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液氨储罐泄漏事故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化学品泄漏的大气扩散特征,简要介绍了高斯烟团模型,并使用基于该模型的RiskSystem1.2软件对某假定一次液氨储罐发生灾害性事故状态下的泄漏进行模拟。预测出在一定稳定度、不同风速不同时刻下液氨的半致死浓度、重度及轻度伤害范围等的下风向距离和不同风速条件下液氨的最大落地浓度,以期为使用RiskSystem1.2进行大气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定帮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为该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斯烟团模型建立了适合新场气田的输气管道泄漏模型,考虑了管道压力、泄漏衰减、环境因素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管道压力、泄漏时间与大气稳定度对泄漏天然气燃爆区域的影响,并计算获得了新场气田某干线天然气泄漏下风向燃爆极限距离图版,对指导管道安全政策、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LNG储罐泄漏事故进行危险分析,选用PHAST软件计算模型,针对LNG储罐不同事故类型选取最大设想事故进行假设模拟,确定了不同条件下LNG储罐泄漏事故的安全距离;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对LNG储罐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Excel模拟高斯烟团模式计算危险气体泄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由危险气体泄露引发的火灾、爆炸及中毒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已屡见不鲜,人们也已认识到其巨大的危害性,因此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进行危险气体环境风险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危险性气体泄漏扩散模型有许多,但是目前常用的主要是比较成熟的高斯模型。本文在研究危险气体事故泄漏的扩散模式的基础上,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常用的高斯烟团模式进行模拟计算。这种方法大大减小了计算量,缩短了工作时间,可为环境风险评价管理、风险工程设计、风险责任保险等领域及应急计划制定、事故抢险工作实施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拟建液化天然气气化站项目为例,对环境风险评价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根据风险导则要求及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重大风险源进行了识别,给出了最大可信事故及源强的确定方法,采用多烟团模式及蒸气云爆炸模式对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后果进行预测,并阐述了风险计算和评价结论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魏颖  汪健  梁依玲  马卫东  潘峰 《环境工程》2015,33(8):132-135
氯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易燃、易爆、有毒,且遇高热或火花时产生光气,是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化学品。氯甲烷伴生光气的性质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容易被忽视,且国内目前缺乏对氯甲烷泄露事故风险的研究。以某石化装置的氯甲烷罐区为例,对最大可信事故,即氯甲烷管路泄露并伴生光气采用多烟团模式进行风险影响预测,分析事故影响范围并结合预测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希望为涉及氯甲烷的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油库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引入安全防护距离概念,并对某原油库案例进行研究,确定其安全防护距离为厂界外500m,建议对安全防护距离内区域及事故时CO浓度超过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区域(26666.9m)一并进行管理,从而验证了评价程序与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防护距离的实际意义。实践证明,根据油库储存介质的类型选择适当模式对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后果进行预测,明确受事故严重影响的范围,结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提出安全防护距离要求,能够为油库的风险管理提供对策、建议,对油库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高斯烟流模式和高斯烟团模式讨论了大气扩散模型中忽略纵向扩散的条件,认为忽略纵向扩散的条件是■10K/L,而不是■≥1m/s。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描述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时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特点,通过模拟储罐蒸气云爆炸模型,利用TNT当量法来预测蒸气云爆炸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爆炸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确定储罐发生火灾爆炸时的安全距离,为液化气储罐预案的制订及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在非稳定气象条件下,简单、准确地预测污染物浓度的大气质量模型。这种模型应用了高斯(Gaussian)烟羽方程,但具有与拉格朗日(Lagrangian)烟团模型一样广泛的适用性。其模型轴线由一系列连续的烟羽团表示。它的特性可通过与其它扩散模型的比较来评价。运用此模型与积风喷烟和欧拉(Eulerian)扩散模型对三个不同大城市区域(一个在日本两个在美国)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这种简单的抛射线烟羽模型,对复杂气象条件下(如发生在由海风过渡到陆风的转变期间)污染物扩散的模拟,其性能与其它两个更复杂的模型(即烟团模型和欧拉模型)一样好。  相似文献   

