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好心精神"为核心的冼夫人文化作为粤西地区的特色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它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以粤西4所高校为例,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冼夫人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进行调查,指出了冼夫人文化在高校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了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融入冼夫人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冼夫人研究基地")是2010年经广东省社科联批准成立的省级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冼夫人研究基地以"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及其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冼夫人的历史事迹和功绩,冼夫人精神及现代意义,冼夫人信仰习俗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冼夫人时期粤西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以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粤西地区的民族演变与融合,冼氏和冯氏家族研究,冼夫人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正>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冼夫人研究基地")是2010年经广东省社科联批准成立的省级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冼夫人研究基地以"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及其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冼夫人的历史事迹和功绩,冼夫人精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防教育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它对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29-131
从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等几方面论述新加坡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全社会不同族群共同认可的"国家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借鉴其成功经验,中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应从强化政府行为,突出高校德育重要地位、加强德育实践,构筑立体道德教育网络和加强民族团结,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几方面着手,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生态教育是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它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孕育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思想文化内涵。研究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导向功能、思想道德教化功能和爱国情感的激励功能,提出实现其功能的基本路径,即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方法;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持之以恒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8.
各个民族由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都曾在历史上创造过符合本民族实际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对其本民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丰富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亦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把探索的视域转向新加坡,并以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为题,重点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可供借鉴的方面。作者认为,新加坡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一是重视和弘扬为新加坡人所称道的"新加坡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对新加坡公民的责任感教育;三是重视新加坡人的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之"军坡"活动,遍及岛之南北,一般认为因古代杰出俚人首领冼夫人而生,且其各个环节均有与冼夫人可以对应的传说存在。然而,考之文献及结合田野调查可知,至今盛行的"军坡"活动,本源于元明以来民间之关王"装军"习俗,用之于关王会活动。明初冼夫人信俗被纳入官方礼制,且在明中后期黎瑶之乱的影响下,冼夫人信俗在海南日渐盛行,加之当地官员、乡绅的大力参与引导,"装军"信俗渐与冼夫人信俗结合,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军坡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编制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问卷,本研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的认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心理结构包含积极认同、行为认同和消极认同三方面;性别、文化程度、专业、了解红色文化的主动性等内在因素,专业教育、学校宣传、父母文化程度等外在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均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多元文化导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复杂心理结构,大学生良好的文化认知能力、积极主动思考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其红色文化认同心理的形成。研究建议,要正视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矛盾心理结构,建设和完善持续立体的红色文化教育网络,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要求,创新红色教育方式,创设红色实践机会,不断建构和完善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结构。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不容忽视,应从大学生的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隐形教育与感性教育方面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鹤壁市淇滨小学,自2003年建校以来,坚持一切面向学生未来,以"乡土文化"为抓手,以"强德树人"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开发淇河文化校本课程,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发展之路。爱国首先要从爱身边这片热土开始。因此,学校抓住淇河这一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教育资源,从2003年开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专家学者的帮助下,以"淇河文化"学习研究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抓手,就地取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为此,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爱家乡鹤壁》,该教材分为:序言、走进淇河、历史悠久、群星璀璨、奇珍异宝、  相似文献   

13.
作为网络的新媒体,微博对社会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微博具有新鲜原创、高科技、强交互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这一群体本身所具备的高素质、参与性强、年轻踊跃等特点,使得它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与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社会的其他人群。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微博所带来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能够确实找出良好方式与途径来传播微博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疆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对该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否能够对他们在新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显得尤为关键。同时能否在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采取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环境,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这都是本文思考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氛围、条件等因素使其在性格等方面显得较为脆弱,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给这些还未"成型"的大学生造成很多挫折,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艺术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高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艺术审美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它的研究在全面培养艺术人才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论摘编     
<正>报刊走出去的创新着力点首先,既要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与时代特色,又要充分了解报刊读者所在国度或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在中外文化之间找到可以相互交融、相互理解的结合部,求同存异,尊重国外读者的文化习惯,使报刊的内容产品具有文化精神上的亲和力。第二,既要立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尊重国外读者尤其是国际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找到国际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中能够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价值共识区域,以此作为报刊走出去内容生产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其生态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师范院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凭借特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积极承担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担,使得新世纪的大学生具备广博的生态文化知识、较高的生态文化素质、丰富的生态文化理念以及自觉的生态文化行为。因此,师范院校要通过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师资条件以及校园建设等方面紧抓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从而更好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与系统性特征认识不充分,或者说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延伸了教育的链条,将职业道德教育由"校园"教育变成了"终身"教育,充分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基地建设同时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充分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与技术操作互相促进,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理教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就初中教学中,如何搞好地理教学,谈只言片语。一、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地理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内容,就是爱国主义、国情国策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法制教育。(一)紧扣教学内容,画龙点睛,激发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情感是在许多情绪体验中产生的,是在对祖国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地理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