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沙漠地区因缺水,造成许多地方造林失败。本文提出了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灌沙漠造林的构想,从经济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将其与传统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模拟退火法优化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拟退火法是一种新的优化算法 ,文中首次提出用该法确定在资金、计划、苗木品种和数量等约束条件下小班造林规划设计最优方案 ,并阐述其数学模型和具体方法。笔者用97个造林小班资料 ,应用模拟退火法对在约束条件下的小班造林规划设计进行了方案优化 ,结果表明该法优化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效果很理想。  相似文献   

3.
露天矿和井工矿开采舍弃的矸石,作为一种废弃物产生并堆存于自然界中,除占用大量的农田和土地外,还可能对周围的大气、水体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为了改变矿区的环境面貌,恢复矸石山的生态平衡,抚顺矿务局对矸石山进行了造林绿化的治理工作。本文就矸石山造林后的“三个  相似文献   

4.
2006~2007年在中国神华集团公司神东现代化亿吨煤炭矿区马家塔露天矿采煤坑回填土地,实施13.33 hm2造林种草、种植农作物二种土地复垦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乔灌造林成活保存率是89%~98%、种草出苗率100%,采取造林种草土地复垦技术不但治理和改善了地处黄河中游乌兰木伦河Ⅰ级阶地煤炭露天开采坑的生态环境,有效预防和避免了因开发而新增水土流失的危害,并且具有土地复垦投资少、改良复垦区土壤效果显著的优点。采取农业种植土地复垦方式,不但投资较大、管理科目繁多,而且在短期内收益甚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不断推广,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城市面山的造林绿化中应该提高其精准化,推动精准化造林绿化的发展。本文针对某山区城市的精准化造林绿化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今后各地区的精准化造林绿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军 《沿海环境》2003,(1):34-35
为抵御沙漠的侵袭,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展植树造林工程,目前中国人工林面积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3,但沙化却不断加剧。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沙尘暴频繁发生,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如此反差令人困惑。人们常常提及造林经费不足、弄虚作假等问题,却很少从根本上质疑造林对治沙的作用,因为造林治沙早有成功先例。林业部门反复强调,三北工程是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完工时规模将居世界之首。然而世界主要造林工程却鲜为人知。目前“四大工程”之首是美国的罗斯福工程。上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山水分特性及其对绿化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带土层中的水分特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煤矸石山的水分特性是决定矸石山绿化造林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山西—矸石山实际情况,在大量的野外和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对矸石山的水分含量、田间持水量、入渗特性等主要水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矸石山绿化造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复垦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是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与节能减排相比,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可持续等优点。近年来,世界各国就林业碳汇问题不断达成共识,国际与国内碳汇市场发展迅速。开展碳汇造林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既定的碳减排目标,同时顺应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趋势,有望让造林者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实现经济收益。为了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碳汇造林",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对森林碳汇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以及在我国开展碳汇造林工作的意义和前景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环境污染、增加游憩地与文化保护等良好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不仅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也需要占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了正确理解人工造林活动的成本问题,论文用7种蒸散发模型首次对我国1949年以来人工造林和自然植被恢复的耗水量及人工造林耗水量的机会成本进行计算,初步了解人工修复活动对水资源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1952—2011年我国人工造林累计耗水量比自然修复多767×108 m3,水机会成本累计536×108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修复(尤其是人工修复)和经济活动都应关注水资源的成本问题,通过不同措施的成本效益比较,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修复成本,这是修复生态学需要面对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泰来县治沙造林的具体措施与做法,总结出了先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调节水量的价值评估——兴山实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植被类型、坡度和土壤类型,分析了兴山县集水区内不同植被地块调节水量的能力。并且根据水能学的原理,分析了枯水期和洪峰期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与水流量的关系,建立了水流发电模拟模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兴山县境内生态系统调节香溪河等河流的水量,改善长江全年来水的均匀度,提高葛洲坝水电站发电效率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酸沉降对重庆南岸马尾松针叶林和樟树阔叶林年生物生产量及年材积生长量的影响.在野外调查观测的基础上,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诸多环境因子对两种森林生态系统年生物生产量的影响,并估算了酸沉降引起的重庆南岸(酸雨严重危害地区)马尾松针叶林的年材积损失量和生态经济损失值.结果表明,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水pH值、土层厚度及坡度是影响马尾松针叶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其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0.9762、0.9738、0.9436.由此引起的重庆南岸马尾松针叶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3.32万元/a;酸沉降对樟树阔叶林无显著影响,建议在该地区发展樟树阔叶林.  相似文献   

