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本文从方法选择、干扰排除、国家标准、比对、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标分极标准的概念,进而利用等标分级标准和待评价水质样本各组分等标污染指数作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一组待评价水质样本对于各级等标分极标准的关联度,按关联度最大将待评价的水质样本归入相应的水质级别中,用该方法对新疆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对比发现: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水质,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完善之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状况,且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对3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水中镍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比对研究。通过研究各仪器性能指标以及测定实际水质样品,对不同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的优势进行了比较,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提供了技术参考。结果表明:JH916检测仪快速测定水中镍的方法检出限(0.01 mg/L)低于ZZW-II测试仪和PORS-15 V光谱仪方法检出限(均为0.2 mg/L),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ZZW-II测试仪和JH916检测仪快速测定水中镍的方法精密度大体相当,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未超过6.5%(n=6),PORS-15V光谱仪快速测定水中镍的方法精密度稍差,最大相对标准偏差达到13.5%。3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实际样品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9%~96%(ZZW-II测试仪)、83%~113%(PORS-15V光谱仪)、90%~114%(JH916检测仪),表明3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均有较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没有单独测定二氧化氮的方法标准、二氧化氮标准气体和测定二氧化氮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仪器标准,目前不能利用标准气体评价二氧化氮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仪器的性能;但是,可采用将NO2还原成NO后用化学发光法、非分散红外线法或电化学传感器法测定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统一和改进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在分析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国家对全国水环境质量系统管理需要为目的 ,提出了对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要求 ,并针对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缺陷 ,提出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质等比例采样器在总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水质等比例采样器在总量监测中的应用、配置及其在苏州市的使用试点情况,指出了水质等比例采校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配置不足、对不同类型废水适应性不够、缺乏水样保存措施等问题,提出了环保部门可将水质等比例采样器的使用纳入污染控制管理的范畴,生产厂家应不断完善仪器性能,使用者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以及在仪器中设置低温冷藏室、加药系统和多个盛样器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DCS系列蒸馏仪研究建立水质氰化物自动蒸馏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加热温度和真空压力、吸收速率、加热时间等参数的优选实验,找到该仪器针对水质氰化物的最佳预处理条件,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馏出样品。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实验、检出限与水质氰化物HJ 484—2009标准分析方法一致,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5%~104%,精密度2.6%~4.6%,符合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方法原理、主要类型、主要技术性能以及主要仪器型号等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分析仪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质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方法原理、主要类型、主要技术性能以及主要仪器型号等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总氮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军  陈程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2):156-158
总氮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从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前处理、自动标定、检出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规章制度、实验室条件、设备维护和校准、数据检查和审核、记录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实例介绍了设备维护和校准周期的确定、设备维护效果的影响和数据有效性的判别等,为近岸海域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煤中全硫测定的全程序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煤中全硫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柳州市环境监测站部分煤中全硫实测数据的分析质量进行评价,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A total of 65 operators involved in lichen mapping studies in central and northwestern Italy underwent quality control tests during five lichen biomonitoring workshops organized between 1999and 20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75% quantitative accuracy and90% quantitative precision can be regarded as satisfactory levels for lichen biodiversity data; 65% proved to be sufficientfor accuracy of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in the field. Average correct assign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naturality/alteration class was only 48.7%.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need for taxonomic training.  相似文献   

14.
开展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国内外水质预报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水质预报预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业务发展的初步思路。我国水质预报预警体系建设要以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为保障,以水质模型和面源污染模型为支撑,依托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决策支持平台,开展环境监管业务化应用、治理决策精细化支撑、污染事故科学化处置和数据产品社会化服务4种业务应用,逐步建成架构统一、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上下游联动的全国-流域-省级-城市四级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网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长期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中存在的系统性弱、可比性差、震撼力弱等问题,提出了运用系统论方法、改进思维方式、开展实用性研究等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人类与环境之间压力—状态—响应关系为框架的,综合环境监测各要素的,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国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10年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全国环境质量2001—2010年的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同时将2010年31个省(市、区)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大类、8个小类,并深入分析了各类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压力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区域差异和特征。实证表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上海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由市级中心站负责子站和区/县级监测站自建子站共同组成和两级管理的结构特点,上海自2006年开始实施对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年度质保审核,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上海为例对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和AQI实时发布背景下完整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QA/QC体系中的质保审核的建立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的统一布局和监测任务事权上收的新形势,强化国家对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创新性构建了以全程序全要素为核心、体现国家管理特征的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体系框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典型区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结构为核心,以县域为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单元,筛选了农村环境状况指数和农村生态状况指数,构建了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及评价级别。在此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尚志市、祁连县、保德县、定南县、夷陵区、永定区、乐东县、威宁县和平利县等9个典型县域,开展了案例研究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中国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