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改变安全生产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被动局面.了解广大员工的安全需求.广东东莞市通华液晶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6日至14日开展了第一次安全调查。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各种事故因素中人为失误占80%,为提高航空装备系统的服役安全性,需要在其使用管理中构建本质安全人.在对本质安全人进行定义并分析构建必要性后,提出了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人的构建方法,建立了人员安全行为控制模型,最后指出本质安全人可靠性增长与本质安全人的构建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对于航空装备系统服役安全性的提高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变安全生产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被动局面,了解广大员工的安全需求,广东东莞市通华液晶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6日至14日开展了第一次安全调查.……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高海拔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对安全人因指标影响规律及致因过程,基于安全工程学原理与正交分析理论,借助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开展单因素及正交复合因素试验,分析安全人因指标与矿山环境参数定量关系,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高海拔矿山恶劣环境条件下各安全人因指标动态预测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验证模型可靠性。结果表明:人因指标动态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高海拔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安全人因指标变化规律;氧分压、温度、湿度3项环境因素对安全人因指标存在交互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发展并完善安全人性学,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安全人性学及基础原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安全科学与人性学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学的定义与特性,规范了安全人性学学科属性,确定了安全人性学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的两大模块,并构建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多维结构体系。然后,分别从历史视角、基本规律原理、应用科学及文化区域4个层面确立了安全人性学多层次框架及学科分支,并构建了基于六维结构的安全人性学学科体系。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人性与利益对立统一、安全人性淡忘原理等7条安全人性基础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人性学基础原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们上棉三十一厂 去年1—8月共发生工 伤事故36起,其中重 伤事故3起。有一天接 连出了三起工伤事故, 弄得安技干部跑医院都 来不及,安全工作陷于 被动局面。 去年8月份国 务院处理“渤2”事 故以后,我厂实行 了干部安全上岗 制。制度规定:中 层以上行政干部每 周至少检查一次安 全生产;工长、技 术员一级干部每周 至少检查两次安全 生产,并将查出的 问题记载在专门记录簿上,供厂级领导和安技专职干部查阅。出了工伤事故,首先要追查有关干部的责任,失职者严肃处理。这样,使各级领导干部肩上都有副安全生产的重担,改变了过去那种安全生产只是…  相似文献   

7.
焦化生产的作业场所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且温度高、粉尘浓度高,安全生产存在很多问题。为改变焦化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焦化行业广大职工依靠科学技术,做了大量工作,“七五”期间取得了可喜成绩。根据调查,湘钢焦化厂、梅山冶金公司焦化厂、无锡焦化厂、莱芜钢铁厂焦化分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利用和改善安全人性及有效开展安全教育,有必要开展宏观层面的安全人性方法论研究。首先,给出安全人性学方法论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基于人性学方法论和安全科学方法论等,构建包括时间维、数量维、专业文化维、环境维、技术维和理论维的安全人性学方法论的多维结构体系。其次,从学科特性出发,描述了安全人性学的研究方法,确立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人性学研究的范式体系。研究表明,安全人性学方法论是在安全人性学原理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所形成的系统化和程式化思想,对安全人性学的研究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涛 《劳动保护》2009,(10):91-91
本刊讯为引导职工做本质安全人,2009年以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通风队每周五下午都举办1场安全“周末讲坛”。  相似文献   

10.
十年教书育人,二十余载护卫企业安全,作为一名党龄近30年的党员,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陈志刚用30余年的坚守,践行着一名党员、一位安全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用陈志刚自己的话说,“教师和安全管理人员虽然是不同职业,但都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这就是我始终热爱这两份工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厂领导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注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切实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坚持“三查三整”,反对“三违”,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千分制考核,把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多年来,由于我厂安全制度健全,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索安全科学原理的内容,促进理论发展,在对人性与安全科学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构建安全人性学原理。主要提出安全人性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内容;提炼5条安全人性学的基础原理:追求安全生存优越、安全人性平衡、安全人性层次、安全人性双轨、安全人性回避,分别论述其内涵;然后,根据基础原理的相互关系,建立安全人性学原理系统的水车形体系;同时,介绍5条基础原理在安全人性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更新中的运用;最后,分析安全人性学原理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人性学是安全科学的新方向,它深化了对安全本质规律的认识,并革新了安全观,发展了传统安全原理。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国家重点企业,现有职工4227人,投产12年来累计产量居全国八大铝厂之首。象我厂这样的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事。近两年来,我们努力改变“风过再关门,雨停才打伞”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在思想观念上和管理方法上来个大转变,真正掌握了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其中最主要的,是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活动。由于工作基础扎实,我厂近两年来实现了无火灾、无重大设备事故。无死亡、无重伤和千人轻伤率1、94‰的好成绩,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把班组建设当作根本点来抓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事故…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汽车北京分公司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科科长王立民,从事安全工作已经32年。作为一个"老安全人",他在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方面都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安全经"。北京汽车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分公司")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科科长王立民,从事安全工作已经32年。作为一个"老安全人",他在安全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追寻着自己的"安全梦",为北京分公司顺利建成并安全投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带领的团队不断努力下,北京分公司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零  相似文献   

15.
易安民声     
《劳动保护》2018,(3):7-7
网友“大叔”:为什么大家多不愿意干安全?第一,得罪人不讨好;第二,出了事必须担责;第三,待遇、地位与责任不匹配。作为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者,希望提高基层安全人的工资待遇,明确安全人的责、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变安全生产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被动局面,了解广大员工的安全需求,广东东莞市通华液晶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6日至14日开展了第一次安全调查.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 创新安全管理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广东粤华厂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路,从人的角度出发推动和改进我厂的各项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这方面,也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正确的安全理念,强化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坚定不移的推行我厂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对该厂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力保障我厂安全、稳定、经济、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厂安全工作比较被动,事故多、伤亡重。197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开展“轻伤为零”活动,扭转了被动局面,连续7年杜绝了死亡和重大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轻伤为零,就是以一个月为期限,全厂不发生一起包括轻伤在内的人身事故。我们确定这样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首先是为了动员全体职工认真参加安全生产工作;其次是因为只有杜绝或减少轻伤事故,重伤和死亡事故才可能避免。三种事故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仅仅是条件、机会、程度不同而已。据统计,我们厂轻伤与重伤、死亡事故次数有一…  相似文献   

19.
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模块是金川“五阶段”安全管控模式四大延伸工程中的重点建设模块,主要是通过本质安全人塑培、安全物质文化保障、作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推进安全管控水平从系统管控提升到风险管控,继而上升到文化管控,实现零伤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网谈     
《现代职业安全》2009,(9):14-14
项目经理开会强调:给安全员绝对的权利,不服从管理的就要罚,坚决的罚,我绝对支持。当真罚了,没想到领导却把部分罚款偷偷地退给了某些关系人,自己傻呵呵的得罪了一大片人,时刻有挨打的可能。还以为真的有多大权利呢,找领导想给安全管理突出的个人一点嘉奖,没想到领导说了:以后再说吧。终于明白原来得罪人的活就是给安全员的“权力”,收买人心的活靠边站,安全员真的应该配枪。——网友“安全人20”就安全人的权利问题发表以上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