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文对新《环保法》有关环评的法律规定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对环评的相关影响。该法除了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保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和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扩展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渠道,同时也对环评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大发展,是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新环保法修订以来,引发了公众及专家学者的深入思考。比如,其中提到,环境是人类生产、发展和生活的条件,被称为自然总体,它包括了海洋、大气、水、土地、森林、草原、矿、野生动植物、人文自然以及乡村城市和风景名胜等,环境监测是保护自然的基础工作,是环境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即将对如何确定环境监测的范畴及属性,对于统一监督管理新的要求,监管主体职责的确立,行为主体重新定位等问题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得以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发生。我国于2014年4月修订并通过了《新环保法》,并明确了环境监测职责的定位,为我国环境的依法管理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新环保法》对环境监测职责的定位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被赋予更有效的执法权;社会公众拥有了更多的环境信息知情权和监督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承担更严格的环保法律责任的同时,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也将获得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前景可观。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近些年,国家及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度逐渐提高,同时政府也推行了大量环保举措,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为破坏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我国于2014年对《新环保法》进行了修订,修订版为我国环境的执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依据,并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监测的职责进而使得其定位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新出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效果也非常明显。相比于旧的环保法,不仅立法理念有很多创新,而且增加了不少更加人性化的内容,监管模式也相应转型。尽管如此,新环保法在实施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结合工作实际,重点阐述了新环保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环保法运用于实际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环保带来的挑战,机遇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环保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越发先进起来,冶金技术作为国家重工业发展的一部分,其发展和运用备受政府关注。企业对于冶金技术的革新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促使冶金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在冶金行业当中,湿法冶金作为普遍的冶金方法,除了其技术得到广泛利用以外,更受人们关心的是其对环境的污染。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的不断破坏,其遭受的污染愈发严重,湿法冶金作为大众的冶金方式为环境保护产生巨大阻隔。文章通过对湿法冶金的了解,诠释湿法冶金的环保理念,期望在其应用当中得以改进对环境的污染,解决困扰人们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25条赋予了有权部门在必要时对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实施查封、扣押的强制措施,这既是对打击环境污染行为的有力支持,也给环保部门正确实施该项措施带来挑战。结合工作实践,本文分析了实施该项措施的要件,包括实施条件、主体、裁量、文书、程序等,并从多样化培训、正确理解要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高要求,因此室内环境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室内环境的治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需要对室内环境治理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明确该行业的发展现状、目标、发展策略,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室内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只有对行业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挖掘,才能促进行业不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保法修订案》已于2014年4月24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表决,2015年1月1日施行。有力的回应了民众对环保的呼声,全面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新环保法"作为环境的基本保护法,促环保法律法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同时也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管理层和人民群众都要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深入学习和领会《环境保护法》的内涵和意义,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基层环境保护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王凡 《环境工程》2013,31(1):108-111
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其制造体系中大量的物质、产品流、废弃物、能量转换过程、多形式的排放过程都对环境造成不同层次和程度上的影响。针对不同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特征及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综述了环境监测运用的各类监测技术、监测方法,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环境的高度融合是“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核心思想.为此我国将采取严厉的宏观环境政策,实行环境优先的战略方针.在“十二五”规划中,环境保护对冶金行业提出4项基本要求:产业结构减排,SO2治理工程,SO2管理减排,NOx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4.
以污泥比阻(SRF)、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滤液中总有机碳(TOC)、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浓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3种氧化剂(KMn O4、Na Cl O2、Ca(Cl O)2)对氯化铁与石灰联合调理污泥的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Na Cl O2和Ca(Cl O)2后污泥的SRF和CST均未显著减小,只有投加KMn O4的污泥SRF随投加量增大逐渐减小,经联合调理后污泥SRF减小率可达90.8%。KMn O4氧化反应产物具有吸附絮凝作用,使破解后的污泥重新絮凝,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高压板框压滤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当KMn O4与氯化铁和石灰联用时,脱水泥饼含水率可降至62%,脱水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科技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部分地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对此,需要坚持环保理念,根据新环保法规定重视环境治理与修复工作。基于新环保理念积极开展防治措施,推进农业发展,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新环保法的视角,应加强对土壤污染环境问题治理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对现有问题进行改善,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理目标。通过采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对方案进行升级优化,减少污染问题出现,从源头防止污染源产生和发展,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数量的急剧增加及其使用周期的不断缩短,全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电子废物产生浪潮。一种数量巨大的典型电子废弃物-废旧印刷线路板如何实现绿色、低能耗的处理已成为当前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关键问题之一。利用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将废旧印刷线路板中金属浸出,制备高纯金属,已成为21世纪电子废物处理的前沿技术,同时电子废物的微生物湿法冶金机制探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分析微生物湿法冶金处理废旧印刷线路板浸提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影响浸提因素、微生物的浸出机制以及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雪松 《城市环境》2002,16(5):14-17
自来水行业是一种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自然垄断的经营性产业,由于旧的体制影响和多种原因,我国在加入WTO后,自来水行业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要实现我国自来水行业的振兴必须调整水价,改革体制,扩大市场,发展多种相关水的产业,增强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和参与“走出去”战略的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污泥添加石灰后在常温及热干燥下恶臭的挥发特性。结果表明:污泥的VOCs中含有25种化合物,SVOC含有14种化合物,绝大部分是恶臭化合物。在污泥中添加10%的生石灰高效混合后,污泥中还原性硫化物的浓度持续升高,NH3释放速率也急剧上升,但CO2和ATP急剧下降,300℃下干燥,原泥共挥发出32种恶臭物质,添加石灰后共挥发出36种恶臭物质,25种恶臭物质浓度均有增加,添加石灰对污泥的致臭集团没有改变。导致恶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生的碱性环境促进了污泥氮的氨化过程,也促进了污泥中不稳定的含硫化合物挥发。  相似文献   

20.
石灰对土壤吸附镉行为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酸性红壤上添加石灰显著增加土壤对镉的吸附量并降低吸附态镉的解吸量。但石灰用量较低时,镉的解吸率反而比未施石灰时增加。盆栽试验亦表明,在石灰用量较低时,土壤pH虽有所升高,但小麦和黑麦草植株镉含量降低不明显甚至有所升高;只有较高的石灰用量使土壤pH得以明显升高,植株吸镉量才能明显降低。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