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燃煤烟气的组成和特性决定了治理倒焰窑烟气难度很大。本研究通过采用CAO型燃煤装置进行倒焰窑烟尘治理 ,说明改变煤的燃烧状态使其完全燃烧才是节约能源 ,解决燃煤烟气污染使烟气达标排放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陶厂燃煤产生烟尘量大、煤燃烧不完全,可采用煤燃烧助燃催化剂、旋风扑尘器和多线份化学溶液吸收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建陶厂烟、尘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污染,使建陶厂的燃煤污染降低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还可节约煤百分之二十左右。该方法设备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投资少、可适用于一般建陶厂燃煤污染的治理及燃煤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此外,还应安装除尘器,使之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燃煤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生成机理以及减少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的途径,认为燃烧固硫是当前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技术经济方案。同时,文中在讨论燃煤固硫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向燃煤固硫效益的主要因素──钙硫比、炉内温度、燃烧时间、固硫剂等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临沧的含铀褐煤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燃烧试验,考察了不同温度、时间、原煤粒径和是否加入CaO 4种燃烧控制条件下煤的燃烧过程,并采用逐级提取法分析了燃煤底灰中铀的赋存形态,讨论了不同燃烧条件下燃煤底灰中不同赋存形态铀的含量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结果表明:燃煤底灰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铀和残渣态铀的含量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铀的含量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0℃、不同条件下的原煤燃烧过程中,燃煤底灰中碳酸盐结合态铀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铀的质量随燃烧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有机物结合态铀和残渣态铀的质量随燃烧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原煤粒径较小时,在燃烧过程中易形成飞灰而降低各种赋存形态铀在燃煤底灰中的含量;在原煤燃烧过程中,加入适量CaO会提高燃煤底灰中除离子交换态铀外的各种赋存形态铀的含量,使燃煤底灰中的铀富集。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传统手工加煤锻造加热炉所固有的煤燃烧不充分,烟尘超标排放,能耗大,热效率低的缺陷,从强化煤的燃烧过程着手,通过采用螺旋下饲式反烧燃煤机,并根据该燃煤机的工作特性对炉体结构参数作相应的设计计算,使煤充分燃烧,将黑烟控制在燃烧过程中。在不加设任何除尘设施的情况下保证烟尘达标排放;同时节约能源,提高炉子的热效率。将炉子消烟除尘与节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燃煤锻造加热炉的消烟节能改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中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美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中汞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燃烧过程中汞的化学行为,汞的监测,汞的控制技术措施,燃煤残渣中的汞及今后可研究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指出燃煤电厂减排SO2管理措施不到位,经济政策不落实,国产化脱硫技术尚不成熟是目前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燃用低硫煤或洗选煤,采用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是解决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燃烧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不安,对低污染的燃煤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是一种新型燃煤热力发电技术,它具有高效低污染的特殊优点,本文分析了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中NOx、SOx、CO、CO2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在控制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的NOx、SOx、CO、CO2和粉尘排放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西安颗粒物人为污染源分类及污染途径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安颗粒物人为源可分为燃煤源、非煤燃烧源和非燃源三类。城区燃煤源烟尘排放量为11.05万吨/年;非煤燃烧源烟尘排放量为2.8万吨/年;非燃烧源工业过程排放量为7008吨/年.其他类型的非燃烧源排放量难以估算.本文分析了西安颗粒物人为污染的途径,为控制颗料污染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流量大气综合采样仪采集太原市工业区和商业区PM10样品,使用GC/IRMS技术分析了PAHs的δ13C值(碳同位素组成),并根据碳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了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对2类功能区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工业区PM10中PAHs的δ13C值在-26.0‰~-24.5‰之间,随环数增加呈贫13C趋势,与煤烟尘δ13C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煤烟尘是工业区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商业区PAHs的δ13C值在-26.6‰~-26.2‰之间,较工业区显著贫13C,商业区与工业区的污染源有明显差异;除机动车尾气和煤烟尘外,工业区和商业区还有其他污染源输入,其中工业区有生物质燃烧排放输入,商业区有机动车曲轴箱润滑油残渣输入;煤烟尘和生物质燃烧对工业区的贡献率分别为59.3%~70.8%和29.2%~40.7%,表明工业区煤烟污染严重;机动车对商业区PAHs的贡献率在86.1%~95.8%之间,是商业区PM10中PAHs的主要排放源,其中润滑油残渣的贡献率(在40.9%~85.3%之间)最大,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在8.3%~54.9%范围内,而煤烟尘的贡献率(在4.2%~13.9%之间)最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哈尔滨市春季市区大气PM2.5的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微观图像表明PM2.5颗粒类型主要为矿物、烟尘集合体、飞灰和超细颗粒物;从各种颗粒的数量-粒度、体积-粒度分布及矿物元素分析表明,哈尔滨市大气PM2.5颗粒中,矿物、烟尘集合体、飞灰是颗粒的主要成分,分别来源于扬尘、燃煤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3.
