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顶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压力平衡被打破,所以储层内的气体会侵入油藏。气体侵入油藏后会严重影响油的渗流能力,油井的产油量急剧下降。目前屏障注水较多地应用在渤海气顶油藏的开发中,但是对注水方式研究的内容较少。基于B油田的特点建立机理模型,对气顶油藏屏障注水运移规律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注水可以有效地抑制油井气窜;周期性屏障注水既能利用气顶膨胀的能量,又能有效地利用屏障注水控制油井气窜,使得油井见气后生产油气比处于较低的水平,提高油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P油田底水稠油油藏波及规律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利用二维物理模型和三维物理模型,采用预埋电极方式,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水脊变化规律和波及规律。实验表明,海相砂岩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时底水锥形突进,含水上升规律呈"厂"字形,且含水曲线会因隔夹层呈阶梯状上升,而波及系数与流度、驱替速度和隔夹层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在三维物理模型的实验条件下,隔夹层能让波及系数提高18%。因此,P油田下步挖潜策略应在流度高且油藏上部存在隔夹层的区域布井挖潜,开发时采用高采油速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极其复杂,开采难度大幅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剩余油研究精度,满足精细注水、精细采油的目的,需要对储层开展更为精细的单一砂体(8级)及其内部构型(9级)的研究工作。此文针对小集油田枣Ⅲ油组冲积扇扇中储层的精细构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在构型级次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级次构型单元进行了表征,并应用构型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小集油田枣Ⅲ油组水淹特征以及注水见效情况,可指导油田的精细开发。  相似文献   

4.
生物礁滩灰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在开发前期井少条件下储量不确定性大。通过对地质模型的储量不确定性成因分析,获得了油藏储量的概率分布,评价了储量的不确定性且预测了储量存在的风险和潜力,优选出了后续开发方案研究的基础模型。同时明确了储层构造、地震预测对地质模型的影响程度,储层变差函数及油水界面,有效厚度下限是影响非均质性强的礁滩灰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不确定性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减小储量不确定性的建议,指出了地震预测对有效储层的识别能力是油田储量的潜力及风险的关键因素。这种储量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为下一步投资建议、井位部署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SEC准则中影响储量变化的六大类别(储量修正、提高采收率、收购、扩边及新发现、生产、卖出)进行了分析,继而结合实例讨论了SEC规则下证实储量变化原因的归属方法。分析认为:储量变化结果可以充分反映油气公司在当年勘探开发生产中技术的进步、商业运作所取得的成效、油气公司对于油价的敏感性等问题,油公司应准确地理解储量复核披露原则,保障在资本市场的声誉。研究可为今后上市油气公司储量管理、上市年报编写、储量披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该厂横跨陕西、宁夏2省(区),主要承担着姬塬油田的勘探开发,渭北、渭河盆地的前期勘探评价,以及河套、巴彦浩特、雅布奈、宁武、二连等周边地区的前期地质研究。公司主要从事原油的生产、油气集输全过程及相关的采油、注水和集输技术的应用,石油工程基本建设等活动。  相似文献   

7.
排水采气是含水气藏开发中后期重要的采气手段之一。对于稳产、高产以及提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文中对我国常见的几种排水采气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于其应用前景也作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8.
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田进行的二次采油,需要向油井注入大量的回注水。回注水管道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FB)等,其生长、代谢和繁殖易引起金属管道腐蚀,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本文选取大庆油田回注水,用化学杀菌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合适应用条件是:pH值为5.0~9.5;对聚驱水采用异噻唑啉酮,采用均匀式加药方式,投加量为120mg/L,每3天加药一次;对水驱采用1227-异噻唑啉酮,每15天冲击加药一次,投加量为80mg/L。在此条件下,对于聚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为99.99%,腐生菌和铁细菌100%;对于水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可达100%,腐生菌99.99%,铁细菌99.99%。  相似文献   

9.
油藏地球化学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是传统的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与油藏工程紧密结合的产物。其产生对油气勘探和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油藏非均质性、充注史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简要总结了油藏地球化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以及产生的一些新兴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油田泄洪道内现有计量平台21座、单井平台146座、集油干线23km、注水干线15km、采油单井管线32km、注水单井管线18km、变压器94台、10kv电力线路长约66km。因为泄洪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 ,泄洪道内平台的设计、建设的不规范因素以及平台上各设施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性 ,决定了生产及辅助系统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由于洪水、波浪、风等因素对平台、油井的侵袭 ,造成其基础松动、腐蚀严重、结构强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抗倾覆能力减弱 ,再加上设计、人为等因素 ,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于整个工艺流程来说 ,油气在井口、阀门、油气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