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安全》1994,(6)
这是一种新型的有毒气体吸附材料。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其直径多在10um左右,因此比表面积远比活性炭大。当滤层厚度为1cm,气流速度为20cm/s时,这种功能纤维的空气阻力仅为颗粒活性炭材料的50%左右,但对有害气体的吸附速度则为后者的几倍;②再生简单、方便。除用高温气体再生外,当吸附达到饱和后,还可用相应的酸、碱水溶液洗涤而再生。如原苏联的Fiban 型功能纤维,其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活性炭纤维即ACF,具有微孔结构,对多种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对水污染治理来说,活性炭纤维能够净化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对大气污染治理来说,活性炭纤维能够吸附多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分子。本文将详论活性炭纤维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情况,希望能对活性炭纤维技术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些许参考。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令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得以发展,在诸多环保技术中,活性炭纤维技术属于应用性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一  相似文献   

3.
纤维活性炭是国外七十年代以来开始生产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由于它具有优异的性能,用途日益广泛。在国内,东北工学院和抚顺第三毛纺织厂共同研制成功纤维活性炭毡新型滤料,在活性炭产品中填补了一项空白。经红透山铜矿、弓长岭铁矿和铁道部隧道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井下和施工隧道里试用,证明用纤维活性炭毡做呼吸具的滤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炸药废水中TNT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1 mol/L HNO3改性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效果最好,其对炸药废水中TNT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0.6 g/25 m L,吸附平衡时间为60 min,升温有利于吸附进行。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描述活性炭纤维对TNT的吸附,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时的表面分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2吸附-脱附实验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前后表面特征的变化,运用表面分形维数表征了表面屏蔽效应和表面粗糙性等性质.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的孔结构是倾斜板交错重叠而形成四面开放的缝隙,桃红、绿色、天蓝、耐晒黑可以撑开颗粒活性炭的孔隙,增大平均孔径;耐晒翠蓝具有降低孔径的能力;大红却有些微孔阻塞作用.FHH理论计算出的相应的7个颗粒活性炭样品吸附6种染料前后的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s很接近,为2.97左右,证明颗粒活性炭上吸附的染料并没有发生表面屏蔽效应,也没有使颗粒活性炭表面的粗糙性降低.分形吸附等温线法与基于N2吸附-脱附的FHH理论法计算出的Ds相差较大,这与两种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码尺大小有关.而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Ds远大于3,与Sahouli等的研究不符.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含碳吸附型防护服的发展历程,具体阐述了活性炭纤维的主要特性以及作为吸附材料的防护机理,最后介绍了国内外活性炭纤维在含碳吸附型防护服中研究和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由于其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高吸附能力和高表面活性而成为独特的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防护口罩能有效防止5μm以下的飘尘和由呼吸道传播的多种病菌,真正起到了防护作用,这是普通口罩不能相比的。  相似文献   

8.
在N2保护下采用不同高温对活性炭进行热改性,得到了4种改性活性炭(AC-1至AC-4)。采用气体吸附仪、Boehm滴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活性炭表面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改性温度为600℃,探讨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表面物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改性使活性炭表面的物化性质发生了改变,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孔容、表面酸性官能团和O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内扩散不是控制活性炭吸附速率的唯一阶段。  相似文献   

9.
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过程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Langmuir分形吸附等温线方程模拟了颗粒活性炭对染料的吸附,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且以染料分子作为码尺计算出颗粒活性炭的表面分形维数Ds为2.590 2.染料在颗粒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具有类分形特征,吸附反应的逐时速率系数k与反应时间t呈指数关系.但通过本文计算出的指数h值无法计算出分形子谱维数ds.  相似文献   