11.
古交矿区大气污染的模式预测及其与实测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商斯烟羽模式或变天气条件烟团模式(点源),结合ATDL模式(面源),预测了古交煤矿区域各关心位置的大气污染物(SO_2、尘等)的年均浓度,典型日浓度、最大小时浓度,并利用相关系数r、符合指数d等统计学指标与实测值作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模式基本可行,但计算日均浓度的体源烟团模式,其性能明显优于计算年均浓度的高斯烟羽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适应青岛和贵阳地区地形和大气流场复杂的特点,吸收高斯烟云模式和烟团模式的优点,建立高斯轨迹烟云模式,模式同时考虑静风条件下的扩散。应用青岛和贵阳的实测数据对模式的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式可适用于地形和流场复杂的地区。该模式是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氨气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现场静态箱试验测试了杭州市某填埋场作业面氨气的释放速率.把静态箱方法得到的氨气释放通量作为Calpuff模型及高斯模型释放源强,对填埋场中氨气的扩散进行了模拟,并将两种方法得出的氨气扩散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由于气温等原因,氨气释放通量8月最强,1月最弱,两者相差达4倍.Calpuff模拟结果表明源强越大,最终扩散距离越远,且氨气浓度在距作业面300~600 m处达到最大.高斯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稳定度较稳定条件下(E级)更有利于氨气的扩散;风速越大,氨气在扩散过程中越易被稀释,最终扩散影响距离越短.大气稳定度为E级条件下,Calpuff模型得出影响距离是高斯模型结果的1.16~1.69倍,高斯模型相对于Calpuff模型低估了该地区氨气扩散的能力.该现场试验和模型模拟的结果对填埋场臭气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斯扩散衍生公式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在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客观地确定危险源、估算各类突发性事故的危害,在高斯扩散模型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一整套适用于鉴别与评估大气环境突发事故危害后果(危害区、危害期等)的定量估算公式,使用方便,结果精确。所有公式使用条件与高斯扩散模型相同,可用于直接求取任意浓度等值线精确的时、空位置及其特征点位置。作为高斯扩散模型的衍生公式,可广泛应用于风险工程设计、风险工程保险、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曹志刚 《环境工程》2010,28(4):111-114
以草甘膦生产为例,在高斯扩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衰减,推导出评估大气突发性事故危害区的定量估算公式。该公式使用条件与高斯扩散模型相同,通过与高斯模式的验证分析,结果精确,可用于直接求取任意浓度等值线的精确位置。结合事故发生的概率、气象条件(包括风速、风向、稳定度)、周围的人口密度、有毒有害物质的半致死浓度计算了风险值。草甘膦生产中,储罐泄漏甲醇风险值9.9×10-4人/a。  相似文献   

16.
由于小风对污染事件的潜在影响,以及与中等风速和大风条件相比边界层结构、湍流和扩散的特殊性,常规的稳态高斯烟流模式在这种条件下具有局限性,建立适用于小风条件的大气扩散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小风条件下大气扩散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从较简单的解析模式到复杂的数值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参数化方案、与示踪物实验的比较结果、适用性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综合考虑不同模式的优劣,在应用方面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在模式开发方面,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备的大气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故危害期估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气环境突发事故造成的危害,在高斯扩散模式基础上,引入危害半径变化与时间及危害期变化与横风向距离呈线性关系的假设,得出危险源附近各处受危险源突发事故危害的危害时间长短(危害期)一系列定量估算公式,使用方便,结果精确,为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可广泛应用于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风险工程设计、风险责任保险等各个领域与事故应急计划制定、事故抢险工作实施.  相似文献   

18.
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天津市海积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预测分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迁移规律.采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渗透系数、孔隙度和弥散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评价了地下水氨氮污染抽出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污染羽在10年内最大迁移距离为648 m,污染面积达到368667 m~2,高浓度氨氮污染羽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层潜水含水层.抽出处理方案效果不佳,易导致氨氮污染羽的拖尾和反弹效应.本研究可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performances of some diffusion models are analysed using concentration data measured at ground level up to 400 m from the emission point, in a series of diffusion tests conducted by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under inversion conditions with light winds. All tested models are simple semiempirical formulae based on the Gaussian formulation, with different assumptions concerning dispersion parameters; each model utilizes a minimum set of information, i.e. vertical stability category, mean wind speed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horizontal wind direction over the considered averaging time, σθ.Results show that for cases with very low wind speed and large plume spread,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diffusion along the mean wind direction, which is neglected in the standard plume mode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model results; moreover, when σθ is very large (greater than 50–60°),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horizontal wind speed may significantly differ from the estimates commonly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