13.
生态护岸是目前河、湖治理与修复过程中削减面源氮营养盐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筛选高效、低耗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是其关键环节。通过优化复配矿化垃圾、沸石和砾石,研制一种基于矿化垃圾的新型强化脱氮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并从其透水和持水性、抗剪、抗压和抗冲刷性、生态安全性、植被相容性和氮削减特性等方面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评定。结果表明:该新型基质材料的透水(渗透系数为1.31~2.55 cm/min)、持水(持水度为5.87%~8.02%)、抗剪(抗剪强度大于60 kPa)、抗压(抗压强度大于380 kPa)以及抗冲刷的性能均满足生态护岸基质材料的要求;发光细菌毒理实验证实其生态安全性;该材料适于护岸植被芦苇、鸢尾和麦冬的生长;具有优良的氮削减性能(氨氮和总氮的削减率分别为95%和70%)。静态经济评价表明,该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该新型材料的研制对于生态护岸脱氮功能拓展以及解决河湖治理中面临的"氮超标"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夏灌溉回归水开发再利用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夏灌溉回归水指灌溉农业土壤深层渗滤水、农田尾水、渠道渗漏水、退水及少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量30~35亿m。对灌溉回归水20种物质含量的评价表明,它属无毒有害型淡水。采取与渠水(来自黄河水)掺灌或轮灌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也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可大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电力机车司机室的噪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新浩 《环境工程》2000,18(3):37-39
研究通过分析电力机车司机室的噪声来源及其特性 ,为改善司机室工作环境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以 8K型电力机车为例 ,结合现场测试 ,分析研究了列车在不同运行情况下司机室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噪声频谱特性 :常速下 ,呈低频特性 ;通过隧道时 ,频谱特性基本不变 ,但声级增加 ;鸣笛时明显表现风笛的中低频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监测大气污染的新的大气混浊度指标,大气混浊系数H_2。当大气光学质量数等于2时,它是理想大气透明系数qb2与实际大气总透明系数P_2之差,即: H_2=qb2-P_2 大气混浊系数H_2是一种明确而简单的指标。利用它,我们能确定大气污染的程度;估计由于大气污染削弱的太阳辐射;研究大气污染的分布与变化。在拟定保护大气环境计划方面,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土壤中碳的库存与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海河流域土壤中碳及其各形态含量的分析结果,计算出该流域土壤中碳的库存量为1.77×10^12Kg,并以成土母质,人畜粪、化肥施入和径流带入量,大气降尘及其植物的残等因素为对土壤中碳的贡献,同时以径带出,大气扬尘及植物体的茎叶等因素为碳的迁出部分,兰州出海河流域土体中碳的进出量分别为4.39×10^10kg/a和4.09×10^10kg/a,并研究其流通关系。  相似文献   

18.
Zipf定则及其广延在自然资源数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弗定则(Zipf Theorem)具有相当广泛的解释功能,因此有可能用该定则去估算自然资源的数量分布形态。本文总结了吉弗定则的普适性,并对原式实施了广延,得出了一些很有启发的结论。首先将该定则从 Pr=P0/r 扩大到 Pr=P0/rb,并从b的行为中去认识自然资源数量分布的特性,把原先b=1 的吉弗方式推广到b在非1情形下的各种方式。以我国的水资源为案例作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最后指出,进一步对于参数b进行数理解析,是深入认识各类资源形态分布机制的关键所在,并发现有可能找出吉弗定则与“奇异吸引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_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相似文献   

20.
以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PDT)为络合衍生显色试剂,四溴酚酞乙酯钾(TBPE-K)为离子对试剂,Fe(Ⅱ)与PDT、TBPE-K生成三元离子缔合物[Fe(PDT)3][TBPE]2,用1,2-二氯乙烷作为有机萃取试剂,测定有机相中离子缔合物的吸光度。由于三元离子缔合物的生成,最大吸收波长由555 nm红移至610 nm,摩尔吸收系数由2.4×104L.mol-1.cm-1增加至1.9×105L.mol-1.cm-1,使得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得到较大提高,并成功应用于泉水及表层湖水中Fe(II)及总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