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GDP核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狭义绿色GDP涵义为基础,以广东省为例探讨了绿色GDP的核算方法,并估算了该省2003年的绿色GDP。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广东省自然资源价值损失为184.05亿元,占当年GDP的1.37%;环境污染损失为553.43亿元,占当年GDP的4.12%;绿色GDP为12 712.45亿元,占当年GDP的94.52%。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环境与自然资源发展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然资源耗减价值的核算范围、核算原理、核算方法及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时间长度的确定进行了论述。为准确的核算绿色GDP,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准确的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蒋洪强  潘文  赵越  於方  曹东  刘吾刚  王俊峰 《生态环境》2007,16(5):1533-1538
提出了绿色财富核算的概念,对绿色财富核算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界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财富各组成内容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首次在国家区域层面对绿色财富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神农架林区绿色财富总值为236.13亿元,自然资产总价值为46.91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19.86%;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89.23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80.14%,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自然资产价值约60个百分点;同时,神农架林区的绿色财富要远远高于物质财富,绿色财富大约是物质财富的4.6倍,高出物质财富约185亿元,绿色财富在总国民财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自然资源管理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定量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大气污染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计算了山东省2 0 0 0—2 0 0 2年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农业造成的损失及增加的清洗费用。结果表明,在3年间山东省的大气污染损失每年均在15 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的1.85 %~1.92 % ,而每年的环保投资仅为大气污染损失的4 8.2 0 %~5 5 .2 4 %。因此,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实际的GDP要扣除这部分损失;另外政府和企业要加大环保投资,使经济增长与生存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该研究基于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核算体系,利用2007、2011和2016年遥感影像解译出的土地利用数据核算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并运用绿色经济协调度指数(GEI)定量分析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1)2007—2016年深圳市各类自然资源面积总和下降144. 53 km2,年均降幅1. 00%。(2)近10 a深圳市自然资源总价值减少561. 95亿元,林地和水体的价值总量约占深圳市自然资源价值总和的71. 43%。(3)深圳市自然资源的无形资产价值远大于实物资产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占比约94. 68%。在实物资产价值中,土地价值占比最高;无形资产价值中,固碳释氧和气候调节价值是主要贡献者。(4)2007—2016年深圳市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等级为低度冲突状态,但呈逐步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森林受酸沉降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的森林受到了酸沉降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森林生产力下降,造成木材直接损失每年可达2840万元人民币,因生态效益下降造成的间接损失达2.6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的森林受到了酸沉降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森林生产力下降,造成木材直接损失每年可达2840万元人民币,因生态效益下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选取江苏省1988--2002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分析各类典型环境指标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江苏省的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同时发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总体上符合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由此得出结论:江苏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发展期,环境污染物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尚未达到,因此,江苏环境污染控制的投入有必要保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江苏省 1 988— 2 0 0 2年经济与环境数据 ,建立了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 ,分析各类典型环境指标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 ,江苏省的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 ;同时发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总体上符合库兹涅茨曲线 (EKC)特征。由此得出结论 :江苏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发展期 ,环境污染物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尚未达到 ,因此 ,江苏环境污染控制的投入有必要保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生产力指标,对天津市1996-2007年间的资源生产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的资源生产力总体呈上升趋势,总物质资源生产力由1996年的2 293.76元/t上升到2007年的4896.12元/t,增长到2.13倍,年平均递增236.58元/t。在劳动资源生产力、土地资源生产力、水资源生产力、能源资源生产力、进出口物质资源生产力中,劳动资源生产力年平均递增最高,为0.58万元/人,农业水资源生产力最低,年平均递增仅为0.7元/t。随后,应用IPAT模型分析了环境负荷(或资源消耗)与GDP之间的关系,天津市的环境负荷(或资源消耗)随GDP的增长而上升,实现"脱钩"至少应使资源生产力提高2.2倍以上。最后,针对天津市资源生产力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资源生产力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将生物物种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利用价值、研究与开发价值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价值,以江苏省为例,对保护和利用生物物种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3次产业中,所有生物物种资源行业的总产值为9 829.89亿元.a-1,增加值为2 548.15亿元.a-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43%。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和利用为3次产业共新增总产值125.44亿元.a-1,生物物种资源持有人、研发机构、种子经销商、农民的收入之比为1.0∶5.3∶455.9∶6 265.4。基于生物物种资源的专利权保护和利用为农业和医药制造业新增总产值8.88亿元.a-1。全省野生生物物种资源的潜在经济利用价值为1 646.49亿元,生物物种资源对生态系统发挥服务功能产生的价值为1 613.54亿元.a-1。