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国内实际出发,开发了一套高效、价廉、以废治废的燃煤全过程脱硫技术,并对其机理做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承德市热电厂CG35/3.82-MX型循环流化术锅炉的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原水膜除尘器效率低,烟法排放严重超标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双碱法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硫过程主要是二氧经硫与氢氧化钠生发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钠溶于水,含亚硫酸钠的脱硫循环水与投加的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钙。通过沉淀分离可将难溶钙从循环水中清除,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循环使用,脱硫过程中消耗氢氧化钙。达到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引进国外全套烟气脱硫技术装置对国内用户所造成的巨大经济压力,提出走转化高新技术发展国内烟气脱硫技术的道路,介绍了国内外脱硫技术与国内技术相结合,在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上实施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查阅有关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药炮制、中药干燥灭菌等方面的应用文献资料,认为微波提取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安全、有效成分得率高、节能等特点;微波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可用于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干燥和灭菌;微波技术易使炮制工艺自动化,处理中药干净、简便,可保证中药质量,提高炮制功效.推广微波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膜法来处理废水有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处理效率高的优点,而且有利于回收废液中的物质,在水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常规和新型膜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中焦化废水的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朝海 《环境化学》2012,31(10):1465-1472
煤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以焦化废水最具代表性,研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控制原理很有必要.从煤制气、煤制焦、煤制油及煤制甲醇4个方面介绍了煤化工过程在能源与经济方面上的地位与特点,分析了煤化工过程水污染特征与水污染控制的共性问题,对水质结构的描述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水处理工艺选择的科学基础.固相微萃取(SPME)与GC-MS结合的分析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废水水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及浓度水平的信息,基于元素分析可以获知典型污染物的转化与归趋;结合废水组成、反应、降解与转移的定量考察,可以深入了解废水的生成机制及其处理过程的变化;根据污染物特征选择有效的化学原理如吸附与催化氧化的结合,根据惰性污染物的存在选择生物电化学催化分解,基于协同降解或共基质降解,培养功能微生物,构建基因工程菌,开发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技术.上述可归纳为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性质提出相适应的去除原理,系统考虑废水的成分特征、化学转化、生物转化以及相互协调优化,追求更高水平上实现污染物转化与降解的技术目标.最后,根据煤化工焦化废水处理目前暴露的缺陷,提出了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隐孢子虫在水环境中存在水平与灭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隐孢子虫的介水传播途径与特点、卵囊在水环境中存在水平及有效灭活隐孢子虫技术。隐孢子虫在水环境中显著存在;以饮用水为媒介成为隐孢子虫病传播和暴发流行的重要途径;采取可靠灭活工艺是控制隐孢子虫进入供水系统最重要的屏障。氯化消毒难以有效地灭活隐孢子虫,臭氧和紫外线可获得较理想的灭活效果。臭氧剂量为5~10(mg/L)·min时,灭活率为1-lg(90%);紫外线辐照剂量在9~11mJ/cm2,灭活率为2-lg(99%)。  相似文献   

9.
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晶 《生态环境》2003,12(2):155-156
三维网喷播植草是一种能在纯石质边坡上进行绿化的新工艺。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并在广惠高速公路边坡进行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绿化防护效果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费用低廉、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一度成为环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克服植物修复技术中超积累植物生长缓慢和地上部生物量小等带来的限制,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展,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高效表达可以提高植物吸收、运输、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和修复的效率。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了PCs、MTs、MerA、MerB、ArsC、γ-ECS等转基因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在充分考虑到转基因植物给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威胁的前提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丰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重要的研究工具,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对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近年来应用于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蛋白提取、蛋白分离和鉴定、蛋白定量等方面对蛋白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重点介绍和比较了蛋白分离和鉴定技术中的基于胶的技术和非胶技术。在简介蛋白组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蛋白的识别和定量,特定功能蛋白的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这3个蛋白组学的研究方向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各类技术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蛋白组学在阐明各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水体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价方面的应用等。最后,指出了目前蛋白组学研究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蛋白组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PTP网络系统的组成,并结合开发中心的实际情况详细说明了CAD系统在环境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Maintaining the levels of genetic variability in captive populations of endangered species is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Because of the generally low sizes of captive populations, genetic drift is the main cause of loss of diversity. Several simple management rules, such as equalization of contributions from parent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re recommended for minimizing genetic drift, but it cannot be removed completely because of the unavoidable random segregation of heterozygotes. Recent advances in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developed for mammals, are now making a reality of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more than one cell from a single meiosis in reproduction. With this technology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or even completely cancel the genetic drift caused by segregation of heterozygotes. We evaluated the theoretical benefits of the use of such technologies to conservation biology. The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can be increased enormously and, consequently, the amount of drift can be greatly reduced if manipulations in reproduction are made.  相似文献   