推广工业型煤治理锅炉烟尘污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一些地方推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至今未见有较大的突破。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般的工业型煤无法在占中小型锅炉保有量三分之二的链条炉上正常燃烧。在探讨一般工业型煤在链条锅炉中燃烧时遇到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在不改变锅炉结构和操作的前提下,应用黏合剂、配煤、成型等技术对煤炭进行加工,生产出与链条锅炉炉型相匹配的工业型煤,即用不规则的污泥固硫活性型煤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夏季在内蒙古乌达-乌斯太工业园布点采集了大气颗粒物核孔膜样品16件,采用扫描电镜(SEM-EDX)共表征了1600个单颗粒的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单颗粒主要为矿物颗粒、燃烧产生颗粒和含硫颗粒3大类,其中矿物颗粒不仅含有硅铝酸盐和碳酸盐这类常见颗粒,还有风化煤矸石和沙尘颗粒这两种特殊颗粒;燃烧产生颗粒不仅有通常的燃煤飞灰、烟尘集合体和絮状碳质颗粒,还有原煤尘颗粒.统计表明,烟尘聚合体、硅铝酸盐和沙尘这三者占颗粒物总数的64%,风化煤矸石尘和原煤尘主要呈现为可吸入颗粒(2.5~10μm);烟尘聚合体和沙尘则主要为超细颗粒(<1.0μm).总之,单颗粒分析揭示该典型煤炭工业园区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园内燃煤排放和交通,上风向矿区煤炭生产和上风向沙漠自然活动.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reports on studies of S(IV) oxidation in aqueous media containing suspensions of soot particles from domestic coal burning and activated carbon RB-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rate depends upon dissolved iron leached from soot particles. At a low initial pH (⩽4), Fe(III) spec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oxidation rate, whereas at a higher initial pH (5.2 – 5.5), Fe(II), which is primarily present in soot suspensions, acts as a catalyst. These homogeneous reactions dominate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the coal soot surface. It is shown that the mechanism oof S(IV) oxidation catalysed by activated carbon is quit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和图像分析研究了贵州贫困农村不同燃料类型(拌泥煤、煤、蜂窝煤和柴)产生室内PM10的微观形貌和不同类型颗粒物的数量-粒度、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中颗粒物以烟尘及其集合体、矿物颗粒和飞灰为主,烟尘及其集合体均达到72.69%以上;在数量-粒度分布上,以煤和蜂窝煤燃烧产生的PM10中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呈单峰分布;以拌泥煤为燃料产生的室内PM10中烟尘及其集合体呈单峰分布,燃煤飞灰呈双峰分布;以柴为燃料的室内PM10中烟尘及其集合体呈单峰分布.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中颗粒物体积-粒度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主要分布在粒径>1.0μm.  相似文献   

17.
陆辉  魏文寿  崔彩霞  何清  王瑶 《环境科学》2014,35(4):1223-1229
为初步了解乌鲁木齐东南郊降雪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污染信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2012年2月21~23日降雪中的22种可溶性金属元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技术(SEM/EDX)研究了降雪中悬浮态颗粒物的形态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中重金属含量偏高,其中Se、As、Cd富集因子分别为124.65、57.69和36.70,具有较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后向轨迹聚类分析也表明该时期采样点近地面主要受其西南方向燃煤火电排放烟尘的影响.电镜观察观测结果显示降雪中悬浮态颗粒主要有3种形态,主要以燃煤飞灰和矿物颗粒为主,烟尘集合体大多数为老化或吸湿后形成的较粗的密实颗粒,表明乌鲁木齐东南郊冬季大气中的悬浮态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飞灰和不可溶土壤矿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燃煤小锅炉各可行替代方案的分析,从环境标准要求、政策要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节能等方面,论证了燃煤小锅炉替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天然气、电和生物质锅炉及集中供热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可行性,可作为燃煤小锅炉的替代方案。济南市通过实施燃煤小锅炉替代,预计将减少烟尘排放量182.61 t/a,减少SO_2排放量898.8 t/a,减少NO_x排放量2 710.7 t/a,与淘汰前燃煤小锅炉排放量相比,分别降低了87.7%、82.9%和86.2%,年可节约折标煤140 903.27 t。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可为同类燃煤小锅炉替代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山开滦煤矿已有百余年的开采史. 经河北平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Se、Hg、Mo、Zn和U等微量元素在矿区表层土壤(0~20 cm)中呈异常分布,故利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地球化学方法,研究Se、Hg、Mo等微量元素土壤地球化学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成因. 结果表明:以Se元素为代表的土壤微量元素异常与煤田分布范围几乎一致,Se、Hg和Mo等微量元素只在表层土壤富集. 土壤中Se与有机碳(OC)、S等煤炭伴生元素呈高度正相关,R(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77. 煤炭开采、运输产生的扬尘以及燃煤产生的烟尘是形成Se、Hg等微量元素表层土壤异常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太原市7个点位采集采暖期PM10样品,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仪测定环境空气PM10和污染源(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中9种多环芳烃(PAHs)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根据碳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定量环境空气PAHs的源贡献率.结果表明:煤烟尘中PAHs随环数增加贫13C,机动车尾气中PAHs随环数增加富13C;各点位PAHs的δ13C值差别不大,变化趋势与煤烟尘基本一致,煤烟尘是城市PAHs的主要污染源;煤烟尘对各点位荧蒽和苯并[a]蒽的贡献率都大于机动车尾气,对 的贡献率与机动车尾气相当,煤烟尘是各点位荧蒽和苯并[a]蒽的主要来源, 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对全市环境空气中荧蒽、苯并[ghi]荧蒽、苯并[a]蒽和苯并[b+k]荧蒽贡献率比都约为7:3,太原市环境空气PAHs污染属于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