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武钢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系复合型(山坡、凹陷)露天矿。目前最大采深为264米,已全部进入凹陷露天作业。电铲装车过程中的扬尘是当前采场的主要尘源之一,不仅直接危害电铲司机的健康,而且严重污染采场大气。电铲司机室的粉尘浓度最高达100毫克/米~3,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同时,采场夏季炎热,气温超过40℃,影响工人健康,自然减员十分严重,妨碍劳动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2.
武钢大冶铁矿位于亚热带地区,东露天采场已进入凹陷开采,夏季采场气温超过40℃,黑球温度波动在39~52℃,七、八月采场辐射热为0.7~0.8卡/厘米~2。采场平均温度梯度为0.013度/米,大于大气的干绝热梯度。电铲在夏季作业时,机械室温度可达45℃,司机室在开动60瓦台扇和0.6千瓦轴流风机的情况下,温度仍达39~43℃。司机被迫开窗作业,室内粉尘浓度经常高于卫生标准,矽尘危害严重。因此,不仅影响装车  相似文献   

3.
我矿地处亚热带,东露天采场早已进入凹陷露天作业,每年七八月份采场最高气温町达41.6℃。近年来,深部采、掘、运设备逐渐集中,爆堆铲装扬尘和载重汽车公路扬尘严重。采场主要设备——电铲,春季作业时机械室温度可达45℃,在开动60W 座扇和0.6kW 轴流风机的情况下,司机室温度仍在38~43℃之间。司机被迫开窗作业,室内粉尘浓度最高达46mg/m~3,矽尘危害问题十分严重。为此,1976年以来,在有关科研  相似文献   

4.
鞍钢甘井子石灰石矿是生产石灰石的大型露天矿山,矿石主要用做熔剂,其次用做水泥与化工原料。 甘井子矿已形成凹陷露天采场,最底层作业面为-24米水平。采场内积水严重,特别是雨季矿坑积水更加难以控制。虽然有排水设备,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矿坑积水淹没采场铁路、电铲、高压电缆等设备造成长时间停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防汛关键期,马钢南山矿业公司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保障露天采场的生产安全。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现有凹山、高村、和尚桥3个露天采场。凹山露天采场已于2017年结束地质环境治理,进入生态修复阶段;和尚桥露天采场已基建完成,投入使用;生产主体为高村露天采场。  相似文献   

6.
大冶铁矿是国内大型露天矿山之一。目前已由山坡露天开采转为凹陷开采,采场逐年加深(由+248米到±0米),大气污染日渐严重。据测定,电铲作业时粉尘浓度最高达45.1毫克/米~3,最低4.9毫克/米~3,平均为19.3毫克/米~3,超过国家标准2.45~9.65倍。对生产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  相似文献   

7.
马国超    王立娟    马松    刘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5):73-78
为解决露天采场安全监测中观测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引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等三维测量技术开展露天采场安全监测融合应用研究。通过应用研究表明:2类技术结合应用可实现露天采场生产环境信息完整三维数据采集;通过统一控制点坐标系和基于点云特征点的迭代最临近点配准算法(ICP)可有效融合2类点云数据,能构建高时效、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采场三维点云模型;融合的三维模型能直观再现采场生产环境,多尺度精准监测安全隐患问题,有效辅助采场生产安全规划;该技术方案弥补了人工安全监测缺陷,提高了安全监测效率,可适用于矿山尾矿库、水电大坝等其他危险源安全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露天采场安全监测中观测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引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等三维测量技术开展露天采场安全监测融合应用研究。通过应用研究表明:2类技术结合应用可实现露天采场生产环境信息完整三维数据采集;通过统一控制点坐标系和基于点云特征点的迭代最临近点配准算法(ICP)可有效融合2类点云数据,能构建高时效、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采场三维点云模型;融合的三维模型能直观再现采场生产环境,多尺度精准监测安全隐患问题,有效辅助采场生产安全规划;该技术方案弥补了人工安全监测缺陷,提高了安全监测效率,可适用于矿山尾矿库、水电大坝等其他危险源安全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由于露天矿开采比坑下开采具有投产快、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世界各国都优先发展露天采掘。我国铁矿、有色金属矿的露采比重分别为85%和29%。 今年一月,冶金部和武汉冶金安技研究所、本钢劳研所和白银公司劳研所等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甘肃白银露天矿一采场的尘毒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白银深凹露天矿边坡陡,上口小,采深大,通风困难,加以冬季冰冻难以湿式净化,深部采场气象条件恶劣,尘毒污染严重。据测定,工作面粉尘合格率只有6.8%,平均粉尘浓度为16.7毫克/立方米。最深部位及自卸汽车司机室粉尘浓度均超…  相似文献   