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河谷型大城市兰州市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剖析了1997-2009年该市各县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参考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分析r近12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9年兰州市林地增长面积最大,主要来源于耕地的转出及两山绿化,其次为建设用地,主要是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最大的是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GDP变化,其分别从1997年的59.99亿元,210.27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61.52亿元,920亿元。总体呈增长趋势,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7-2010年5期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并且采用市场比较法、影子工程法、工业制氧成本法、碳税法和价值替代法等多种评估方法对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响应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南四湖湿地中大量芦苇、荷田等自然湿地景观转化为养殖水域、水稻田等人工湿地,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湖泊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湿地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均有影响,其中对供给功能和调节功能影响最大.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导致2010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1987年减少3.06亿元,其中大气成分调节功能价值损失11.7亿元,净化功能价值损失3.77亿元,涵养水源功能损失0.65亿元,物质生产功能价值增加13.06亿元,其他功能价值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耕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的价值损失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耕地资源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初步建立耕地资源的价值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等评价方法,估算了甘肃省12个市(州)2007年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所导致的正面效应价值损失。结果表明,由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造成的价值损失相当巨大,2007年全省建设所占用耕地的总面积为1 564.66 hm2,造成的价值损失多达95 904.09万元,各市(州)1 hm2土地的损失都超过了45万元。从价值损失的构成来看,损失的直接使用价值为45 712.77万元,间接使用价值达50 191.32万元。可以看出,耕地资源除为社会提供直接产品价值外,还有巨大的间接使用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对人类的贡献比农产品的产出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选取北京市 1985— 1999年环境经济数据 ,建立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 ,为评价北京市环境政策提供依据。此实证研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北京市环境指标与人均GDP演替轨迹呈现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但比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TM影像的解译,分析了江苏省大丰市不同历史阶段滩涂开发状况。运用Costanza方法计算了滩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年至2002年18a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滩涂开发对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损害;与1997年相比,2002年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达88.38万美元,减少33.46%。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与GIS的黄河三角洲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  李伟  陆兆华 《生态环境》2010,19(8):1838-1843
基于黄河三角洲1987、1997和2007年的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野外调查结果,得到研究区三个年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然后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体系,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7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中,水体面积增加明显,农田、林地面积略有增加,湿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未利用地面积略有减少。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期间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77.72亿元,草地减少9.00亿元,未利用地减少0.16亿元;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54.54亿元,农田和林地共增加3.41亿元。研究区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年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28.94亿元。通过对绿色空间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以湿地、农田和水体占主要地位,这与各单项生态系统的面积及其单位生态服务价值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TM影像的解译,分析了江苏省大丰市不同历史阶段滩涂开发状况。运用Costanza方法计算了滩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年至2002年18a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滩涂开发对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损害;与1997年相比,2002年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达88.38万美元,减少33.46%。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面临着严重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采用固碳速率法和市场价值法核算广西矿区固碳量和固碳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广西整体的固碳量为1.19×108 t·CO2/a,固碳经济价值为6.53×109元,约占广西2021年GDP的0.264%;进一步剖析矿区的空间分布,发现崇左市、百色市、梧州市的固碳量和固碳经济价值排名前三,其中崇左市和百色市的固碳经济价值对GDP贡献超过1个百分点。结合测算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固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2)加强废弃矿区生态修复;3)完善碳交易市场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20.
开展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措施,也是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举措。基于30 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通过构建核算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重庆市2010—2020年GEP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2020年,重庆市GEP为75 011.16亿元,GGI指数(GEP与GDP比值)为3.0;从三大服务看,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占绝对主导地位,为全市GEP的91%;从各区县GEP看,奉节县GEP最高,渝中区最低。2)2020年GEP比2010年增加21.29%,GDP比2010年增长216.72%,实现了“两山”价值双增长。3)从GEP空间分布看,秦巴山、武陵山等重要生态屏障区GEP较高,城镇化较高的渝西城区域GEP较低;“三大片区”中GEP表现为,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品价值考核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提供重要支撑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