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五四"90年来,科学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现象,然而在把科学作为研究对象的领域,中国有进步,但做得很不够,中国现在的水平和同期国际水平相比,不比"五四"时期高: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也没有在国际上提出与中国特征或世界科学相关的新问题。"后五四"时代,中国需要提出自己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2.
今天讨论"五四",旨在文明反思。近现代中国的目标是进步、赶超,标志是对物质世界的掌控。为此中国文明彻底重构:学科学,抛弃传统,对世界重新解释;追求现代化生活,建设大工厂,发展新技术。在今天的工业中国,科学与技术成了主义,人与人的矛盾转变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未来怎么走?科学与人文如何关联?由此而思考中国的前景,这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后五四"任务。  相似文献   

3.
"五四"最大的思想功绩,是为中国人输入了现代化的概念,是对传统决绝的否定,或者是重新评估一切传统价值。"五四"提出的创造现代中国、独立的个人的任务和目标还远没有完成。历史对中国人太吝啬,太不具有宽容性,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得重返"五四",从"五四"那里汲取养分和获取教益。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中国民族主义关系密切,可以说日本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五四"如此,今天亦然。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还是需要的,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民族主义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动。但由于民族主义往往与国内问题相联,因此只有对内争取民权,才有可能对外维护国权,这是近代东亚以及"五四"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5.
怎么看历史跟怎么看今天,是搅在一起的。"五四"包含两个运动:救亡,启蒙。今天理解"五四",同样绕不开两者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来说,"启蒙"始终是"救亡"的前提,社会中下层的权利和福祉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五四"的"启蒙"后来一分为二:中左翼、中右翼。在世界又走到岔路口的今天,两种启蒙能否合二为一重建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特别需要"五四"的那份"少年中国"的朝气和锐气。  相似文献   

6.
90年来,除了外敌入侵,我们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都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20世纪90年代,"五四"开启的思想文化上破旧立新的使命远未完成之时,否定启蒙、消解科学与民主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纪念"五四",倡导个人价值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不仅仅是怀念,更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首先须有一个根本,没有根本,就只能拾人牙慧。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的起因,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根据在传统文化中。五四以来西方科学的传入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同时发生,科学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现在的难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没了,发展成了无序。中国迫切需要回归"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重建文化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抵抗西方的运动,同时又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运动。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五四"的中国不是简单地"接轨"西方,因此民族主义在成为中国现代的历史主题的同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赋予中国的使命是如何在追求现代的过程中超越和克服现代,21世纪中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克服西方带给我们的民族主义疾病的过程,从中可创造出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9.
90年,历史的"五四"渐行渐远。"后五四"时代的青年人所了解的是一个怎样的"五四"?与"五四"世代有着怎样的代际差别?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追随什么样的主义?"五四"时代的整体价值已经转变为"后五四"时代一种根植于社会、为社会所塑造的理性的个体价值。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在于制度,而在于每一个公民做好自己。  相似文献   

10.
国学是中国近代挨打的产物,是国将不国之学。近代以来,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华老大论,从骂祖宗到卖祖宗,互为表里、欢喜冤家,是现代化病灶在中国水土不服的表现。中国的事,搞不好还是搞得好,与中国的传统没什么关系,归根到底的责任是我们自己。"五四"不是中断传统,而是重建传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有一个特点,凡事都是青年人打前阵,青年人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奉行功利主义,不争着出头露脸了。历史告诉我们,只靠年轻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青年人的冲劲与成年人的沉稳这两个力量应该结合起来达到均衡,让中国社会朝一个积极方向发展。这是"五四"走到今天值得反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编辑手记     
《绿叶》2009,(4)
90年,60年,30年,重叠的纪念、多元的纪念、建构的纪念。"五四"90周年在即,本期推出纪念专题;新中国60周年将至,本刊推出北京大学国关学院教授潘维近年潜心研究而成的《中国模式,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正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环保职院)创办于1979年,是环境保护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全国第一所环保类全日制公办学校,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100多项,享有"中国环保行业的黄埔军校"等美誉。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肩负着历史的新使命,这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地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这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实现"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政府、社会、村民的多方协同治理,政策工具的选取、组合、使用,决定了协同模式的构建。本调研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考察海南"美丽乡村"环境协同治理状况,根据所得数据科学研究分析,科学合理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为海南"美丽乡村"环境协同治理提供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中学、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文明单位、中国百强中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生态教育示范校。校园面积221亩,总建筑面积94797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生活及文体活动条件优越;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生共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人才培养的品牌高地。近年来,十堰市第一中学十分注重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万本太 《环境教育》2008,(11):11-1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司开玲 《绿叶》2014,(4):26-32
正在现代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为对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从营切尔卡逊及其呈现的作品而言,其意味着,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自觉的环境意识,警惕科技运用所存在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危害,并以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以此为核心的"蕾切尔·卡逊命题"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科学工作者的环境意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顺高 《环境教育》2013,(Z1):67-68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理论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相似文献   

20.
彭小瑜 《绿叶》2008,(1):96-100
长期以来妨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就是在西方先进文明面前顽固的轻视的傲慢态度。"全盘西化"在中国根本没有过,是个伪命题。高校和研究机构西学学科设置的薄弱,只重民主、科学,不谙基督教文明,暴露出我们对西方文明的了解极其有限且相当肤浅,充满着片面的理解和阐释。如果我们想获得实实在在的自尊和自信,需要谦卑地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