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氧化物对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研究CuO、Cr2O3、MnO2、Fe2O3、Ni2O3等单元金属氧化物及它们形成的复合氧化物对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500℃800ml/m^3NO-0.2%CO-2.0%CO2-N2气氛中CO还原NO的能力很小,稳定还原率仅为1.50%。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模拟汽车尾气,研究新型复合金属氧化催化剂WCX-I(Re-Ni-Co-Cu-Ox/Fe2O3)对CO还原NO反应和CH4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抗SO2中毒性能,抗积炭性能.结果表明WCX-I催化剂对NO/CO和NO/CH4反应均具有较好的高温活性.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400℃以上时CO对NO的稳定还原率在93%以上,600℃以上时CH4对NO的稳定还原率在92%以上.在1000ml/m3SO2-N2的高硫气氛中强制中毒及在1.0%CO-10%CO2-N2的缺氧气氛中强制积炭若干小时后的催化剂试样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几乎未见降低  相似文献   

3.
NO催化氧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一套小型动态试验装置进行配气实验,分析了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对气体中低浓度NO转化率的催化活性顺序为Cr>Fe>Co>Mn>Cu,并对其综合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总结出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催化剂配方,为以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氧化氢加Fe^3+作催化剂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军 Gilbe.  E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7):16-19,34
采用H2O2/Fe^3+对含酚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的研究。对于溶液pH值、过氧化氢浓度、铁离子浓度与酚、COD、TOC去除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酸性pH值范围内,Fe^3+作催化剂可获得不低于Fe^2+作催化剂进的催化活性。对酚、COD和TOC都有较好的去除率。而在初始pH=7时,Fe^3+作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明显降低,自动连续控制溶液pH=7.0±0.2时,无论是高铁或低铁离子都大幅度都大幅度  相似文献   

5.
Fenton试剂与染料溶液的反应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0  
Fenton试剂与酸性、活性、直接、阳离子、分散和还原6类18种染料反应进,前4类染料在180min内完全脱色,TOC浓度均显著下降。后2类染料的脱色率很低,TOC浓度降低不多,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与此外光的催化下,T2O2对染料罗丹明B溶液的氧化反应。催化的结果为:Fe^2/UV〉Cu^2+/UV〉Fe^2+〉Cu^2+〉Mu^2+/UV〉Ag^+/UV〉Mn^2+〉Ag^+,通过与还原蓝RSN溶  相似文献   

6.
各种金属氧化物高温脱硫性能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各种金属氧化物(如Fe2O3、ZnO、CuO、SnO2、CaO、MnO2)的高温脱硫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对其硫容、脱硫精度等进行了分析,CuO有较高的脱硫精度,而Fe2O3和MnO2有较大的硫容,最后对脱硫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Ni/Fe/Cu氧化物的催化臭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氏酸的臭氧氧化为例,研究了过渡金属镍、铁、铜单组分和不同配比双组分氧化物的催化作用,附着沉淀法制备的Ni-Fe(1:4)和Ni-Cu(4:1)催化剂的臭氧利用率分别比γ-Al2O3载体提高了28.9%和24.3%,金属氧化催化臭氧化能显著改善吐氏酸溶液的可生化性,当溴氧消耗量为0.25-0.35g/L时,BOD5/COD达到最大值0.28。  相似文献   

8.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水溶液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去除水中难氧化的有害染料中间体H酸,研究以TIO2、ZnO、CdS和Fe2O3为催化剂,采用低压汞灯为光源,对H酸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iO2和CdS的催化效果最好.采用TiO2作催化剂,光催化氧化5h后,H酸分解率可达90%,反应速率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K=12.3L/mmol,k=25.2×10-6mol/h.溶液中投加10mg/L的Fe3+或Ag+,可使反应时间缩短2—3h.研究探讨了pH、TiO2投加量和H酸浓度对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敏  倪哲明  周碧  袁贤鑫 《环境科学》1995,16(6):24-25,28
将汽车排气管中收集到的烟灰与不同催化剂混合组成干混试样。利用TG-DTA技术,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对烟灰的助燃作用。发现催化剂存在时烟灰的燃烧特征温度Tmax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催化剂的助燃活性:NiO/Al2O3〉CuO/Al2O3〉V2O5/Al2O3〉Pd/Al2O3〉Ag2O/Al2O3〉Cr2O3/Al2O3〉CeO2/Al2O3,与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焓(-ΔH)有一定对应关系,随着-ΔH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浮选法脱除电镀废水中Fe~(2+)、Co~(2+)、Ni~(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杰  周定 《环境保护科学》1997,23(6):7-8,12
研究了用电浮选法去除电镀废水中Fe2+、Co2+、Ni2+的影响因素,利用此法可将含Fe2+、Co2+、Ni2+各100mg/L左右的电镀废水处理至0.04mg/L(Fe2+)和0.01mg/L(Co2+、Ni2+).  相似文献   

