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出发,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它能通过经济手段调节产业组织方式、资源与环境要素配置方式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基于这些认识,本文在理论上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和政策手段;并从产业、区域、投资、金融、税收、价格、贸易等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成本内部化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金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1):63-68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本文首先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江苏省不同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差异显著。首先对江苏省三大地区间的环境污染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对各地区环境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苏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及规模、产业结构、制度及环保科技水平等方面与苏中和苏北地区间差别明显,而且这种差异表现出对环境污染作用机理相反的方向,主要是由江苏省特殊的发展阶段所致,即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呈现恶化趋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环保政策创新的途径,以缩小江苏省环境污染区域差异,在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条件下,使区域环境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Study on Economic growth,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Qun Guo Guancheng & Fan Li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04,2(2)
By means of the dynamic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conomic growth, urbanization and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finds that the ratio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economic growth is decreasing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based on that,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5.
Abstract By means of the dynamic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conomic growth, urbanization and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finds that the ratio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economic growth is decreasing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based on that,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限说"认为可以通过降低经济增速来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本文基于特征化事实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压力,而在经济阶段性加速增长期间并不必然对环境污染施加更大的压力,相反可以引致环境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地方政府机制转变的角度,考察了经济加速增长下的环境污染压力弱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阶段性加速增长期间,地方制度质量显著提高,地方政府为政治晋升而对经济增长绩效考核压力显著减轻,同时地方税收收入也会显著提高。因此,经济阶段性加速增长期间的这三种作用机制可以使得地方政府把引致经济增长的重点向改善环境方面偏移,从而在短期内显著地缓解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压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众多学者质疑"增长极限说"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随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和环境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15-18
本文分析了经济、社会、环境体系中社会资本与环境资本对经济的影响,用可持续发展观点修正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复制的科技和文化艺术价值。本文从中国建筑遗产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现状中发现其存在着自然威胁、人为破坏、政府制度疏漏及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科学监管、法律法规、民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推进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Nolberto Munie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6,8(3):425-443
This paper presents a multicriteria method to treat difficult EIA problems where several alternatives or options are to be
gauged through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criteria.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 a case example for an urban road project is proposed
involving 14 criteria and comprising government, public opinion, social, 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issu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a chosen objective. This example tries to demonstrate that equilibrium can be reached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proposed example as a whole does not depict a real life application, its
components have been tested in actual situations an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ichotomy: Division into two usually contradictory parts or opinions.
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0.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capital is critical in all nations, but especially so in poor nation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 chiefly, property rights and pricing systems for natural resources – is pivotal in achieving growth and improved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wealth, in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in seeking improved policy. Particularly useful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late to `green'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s in which the depreci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is being considered. Spe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exist for `critical' components of natural capital to which variants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must be applied to ensure that our heirs receive an undiminished patrimony.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选择不同时间开始减排二氧化碳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保护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气候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两个碳排放大国,对世界气候保护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国气候保护宏观动态经济模拟系统,模拟中美两国在不同时期开始减排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发现,在研究中国减排进入时间的问题时,相对不减排情况,中国在讨论的五个情景里参与减排都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损失,而且越早参与减排,GDP损失的越多.世界其他国家都从中国的减排方案中获得了利益.和讨论的中国进入方案相似,美国实施减排政策与不实施减排政策相比,本国的累积GDP会损失,而世界其他国家累积GDP会增加.从对世界温度的影响来看,两国实施减排与不实施减排的影响程度较为接近.从对全球累积GDP的影响来看,美国的减排政策对全球GDP的影响要大于中国的减排政策对全球GDP的影晌. 相似文献
12.
生育政策调整带来了人口走势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而跨区域人口流动则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二者叠加导致的人口时空变化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更加复杂的冲击,因此,模拟分析生育政策和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与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该研究将世代交叠模型纳入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范式,构建契合国内现实的理论模型,分别模拟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流动在长短期的异质性影响,并结合经验数据对全国和地区经济增长和风险冲击做出初步预测和判断。研究表明:从生育政策调整的时间维度看,高生育率的增长效应更加明显,但也存在一定滞后期;同时,短期内年轻居民负债水平回升明显,加之储蓄稳步增加带动企业负债上升,由此带来的杠杆率上升会造成短期风险冲击。从人口流动的空间维度看,人口流动的产出效应直接且显著,而且不会带来杠杆率巨大波动的风险,因此与生育率调整相比,既节约了等待后代成长的时间成本,又避免了杠杆率大幅上升带来的金融风险,但流入和流出截然相反的作用方向或拉大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基于全国人口增长数据可以初步判断,生育率的数值更加接近中等生育率情景,因此本次生育政策调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较弱,且存在较长的滞后期,而短期杠杆率上升风险也需要特别关注。同时,根据人口出生率与流动水平两个维度,可将不同地区分为四种类型,在不同类型中人口时空变化将对当地带来显著差异的产出效应与风险冲击。文章结合国内现实情况,提出了应对人口时空变化挑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40-142
在介绍国家和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山东省构建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必要性。利用区位论的基本原理,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综合考虑城市间的距离、经济聚集规模及对资源依赖程度等因素,分析了山东省17个市的相互作用潜力.计算出淄博、济南、烟台、青岛、潍坊、威海、泰安、东营、济宁、滨州、临沂等11个城市具有划入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潜力.为规划山东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学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11-13
当代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理论。是人们了解市场经济的必备知识。然而,当我们把这些经济学定理放置在一个“大经济系统”中,就可以发现它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更严重地是。它还背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说明,当代经济学定理具有相对性。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经济学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5.
论区域污染治理的经济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星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1):86-90
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指出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卷入企业过深、区域经济结构中低水平企业比重过大、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环境滥用普遍等,并提出了在承认环境价值的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区域间和区域内环境保护的经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可持续发展下水资源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我置实际情况,从转变水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管理决策信息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曲格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4):5-7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因而应从实际出发,选择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道路。《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了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总体目标和步骤,是我国推行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保证,亦是指导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已有的研究所得到的局部均衡的木材供求经验模型,用于分析江西的森林资源的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充分时采用市场价格机制的经济手段调节资源配置要比税费和采伐限额的政府干预手段的效率高。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即使集约经营森林资源,适当的税费和采伐限额的措施还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政策矩阵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对已有的环境政策手段进行重新评估。由世界银行提出的环境政策矩阵则是进行这种评估的成功之举。本文利用政策矩阵这一模式探讨了我国环境政策手段的构成与特点,并进而提出了创新我国环境政策手段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林业政策在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方面起相当大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作用的框架下林业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影响市场机制传递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信号,进而影响生产经营主体的收益成本预期及其决策行为,最终影响到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效果,因此分析和认清林业政策对林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市场机制.以林业经济福利为目标,把森林资源培育的第一产业环节和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第二产业发展结合一起作为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一个林业的政策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木材价格、林业税费、信贷利率和采伐限额等林业经济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着重比较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前后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效应,以及所具有的激励效果,从而认识林业政策的变动和调整如何影响政策目标,为政策的制定和对合理政策进行选择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