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估高速公路施工对临近房屋的安全影响,基于房屋因素、施工技术与管理因素、房屋周边环境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临近房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速公路施工临近10处房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权法-CIM模型的混合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计算指标权重;再以其中1处房屋为例,确定其安全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该处房屋安全风险总体较高,基本符合工程施工中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来,福建省持续高温天气,福银高速公路更是骄阳似火、热浪翻滚。战斗在高温第一线的福银线闽赣省际口,南平高速交警支队民警在确保暑运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同时,积极开展"牵手平安行"活动,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控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评价,促进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围绕“人、物、管、环”四个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突变理论建立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实例研究,评价结果与该高速公路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用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施工事故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在高速公路施工领域运用"手指口述"确认法,通过流程化作业实现对工人的系统化管理,可以加强工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本文主要对"手指口述"确认法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对其在湖南省娄衡高速的试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安全预警模型。首先,分析道路交通、道路条件和异常天气等多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性的影响,建立基于交通运行状态、道路结构状态和天气状态的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安全预警状态识别基本模型和3个安全预警子模型;然后,采用演算方法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安全预警值浮动范围,划分安全态、准安全态、准危机态和危机态4大预警级别及3条预警线,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用所建立的安全预警模型可识别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及时发现高速公路的安全隐患,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国对1960年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征求意见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今年6月4日,广东率先在全国对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办法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规定,33℃以上(不含33℃)的露天工作称为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150元,或每天6.9元。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国对1960年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征求意见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今年6月4日,广东率先在全国对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办法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规定,33℃以上(不含33℃)的露天工作称为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150元,或每天6.9元。  相似文献   

8.
建筑安装施工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它与工矿企业明显的不同,其特点是产品固定、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施工流动性大、露天高空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以手工操作为主。由于施工的复杂性。流动分散、工作环境差,因此施工的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伤亡事故多发生在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方面。工伤事故的发生,不仅职工个人痛苦,家庭蒙受其害,也必然影响其他职工的情绪,影响施工进度,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声誉受到损害。可以说建安企业的施工安全是个很严峻的问题。然而,施工安全问题同其它事物一样,具有客观…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雾形成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行车安全有重要影响,掌握雾天出现的天气特征,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雾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重庆高速公路2009~2011年两个雾季的交通数据和天气数据为依据,在分析雾天能见度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影响交通的雾天能见度阈值为600m。对雾天形成气象条件的时间演变进行的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湿度和昼夜温差对雾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其中相对湿度的对起雾的影响大于昼夜温差影响,将相对湿度大于95%作为起雾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雾天出现的预测模型,为高速公路雾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苏劳动保护》2007,(8):38-38
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暑事件发生,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曰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津贴,称为高温津贴。  相似文献   

11.
<正>高温作业环境有3类:天气影响型——天气造成的室外或室内高温;非天气影响型——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为高温环境;两者混合型——与天气无关的环境受到天气影响。高温作业环境仅是导致健康工人发生热病的因素之一,体力劳动强度及脱水是造成热病另外2个主要因素。天气影响型高温环境热量、湿度及日光直射这3种因素是大自然的产物,不受人类控制。在日光直射下工作时,不仅要考虑高温,还要考虑湿度及总温升  相似文献   

12.
《安全》2016,(5)
高速公路与矿山之间安全间距,公路和矿山方面的规定不同,以实际案例计算确定两者之间的安全距离,为拟建高速公路设计确定合适的路线以及公路周边存在的露天矿山征用拆迁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高温、暴雨、雷电天气增多,安全生产不利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是10条结合夏季的特征和容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点整理的夏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防暑降温夏季天气高温干燥,连续超负荷地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建议老板们合理安排和调节作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生产,尽量减少超时加班生产,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利用济青高速公路 1998~ 1999年发生的 10 85起交通事故数据 ,在资料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天气和交通量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与国外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预测出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长 ,事故率将会增加。此外 ,笔者针对影响高速公路事故因素提出了主动性、被动性预防对策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会减少高速公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代旭跃 《安全》2012,33(8):23-24
长期以来,公路施工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业界人士的难题,而工程难度大、地质复杂、建设周期长的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其安全生产应引起高度重视更加严峻. 1危险、有害因素存在部位与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具有露天、高处、流动作业等突出特点,并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临时机电设施、相互协作关系等特殊因素的制约,安全事故频发.根据近几年我国施工伤亡事故类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等五大类型.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部位,各类伤亡事故比例图.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探讨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的显著性因素,基于昌金和泰赣2条典型的南方山区高速公路共613起一般事故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虚拟变量形式,对28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根据发生比的概念,对模型的参数估计进行解释。结果表明:不良天气、下坡路段、弯坡组合路段、多车碰撞、超速、未保持安全车距、车辆安全状况差等7项因素对死亡事故的发生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撞固定物、刮擦事故和正确使用安全带能显著减小死亡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高温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强度,探讨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环境温度与劳动强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其联合作用。采用高温环境模拟仓实验与建筑行业露天高温作业现场调研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温环境和心血管体能负荷值(%CVL)作为高温作业危害风险分级的主要参照指标。提出了高温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的技术方法和针对不同程度高温职业危害风险管理措施的具体建议,为保护高温作业劳动者安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夏季高温、暴雨、雷电天气频发,增加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难度,易发生化工安全事故。因此,化工企业做好夏季"四防"工作对保障安全尤为重要。夏季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强降雨、多雷电等恶劣天气集中,化工安全生产不利因素增多,既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也容易导致化工安全事故高发。以夏季防雨、防汛、防雷击、防暑降温等"四防"工作为重点,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化工企业夏季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化工企业应充分收集当地水文和气象资料,利用安全风险评估手段,以隐患排查治理为着力点,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杭州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了2003—2006年杭州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①2003—2006年期间,发生交通事故8906起,涉及车辆12692辆,死亡115人,受伤197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②交通事故以10月和1月发生最多,每周事故数呈逐渐上升趋势,9:00—11:00点和14:00—16:00点为事故的高发时段;③因驾驶员造成的交通事故超过事故总数的90%,主要原因为未保持安全的纵向距离和操作不当;车辆原因主要为爆胎和制动问题、天气及照明对事故有一定影响;④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乘客与驾驶员受到的危害程度相同。结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将有利于采取科学的措施减小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边坡施工过程中发生失稳破坏,以广东省仁化至博罗高速公路K443+260~K443+585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造成边坡局部滑塌的原因。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边坡进一步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和变形规律,为控制边坡安全风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边坡岩体裂隙发育,遇水软化,强度低是造成边坡局部滑塌的主要原因;边坡开挖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支护,边坡的安全系数将下降约10%,不利于边坡的稳定。当遵循开挖一级支护一级原则时,边坡安全性可得到保证;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施工时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防排水措施、加强施工监控等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