14.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的重金属环境行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理化分析、盆栽生物试验及土壤淋溶试验,探讨了脱硫副产物的重金属农业环境行为。结果表明: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中的总Pb、Cd、Cr、As、Se、Ni、Cu等指标,基本上都低于国标最高容许量和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符合国家控制标准,但普遍高于土壤自然背景值含量。8~10g/kg土的供试物量处理,花生、萝卜、甘蔗和水稻的可食部分重金属均无超常累积现象,未导致农产品重金属的富集残留污染,不影响农产品安全品质。在表土层供试物量达到40g/kg条件下,土壤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施脱硫副产物未导致土壤淋滤液重金属污染,不可能通过降雨淋溶过程,渗透过1m左右的土层而污染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15.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对花生作物营养效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花生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脱硫副产物可增强供试土壤的离子吸附能力,提高土壤持水性和阳离子交换量;施脱硫副产物可显著增强花生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单盆花生养分吸收量,但由于钙的离子拮抗效应增强。在花生生长后期,植株叶片钾、镁、氮质量分数下降,其影响程度与供试物施用量有关;在供试物施用量4.5~15g/kg条件下,花岗岩红壤上花生增产21.45%-25.59%,砂页岩赤红壤上花生增产40.52%~57.18%。  相似文献   

16.
自1800s以来,经过2个世纪的发展,针对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越来越完善,其所采用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生物行为变化(1900s至目前)、生物新陈代谢变化(1800s至目前)和生物电变化(1980s至目前)等3种,其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完善的为基于生物行为指标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瑞典等国家已经大规模应用基于不同生物指标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以实现对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有效监管。随着计算和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在维持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人民饮水安全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在酸性土上的农用价值与利用原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作为废弃物对环境的潜在威胁,促使人们对其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重视。文章针对红壤地区土壤普遍缺乏营养元素的问题,通过分析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探讨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在酸性土壤上的农用价值与利用原理。结果表明,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富含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而红壤地区土壤又普遍缺乏这些元素;它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能,在酸性土壤中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因而具极高的农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上适量施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供肥性能和持水能力,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达到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和检索公开报道的期刊、报纸和网络,统计分析我国1985以来水体突发污染事件。1985—2015年间,我国水体突发污染事件年均发生数量总体变化呈现先动态增长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2006年为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频次的转折点。导致水体突发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违规排放、企业事故性泄漏、交通事故、自然因素和人为投毒等,污染方式多样。水体突发性污染的污染物种类包括化学品、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油类、农药、重金属、生物污染物和其他不明污染物。鉴于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污染方式的多样性和污染物的复杂性,采用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在线监测与分析预警,已成为当前监测和评价水体突发污染事件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臭氧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故臭氧发生器的研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介绍了国内外臭氧发生器在电极结构、介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中六溴环十二烷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翌  朱晓艳 《生态环境》2014,(8):1390-1395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一种非芳香的溴代环烷烃,作为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泡沫、纤维、纺织品、电子产品及其他有机材料中,也可以作为聚乙烯、聚碳酸酯、不饱和聚酯等塑料的阻燃添加剂。HBCD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够在环境中长期积累、迁移和转化,对人类和环境构成潜在的的危害。随着全球 HBCD 用量的增加,HBCD造成的水体及土壤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环境中HBCD修复技术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 HBCD 的去除或降解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同时阐述了各个修复方法的原理、条件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这两种修复方法:光降解是一种利用光照和催化剂使水体中 HBCD 发生降解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去除效率高、清洁环保,但发生条件高,并且成本较高;微生物降解是指利用环境中的某种微生物来实现HBCD降解的,HBCD在厌氧条件下的降解效率明显高于好氧的条件,微生物降解具有不产生二次污染、降解彻底等优点,但相关研究还很少,发展还不成熟。目前开展 HBCD 植物修复研究的报道也很少,因此探讨利用植物修复HBCD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此类工作的研究重点之一。关于未来HBCD修复研究的方向,作者认为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仍然是 HBCD 修复的主要研究重点;还可以尝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复方法联用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另外,微生物共代谢等修复方法也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