高。  相似文献   

7.
太阳入射辐射从根本上决定了大气的热力结构和组成状况.紫外线波长范围的辐射改变了大气中的分子分布,从而引起连锁的化学反应——尢其是对平流层中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同时为中间大气层提供主要的热源,而处于可见近红外波段的辐射则能到达低层大气和地球表面并使其增温.因此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对确定大气结构、  相似文献   

8.
<正> 太阳光线里面的紫外线会伤害眼睛.紫外线不止一种,其中的紫外线 B(就是使皮肤晒伤的那种紫外线)会引起眼睛的白内障.普通光线照到眼底不会伤害眼睛,可是紫外线 B 会被眼底的细胞吸收,使得蛋白质粘连,以致伤害眼睛.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了800名移民的情况,结果他们发现,在水上作业年数越久得白内障的比例就越高.因此提出,为了防止这种伤害就应当强调预防  相似文献   

9.
地球大气圈的平流层离地面20~25公里,大气中臭氧的90%都集中在这里,形成一个浓度为10ppm的小圈层环绕着地球,称为“臭氧层”。它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臭氧对太阳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吸收了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阻挡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臭氧层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是生命的“保护伞”。如果没有臭氧层存在,太阳紫外线会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烤焦。在正常情况下,平流层中臭氧的浓度是稳定的。观测资料表明,1976年以前的20年里,南极上空臭氧的浓度几乎是保持不变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美国环保局建议削减广泛使用的氯氟烃据美国的科学家说,氯氟烃能使同温层中的臭氧层变得不稳定。大气化学家认为氯氟烃在消耗同温层中臭氧起着重要作用。臭氧的减少,将可能使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表面,引起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由于同温层的变化,日光浴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时量译自《ES&T》VOL.21 No.2 P.118(1987)  相似文献   

12.
臭氧层位于离地面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紫外线使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而它们又与其他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臭氧很不稳定,易被一些含有氢、氮、氯的自然成分所破坏,它们与臭氧一个氧原子发生反应,从而不断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能有效地吸收对人类和生物生长有害的太阳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太阳紫外线UV—A却能全部通过。正是由于有臭氧层这道天然屏障,挡住了99%的致命紫外线幅射直接到达地面,才保证了地球上的人类及生物正常生长并世代繁衍。  相似文献   

13.
<正>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一种氧分子,无色,有特殊臭味,溶于水.地球上的臭氧有两层.在靠近地面上的空气里含有少量的臭氧,它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对人体有害.在距离地球表面30—60公里的大气同温层的底层,由于太阳的辐射产生了大量的臭氧,形成了一层数公里厚的臭氧层.这层高空臭氧层能够阻挡太阳光线中过多的紫外线对地面的辐射.我们平时所说的“臭氧层”就是指这一层.如果地球外围没有这一层臭氧的保护,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就会到达地面,造成气候剧烈的变化、损害农作物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物理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就交通航运局而言,部分疏浚船舶已装上用于测定土方生产量的放射源。一般讲从事放射性工作或经常接触放射性源的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会超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照射剂量。如不能正确使用放射性仪器,操作人员的健康会受到损伤。为使放射性仪器操作(或接触)人员对放射源有一些了解,掌握辐射防护措施,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本文就核辐射的种类、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辐射防护标准、措施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一、核辐射的种类,能量和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进行衰变时所放出的带有一定能量的射线现象叫做核辐射或称为电离辐射。其种类可分为:α辐射、β辐射、γ辐射和中子辐射。 α辐射就是α粒子流。其射程短,在空气中的射程仅为几厘米。穿透能力弱,穿不透皮肤的角质层。所以不存在外照的危害。 β辐射就是高速子流。其射程较α辐射长,可构成外照危害,但使用10毫米厚的铝或有机玻璃进行屏蔽就可将辐射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5.
臭氧层简介     
在地球上空25公里左右的高空中,有一层脆弱的遮盖物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存环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袭击。这一层遮盖物就是臭氧层,其厚度比一层纱布还薄而且脆弱。臭氧层对地球上生命的重要性就像氧气与水一样,如果没有臭氧层保护,地面上的紫外线辐射就会达到使人致死的强度,地球上的生命就会像完全失去空气一样遭到毁灭。  相似文献   

16.
多菌灵在水体系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高压汞灯和天然日光照射下多菌灵在天然海水、人工海水和蒸馏水中的光降解情况.天然日光照射下,多菌灵在三种介质中光稳定性均很强,几乎不降解.高压汞灯较天然日光更能有效地激发多菌灵降解.在高压汞灯照射下,多菌灵在蒸馏水中的半寿期为23.42 min.多菌灵在蒸馏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大于其在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的光降解速率,这主要是由于天然海水中存在的阴、阳离子和其它特殊的物质所引起的.同蒸馏水中的光反应相比,人工海水中的离子抑制了多菌灵的光降解反应.实验发现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会改变多菌灵的光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7.
安徽石台大山地区分布着较为广泛的下寒武统荷塘组石煤层,而石煤出露地区即是富硒区也是放射性水平含量较高区.根据本次调查在下寒武统荷塘组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其天然γ射线水平较高,不适宜人类在此居住.而调查区内的居民村庄大多远离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对当地的居民接收天然γ辐射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估算,该地区居民居住的村庄和学校的人年均天然贯穿辐射有效剂量当量为0.32~0.43 mSv.因此,可以确定认为该地区居民居住γ射线辐射水平对人居环境影响不大,天然γ射线辐射环境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应用公司最近制成一种运用紫外线辐射原理,快速有效地去除大多数水中微生物的装置。此装置用不锈钢制成,重量只有十二公斤,设有四个紫外线灯,一分钟可净化六十升水。此装置在以色列的养鱼池做过试验,证明可减少鱼的疾病。国家供水公司也试验过,证明可除去污水中百分之百的细菌,使污水可以饮用。此次试验工作也在化装和食品工业进行,目的是去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太阳高度角对太湖水体真光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假定水体表面为镜面、水体中无内光源、无非弹性散射的前提下,通过Kirk的辐射传输理论,研究了太湖水体中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系数与吸收系数的比(b/a)值的大小是决定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影响的关键因子,b/a315时,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针对秋季太湖区域而言,在较短波段(400~540nm)b/a的值在整个湖区均较小,此时要考虑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的影响;在较长波段(540~700nm), b/a的值在整个湖区均较大,可以不考虑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