10.
柴油自卸载重汽车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机动灵活等优点,是近代国内外露天矿山广泛使用的一种运输工具。但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多种有毒成份,而且排量很大,已成为露天矿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深凹露天矿问题尤为突出。武钢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用国产 SH380A 型柴油自卸汽车作为凹陷采场的主要运输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在东北工学院等兄弟单位参加下,研制成适用于北方地区,一般矿山能够自制的电铲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已在我矿全面推广使用。司机室内的粉尘浓度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见附表)。净化装置的使用,夏季实现了空气淋浴,湿卡他度为20左右,司机感觉舒适;冬季供暖风,室内温度可保持在21℃左右,司机感觉暖和。净化装置的噪音为72~74(A)分贝。大大改善了司机室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温度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上海地区为32℃)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山井下作业)。炎热地区的高温车间,夏季在没有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白银公司露天矿一采场为深凹露天矿。长期以来通风困难,劳动卫生条件恶劣,职业病危害日益加剧。据此,冶金部安全技术局组织联合调查组,于今年1月进行了冬季实测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矿一采场由于气候条件恶劣,采场外部污染严重,边坡陡,上口小,采深大,冬季长而且干旱缺水难以湿法除尘等原因,以及过去在露天矿设计中不考虑大气污染问题,因此深部工作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 罗茨铁矿的露天采场范围为800m×350m,最高台阶1995m水平,最低台阶1850m水平,采场垂深120m。1917m水平以下为封闭圈,属凹陷露天矿,1917m水平以上为山坡露天矿。  相似文献   

15.
1995年6月15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露采车间一外线电工,在停电处理采场供电线路故障时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天下午,配电站送26号盘的电时,露天采场38号盘速断跳闸,生产断电。检查采场供电线路、设备均正常,估计是农村搭接的线路有故障,通知停电拆除农村线路。当接到配电站38号盘已断开油开关和刀闸的通知后,当事人上杆操作时发生触电。  相似文献   

16.
在露天开采的穿凿、爆破、装卸和运输等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特别是有些矿山采场作业线短,设备集中,在静风时期或干燥季节,如不采取防尘措施,必然出现采场粉尘弥漫、烟雾笼罩的现象。我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为了消除粉尘危害,我矿过去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矿区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是因为采场粉尘浓度最高的尘源点──矿岩爆堆没有防尘措施。爆堆矿岩干燥,电铲装车和汽车卸矿,既污染溜井口又污染排土场。 去年,我矿再次对矿区粉尘进行治理。根据本地区干燥季节长的气候特点,采取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  相似文献   

17.
紫金山金铜矿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矿山基地,其露天采场将是全亚洲第一高露天矿山边坡。基于目前矿山采用的全站仪、GPS等监测技术,易受粉尘、降雨、光照、云雾等影响,无法实现大范围边坡区域实时、自动监测。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则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该技术是滑坡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灾害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产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位移监测预警系统在紫金山金铜矿露采边坡的首次应用,验证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高精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我国露天矿山的开采深度正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矿山逐步进入深凹开采阶段。在深凹露天矿内,爆破产生的炮烟和粉尘长时间滞留在坑内空气中,若不能及时排出露天采场,将严重污染矿内环境,危害工人健康。即使爆破烟尘扩散到采场外,也会恶化周围环境。因此,控制露天矿爆破烟尘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深凹露天矿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露天采场边坡失稳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问题,以鞍本地区铁矿露天采场为例,在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基本原理、探测系统和正反演原理的基础上,测定了研究区内主要岩矿体电阻率,据此建立了基于地电场数值模拟的层间软弱层稳定性评价模型。温纳和偶极装置工作下,设定的地电模型正演模拟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电阻率异常特征准确地反映了软弱层的稳定性状态,地电场分布特征与模型设定结果基本吻合。评价实例和钻探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准确评价层间软弱层的稳定状态,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冶金部于9月22~25日在武钢大冶铁矿召开了重点露天矿山通风防尘座谈会。来自全国51个重点矿山和科研、设计单位的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南芬露天矿和大冶铁矿在会上汇报了贯彻中共中央(78)67号文件、国发(79)100号文件的执行情况以及1978年第一次露天矿山通风防尘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全体代表参观了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的防尘及单机防护技术措施。并按黑色矿山和有色矿山分组进行座谈。与会者认为,南芬会议以来,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