10.
直接采用化学法,在一定工艺处理后物料产生自胶合作用,而无需再添加胶黏剂即可生产成型颗粒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磷酸活化法制备颗粒活性炭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磷酸法制备颗粒活性炭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浸渍比以及产生塑化的捏合温度,这样有利于物料产生自胶合作用以及产品强度的提高.另外,影响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的因素是磷酸质量分数,影响颗粒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及强度最大的因素是浸渍比.在磷酸质量分数为60%,浸渍比为100%,捏合温度为170 ℃,捏合时间为60 min的最优条件下可制得碘吸附值为1 004.15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72.5 mg/g,强度为93.6%,比表面积为1 694.150 m2/g的颗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因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经济易得性,常作为气体吸附法净化气体的吸附剂。SO2是大气环境质量指示的一个重要大气环境因子,其排放被严格控制。SO2的吸附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选取商品粒状活性炭作为样品,在常温、常压、相对湿度RH=0%、用SO2标气和N2模拟配制气体的条件下,进行了活性炭物理吸附SO2的穿透曲线和吸附容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商品活性炭实验吸附穿透曲线和吸附容量随其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增加,吸附曲线也由陡峭变平坦。所得实验结果为商品活性炭的使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张雨浓    戴俊    魏建平      陈曦  温志辉    杨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0):12-17
为提高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煤矿瓦斯效率,运用溶胶-凝胶浸渍过程将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活性炭颗粒引入催化剂,制备了新型复合催化剂Ga2O3/AC。采用XRD、SEM、N2吸附等方法对新型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理化表征,验证了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以真空紫外灯为光源,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瓦斯的模拟实验,对比考察Ga2O3、活性炭颗粒及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相比单一Ga2O3,复合催化剂光照时间为180 min后对甲烷的降解率提高了13%,达到100%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温活化的方式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探究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合成环氧氯丙烷废水中甘油吸附性能的变化,对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改性条件改性后的活性炭相比于未改性炭,其对甘油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在活化时间2 h,改性温度800℃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对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吸附容量最高达到59.93 mg/g。相比于准一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动态条件下活性炭对锰的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水中的锰.动态条件下,原水浓度、水样流速、炭层高度、活性炭粒度对锰的吸附都有一定的影响,原水浓度越小,流速越慢,炭层高度越大,活性颗粒越小,吸附穿透时间越长,但是相比前3个影响条件,活性炭的粒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较小.由正交实验可确定影响动态实验吸附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是:炭层高度,吸附柱溶液流速,活性炭粒度.动态实验较佳条件是:吸附柱中的炭层高度5cm,活性炭粒度20~60目,控制吸附柱中流速为15 mL/min.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中甲醛、苯酚和苯胺吸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采用经过预处理的200目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活性炭加入量、吸附pH值、吸附温度、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甲醛、苯酚和苯胺单组份溶液的规律。吸附实验中,甲醛、苯酚和苯胺的初始质量浓度控制在垃圾渗滤液的范围,同时,其它条件也按照吸附操作的常用条件进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苯酚和苯胺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而对甲醛的吸附量呈上升的趋势;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随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呈下降的趋势;活性炭对甲醛、苯酚和苯胺吸附达到饱和时,所需时间分别为120min、40mm和80min左右,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0148mg/g、0.708mg/g和1.14mg/g左右;由吸附等温公式的拟合结果显示,吸附是一复杂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物理或化学吸附。此外,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处理,有较好的效果,去除率为55%~65%。所得活性炭的吸附规律,既可以为活性炭吸附这些物质或近似物提供参考,又可以为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提供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6.
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化废水中的代表性污染物苯酚和吡啶为吸附质,以颗粒竹质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以及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发现:竹质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吡啶的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苯酚和吡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2.0 mg/g和344.8 mg/g.该竹质活性炭对苯酚和吡啶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均在4.0 h时达到平衡,当两种化合物共存于溶液中时,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平衡时间未受影响,但竞争吸附导致苯酚和吡啶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0.4%和20.8%.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吸附、回收汽油油气,研究了微孔颗粒活性炭对非极性VOCs正己烷和苯在单组分及双组份2种情况下的静态吸附行为。通过反相气相色谱分析了正己烷与苯在活性炭表面能量位点,静态顶空法测定了正己烷与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并采用Freundlich模型方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同时,为探究实际工艺中普遍存在的水蒸气对VOCs气体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水蒸气存在于VOCs吸附体系时VOCs的平衡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同能量下正己烷在活性炭上的位点数更高。单组分时,正己烷与苯的吸附量基本相等;正己烷与苯初始加入量体积比为1∶1时,吸附剂活性炭与正己烷的色散力比苯强,活性炭对正己烷的选择性更高,苯的吸附量受到正己烷的抑制,而且随正己烷体积比升高,对苯的抑制更强。另外,水蒸气的存在会降低VOCs与活性炭的亲和力,导致吸附量下降,吸附等温线由优惠吸附向非优惠吸附转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直饮水机.直饮水机通常通过活性炭或过滤纤维两种介质来去除自来水中的污染物以达到直饮的目的.在使用过程中,介质表面会生长大量细菌,造成生物学与感观的问题. 采用超声波这一新型物理技术,可抑制过滤介质上的细菌生长.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发现超声波可稳定地抑制过滤纤维和活性炭两种吸附介质上生长的菌体甚至原生动物.此外,由于超声波强化介质的吸附作用,超声波与活性炭同时处理较活性炭吸附可以更好地去除自来水中有机物;不同超声波频率下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超声波技术对活性炭吸附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了新型无纱布滤料和水刺布粉状活性炭等材料,研制出一种防护鼻罩,经多次试验:鼻罩阻尘率高达93.3%,呼气/吸气阻力为23.4/34.4Pa,两项指标均符合GT2626-92自吸式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要求。吸碘量试验表明:水刺布粉状活性炭纱布口罩颗粒活性炭吸碘量的15-30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用了新型无纺布滤料和水刺布粉状活性炭等材料,研制出一种防护鼻罩,经多次试验:鼻罩阻尘率高达933%,呼气/吸气阻力为234/344Pa,两项指标均符合GB/T2626-92自吸式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要求。吸碘量试验表明:水刺布粉状活性炭是纱布口罩颗粒活性炭吸碘量的15~3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