11.
CH_4火焰中CO_2对NO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CH4 火焰中CO2 浓度对于NO降解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过量空气系数对于NO的降解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氧化性气氛相比 ,还原性气氛更有利于NO的降解。同时还原性气氛中CO2 的存在降低了NO的降解率 ,而氧化性气氛中CO2 的存在能够促进NO的降解。在还原性气氛中 ,随着CO2 浓度的升高 ,其继续减少NO降解率的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立式管式炉燃烧试验装置上,O_2/CO_2燃烧条件下,对半焦煤在不同温度及氧气浓度对燃料N向NO转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ρ(O_2)∶ρ(CO_2)=1∶4燃烧气氛,1 000℃时,NO生成曲线表现出双峰结构趋势,温度升高后,双峰均变为单峰,NO生成总量降低,燃料N向NO转化率降低,N转化率达稳定时刻的时间向前推移60 s;温度维持1 000℃恒温,各氧气浓度条件下均有双峰结构,燃料N转化率随氧气浓度升高,N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只有在ρ(O_2)∶ρ(CO_2)=4∶6时,表现出降低趋势,N转化率达稳定的时间向后延迟210 s。  相似文献   

13.
We present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ambient NH3, NO, NO2 and SO2 over Delhi, India. Ambient NH3, NO and NO2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during winter,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s using NH3- and NOx-analyzer, which operates by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with a higher estimation e ciency (> 90%) than the chemical trap method (reproducibility 4.7%). Prominent diurnal, day-to-day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mbient mixing ratio of NH3, NO, NO2 and SO2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higher mixing ratio in winter was observed for all measured trace gases except NO. Day-night variation of all measured trace gases observed was higher in winter in comparison with summer. Late morning increase in NO2 mixing ratio might be attributed to conversion of NO to NO2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O3.  相似文献   

14.
拉萨地区夏季大气CO,SO2及NO2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青藏高原大气臭氧的光化学过程及其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 ,1998年夏季在西藏拉萨郊区对大气CO ,SO2 及NO2 进行了综合测量。初步分析表明 ,近地层CO日平均质量分数为 14 0× 10 - 9~ 75 0× 10 - 9,夏末呈明显增高趋势 ,CO含量的日变化呈双峰型 ,清晨和傍晚较高 ,与当地人为活动排放、风向频率和大气混合层高度的日变化密切相关 ;SO2 平均质量分数为 0 15× 10 - 9,NO2 为 0 39× 10 - 9,NO2 约是SO2 的2 6倍 ,两者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大致反映了该地区生物质燃料占主导的污染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15.
CO还原NO海泡石铜族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负载IB族金属(Cu,Ag,Au),制备CO还原NO的催化剂.用正交实验确定载体海泡石的改性条件.研究考察该催化剂在有氧条件下的催化还原性能,并用XRD、TGA、H2 TPR、BET等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有氧条件下,IB族金属(Cu,Ag,Au)催化剂中,Cu 海泡石对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最好;Cu负载量为5%、灼烧温度为400℃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Cu 海泡石催化剂中加入Ce和Sm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在实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Cu 海泡石的催化活性好于Cu ZSM 5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活性焦脱硫脱硝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谱仪在线检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的模拟烟气在活性焦上的吸附行为;并应用SEM、FT-IR、XPS、BET等手段表征了活性焦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与活性焦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密切相关,孔容是决定污染物初期脱除率的主要因素;表面官能团则在污染物的化学吸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吸附、催化的活化中心;二氧化硫较一氧化氮优先吸附在活性焦上;烟气中氧气或水蒸汽的单独存在对脱硫脱硝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当烟气中同时存在氧气和水蒸汽时,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效果可明显改善;氨的存在既可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又能增强活性焦脱除二氧化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NO2--N初始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NO2--N初始浓度为0)培养基,低初始NO2--N浓度(1,10mg/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生长良好;高NO2--N初始浓度(20,30,40mg/L)条件下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滞. NO2--N初始浓度由10mg/L到30mg/L,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增加趋势;在NO2--N初始浓度分别为20~30mg/L和20~40mg/L时,叶绿素a(Chl-a)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随NO2--N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在初始NO2--N浓度0,1,10,20,30mg/L条件下硝酸还原酶(NR)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铜绿微囊藻在NO2--N初始浓度10,20,30mg/L条件下能维持一定的生长,主要由于藻叶绿素含量的增加,NiR活性和防止细胞过氧化的酶CAT活性的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18.
灰色模型理论在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物NO2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物NO2 2002-2006年监测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NO2的GM(1,1)模型,对GM(1,1)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精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该模型得出了2009年NO2的预测值是0.040mg/m3。结果表明:到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召开时NO2浓度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大气NO2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钟湧  江洪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782-1788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NO2柱密度数据,分析了2004年以来四川盆地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约为5.14%和3.42%,而且对流层NO2柱密度的变化特征和总NO2柱密度的相似(r =0.91).春、夏季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明显大于秋、冬季,对流层NO2柱密度与总NO2柱密度比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12月,分别为0.51和0.66,比率的变化特征呈现了人为排放影响的特征.在重庆市、成都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出现NO2柱密度高值中心,对流层NO2柱密度更为明显,多年平均值分别达10.52′1015和8.92′1015 molec/cm2.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变化呈现强的正相关,大部分地区的相关系数>0.95(比率>0.5),特别是在成都市和重庆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相关系数接近1,比率达到0.8以上,突出了人为排放N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