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水利废水标准检验法》一书的定义,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测定样品中易受强化学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在氧化时所需的氧当量”,普遍使用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尽管该法使用时间已近百年,且其内容不断得到完善,但至今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下面仪就共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单讨论。 一、无机还原物的干扰 根据上述定义,化学需氧量是表示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由于废水中有机组分复杂,种类繁多,很难一一定性和定量测定,因此,以化学需氧量作为废水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废水中的某些无机还原性物质如亚铁盐、硫化物、亚硝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氯离子等均能被重铬酸钾氧  相似文献   

2.
污水管道厌氧发酵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发酵处理,比采用单一的好氧性方法处理节省动力,减少活性污泥的生成量,还可以制取沼气,是一种污水净化与污水中生物质能利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有些国家的城市污水厂一直是用有机废物作为生产沼气的主要来源。但城市人口集中,用水量大,一般污水浓度低而数量大,需要大容积处理装置,占地面积较多,且低  相似文献   

3.
前 言 酚类化合物是目前污染水体的主要有毒物质之一,也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污染物质之一。在炼油厂污水中含有各种酚类化合物,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环境的其它影响很不相同,因此只了解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是很不够的,必须对它的组成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用气相色谱法(氢焰离子化鉴定器)、水相直接进样测定水休中的酚和氯代酚;方  相似文献   

4.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1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克数。目前,它仍为水体中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就COD分析测定中的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论,同时结合我们国内的研究结果论述了密封法测定COD取代回流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1.讨论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是一种经验性试验,试验时采用标准化的实验室操作方法测定废水、出水和污染水的相对需氧量.本试验可测定有机物质生化降解时的需氧量(含碳物质的需氧量)和无机物质(如硫化物、亚铁离子等)的耗氧量,也可测定氮的还原态物质的耗氧量(含氮物质的需氧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利用Rank氧电极筛选焦化废水功能菌的方法。实验所用焦化废水中含有结构不明的成色有机物,从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组对该物质有效的菌株,利用Rank氧电极测定其对该物质的活性大小,筛选出活性较好的菌种用于废水生化处理的进一步研究。对于结构不明的物质降解,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简捷、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功能菌的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与平行因子法和荧光区域积分法相结合,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各反应流程的水样进行了快速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中主要荧光物质为类蛋白质和类胡敏酸物质,其中类蛋白质的平行因子得分和荧光区域积分值均与水样化学需氧量(CO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类蛋白质与类胡敏酸的区域积分值之比可以反映污水处理厂溶解性COD的去除效果。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且不需外加试剂的评价污水厂溶解性COD去除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台湾学者用复合反应系统进行纺织污水的臭氧氧化试验,旨在评价臭氧氧化的褪色效率,以及对减少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供试条件下,纺织污水在不足10分钟内即可褪色.臭氧氧化加上化学凝结,可将上述污水的化学需氧量降低70%或更多.由于臭氧氧化可将结构复杂的染料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而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FI-FAAS)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以KMnO4作氧化剂、葡萄糖作基准物质,在95 ℃反应,生成的Mn(Ⅱ)在线分离吸附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微型柱上,用3 mol/L HCl洗脱后,送至火焰原子吸收检测器检测.在反应盘管长500 cm、反应时间30 s的条件下,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线性范围为8.00~200.00 mg/L,检出限为2.30 mg/L;采样频率为24次/h,Cl-质量浓度至100 mg/L无干扰,Mg2 质量浓度至1 000 mg/L无干扰;对50.00 mg/L的化学需氧量标样重复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37%.用该法测定河水、池塘水和轻度污染工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获得了与重铬酸盐法(标准方法)基本一致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A/O工艺好氧池为研究对象,在线监测好氧池沿程的耗氧速率和氧利用率(OTE),结合好氧池的曝气量、DO、进出水污染物指标,对曝气充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核算该污水处理厂实际需氧量和实际供氧量,计算曝气系统的节能潜力。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好氧池OTE为22.54%~28.82%,曝气量为4.24~9.63m~3/h。曝气量与OTE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好氧池中的曝气器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2)距好氧池进水口5~45m,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在12~16mg/(g·h)内波动,在实际经验值8~20mg/(g·h)内。60、100、140m处SOUR低于8mg/(g·h),处理负荷偏低,存在曝气过量和池容浪费的情况。(3)好氧池供气量、需气量分别为89 968.99、76 885.15m~3/d,节能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淀粉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言制粉厂、淀粉厂、酿造厂和食品厂每天都要排放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淀粉类悬浮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并带有颜色,且味臭。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普遍都很高。废水日排放量一般均在100吨/日左右。若不经有效处理,将会污染环境并危及江河中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目前国内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一般采用微生物法、凝结沉淀法、离心分离法等。而食品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大量的淀粉物质,目前还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法。因为微生物法虽能去除悬浮物,但所需时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中微生物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桶装发酵装置,进行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测试不同好氧-厌氧交替组的发酵温度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等的变化,探讨发酵温度与微生物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夏季不同发酵方式的发酵温度在50℃以上的持续时间均长于冬季,且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的发酵温度在55℃以上的持续时间长于好氧发酵;冬季与夏季的好氧、好氧-厌氧交替发酵后,堆料中的粪大肠菌群数量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 248-2007)的卫生学指标要求;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过程中,厌氧后发酵温度有所下降,好氧后发酵温度又有所回升;无论好氧还是好氧~厌氧交替发酵中,细菌均为优势种群,真菌、放线菌数量比细菌数量低2~6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生物法处理污水,在生物技术中应用范围最广。仅在西德,每年就有数十亿吨污水采用各种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污水生物处理与其它生物生产方法不同,它不是生产或改进产品的方法。它只是把生产中产生的无价值物质尽可能变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再排入自然界进行循环。  相似文献   

