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油品腐蚀与安全防护科研创新团队于2019年9月获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点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团队共有12名成员,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扬帆计划青年博士人才" 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团队负责人程丽华教授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石油加工工艺优化及腐蚀防护、油品精细化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主持或参与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石油炼制工艺学》《石油化工过程概论》等多部教材。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是经广东省科技厅于2011年审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骨干成员5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团队中有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  相似文献   

3.
<正>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骨干成员5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团队中有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实验室现有面积约4200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单台套价  相似文献   

4.
<正>质量方针: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中心宗旨:为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中心"具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甲级安全评价资质,已承担完成多项国家重大石油化工项目的风险评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中心"具  相似文献   

6.
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中心"具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甲级安全评价资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学科团队于2019年获批为学校重点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3人,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省"优青计划"支持人选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省""三八红旗手" 1人。团队带头人唐少莲教授担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省级精品视频公共课和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是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学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广东省反邪教协会理事,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9.
正质量方针: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中心宗旨:为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10.
<正>"多尺度力学分析与功能设计研究团队"于2019年9月获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点培育科研创新团队,致力于解决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工程、管道与容器等领域的力学问题。团队共有10名成员,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2人。团队依托力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实训实验中心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硫和甘油的高值化利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9月获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点培育科研团队,共有成员8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团队带头人谭华教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博士,德国洪堡学者,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兼职研究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引超100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家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2项。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包括:(1)生物质分子的催化转化。主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以可再生生物质及平台化合物为原料,以高附加值化学品为目标,通过设计高性能金属催化剂,以及从新催化合成路线等角度出发,借助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生物质分子的催化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2)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针对石化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将催化生物质产氢、电解水产氢等绿色制氢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以及催化还原转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低成本的液相或气相二氧化碳转化,获取甲酸、低碳醇、低碳烃和芳烃等高值化学品或液体燃料,为石化碳减排和碳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3)单质硫及硫化物的高值精细化利用。石油初加工中脱硫过程得到的主要产品是单质硫,而当前石化企业利用单质硫开发精细化学品的技术比较薄弱,团队通过合成的手段,把单质硫完全转换成精细有机化工中间体,如:噻吩类化合物、噻唑类化合物、磺基化合物、硫醇和硫醚等含硫医药中间体,这不仅能解决大量硫堆积的问题,也可为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含硫废气的利用提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质量方针: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中心宗旨:为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13.
<正>质量方针: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中心宗旨:为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中心"具  相似文献   

14.
<正>质量方针: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中心宗旨:为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从事石油化工风险评估和过程安全研究的科研型风险管理技术咨询机构。"中心"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资深的石化安全背景、强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先进的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软件,能为企业提供整套石油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中心"具  相似文献   

15.
《环境科学》2011,2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1047) 项目负责人:龙立荣 本项目的负责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龙立荣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员工的激励研究,围绕个人职业生涯激励、企业分配公平与薪酬激励、员工创新激励等问题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质催化转化与利用科研创新团队于2019年9月获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点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现有成员7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团队具有极强的创新和服务意识,研究基础较好。团队带头人滕俊江教授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广东省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青年学者委员会委员,获茂名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授权2件,参编著作1部;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以及广东提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横向项目5项,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6篇。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及特色包括:(1)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及液体燃料的制备。通过构建多功能催化剂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定向转化为高附加值平台化学品、液体燃料等,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转化效率,助力"碳中和"。(2)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催化转化。通过构建"催化剂-溶剂"体系将当地典型的荔枝渣、果壳、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油等,提升利用效率,助力"碳达峰"。(3)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通过化学修饰的手段将纤维素等生物质进行改性,获取环境友好的功能材料,用于水处理、油水分离等领域,扩大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利用途径。(4) 3D打印用生物质基光敏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将具有可聚合官能团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学品与光敏特性的组份进行组合,制备具有光敏聚合活性的树脂材料,拓展生物质下游产品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省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经广东省科技厅于2017年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中心共有12名成员,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团队顾问),广东省"千百十"人才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扬帆计划"青年博士人才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团队依托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高校劣质油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与广东奥克化学品有限公司共建"广东省奥克环氧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共建"广东省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简介是经广东省科技厅于2011年审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骨干成员5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团队中有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9.
正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是由南京江北新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微界面技术团队四方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石化、能源、精细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多相反应微界面强化技术和应用。公司拥有60多名专业教授、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同时配备有实际工程转化经验和丰富设计经验的工程团队,已经获得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微界面技术团队授权使用过程强化反应领域发明专利100项,其中欧美发明专利6项。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工程及智能数据处理"团队致力于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工程研发和推广应用,有较强的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和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已完成工程研发项目10多项,拥有专利40多项。团队目前共有成员7名,博士比例100%,涵盖大数据、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