14.
凡生产或使用某种有机物的工厂,其排水中总含有有机污染物质。对这类有机污水综合利用,可以得到经济收益,要进行治理,就得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治理的效果,则要以环境效益来衡量。治理环境污染所耗用的资金,称为环境投资;设备运转后减少了污染物的数量,称为环境效益。治理有机污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就经济投资来看,主要是设备建造投资和运转费用投资两项。  相似文献   

15.
从濮阳市9座规模较大且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厂采集城市污泥,对城市污泥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浓度、形态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其资源化利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污泥呈现高有机质、高氮、高磷的特点,且重金属浓度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标准限值,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城市污泥中Cu、Pb、Cd、Ni、Cr、As、Hg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存在,在自然环境下较为稳定;Zn主要以酸可交换态和易还原态存在,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迁移性。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总体较低,Cu、Zn、Cd、Hg为风险元素,其中Zn的污染程度最高,在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时应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生活污水中蛋白质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Folin-酚改进法、考马斯亮兰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3种测试方法测试了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对这3种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氨基酸仪分析了生活污水中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Folin-酚改进法测试蛋白质浓度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优于考马斯亮兰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生活污水中蛋白质的浓度;氨基酸仪法测得该生活污水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最多的为谷氨酸(3.6 mg/L),含量最低的是脯氨酸(0.8 mg/L);所测生活污水中蛋白质COD占总COD的18.9%.  相似文献   

17.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法,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水中苯胺和甲苯胺三个异构体进行色谱定量测定。本法可应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污水中ppm级苯胺、甲苯胺的分析监测。污水中如含有苯酚、硝基苯、硝基甲苯、苯肼不干扰苯胺及甲苯胺的测定。本法对水中苯胺的最低检出量为4.0×10~(-9)克。  相似文献   

18.
印染污水是污染环境的工业污染源之一,它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十分严重.这是由于,在印染污水中含有量多,毒性较大的染料和助剂以及含有铬等重金属离子,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较大.因此,各国对印染污水的治理十分重视.自五十年代对印染污水治理就有所发展,从发表的文献可看出,大致随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近卅年间发表的文献成倍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印染污水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排污渠与河流一样具有净化能力,这一能力可以用数学模型加以描述。自净能力大小主要由污水中微生物、污水理化性质、污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脂影响空气和水体界面中氧的交换。水中的油易被微生物分解,因此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恶化。渔业用水要求油的排放标准为0.05mg/1,地面水排放标准为0.3mg/1,工业用水排放标准为10mg/1[1]。含有油脂的污水灌溉造成土壤油脂污染,从而使作物污染。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龟和肉等含有较大量的矿物油脂使人难以入喉。测定水、土壤、作物和食物中的油脂通常用有机溶剂萃取,常用溶剂为石油醚、三氟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也有人建议把“油脂”这个监测项目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