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一般认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起点是郑振铎的《文学大纲》,然而今日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化"理论和实践,从逻辑上与郑振铎并非一脉相承。对早期外国文学研究史料的爬梳和分析表明,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应当是"小国文学"研究。1920—1930年代,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延续了"五四"以来对于"小国文学"的偏爱,以期望获得对中国社会有帮助的经验。"小国文学"研究奠定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基础,并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化"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但政治化与时代化两大特征,也是其历史局限性所在。今日的研究者应当从这两大特征入手,检省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化"之得失,并发掘其对当下外国文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在众多娱乐事件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而百度贴吧作为国内最大的粉丝交流平台,将其作为粉丝文化研究的文本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使用文化变迁和迷群理论,结合贴吧十年间的粉丝大事件,来阐释贴吧粉丝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分析其变化的深刻的内外部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健康的网络粉丝文化传播给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微公益"以其平民化和公众广泛性,为国内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力量。另一方面,舆论对于其公益信息的真实性,操作的合法性等方面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本文以"微公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产生机制与发展特点的解读,透视"微公益"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推动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从大处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事业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从小处说,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都是至关重要的。面对一年级的新生,关于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期初,学校对一年级新生作了一次起点研究,作为语文教师,我最为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在42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会读单韵母的有38人,占总数的90.5%;  相似文献   

5.
欧洲"乡愁小说"在1930年代前后的译介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跨文化实践活动。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途中,被革命现代性压抑的乡土情怀大都呈现为带有强烈启蒙意味的国族言说。而1930年代前后欧洲"乡愁小说"的译介恰恰以对城乡的双向关注,"不合时宜"地回归到"乡愁"本质化的情感内核,即正视人的现代化生成。这主要体现为译者在原乡意识的悖反体验和城乡差异状态下的现代性焦虑两个情感维度。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发生提供了别一视角,也丰富和彰显了中国文学之于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析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可以用于解释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研究文学文本。简要梳理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渊源,分析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指出其缺陷,旨在帮助文艺批评者更好、更有效地运用于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7.
唐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繁荣景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了文学体裁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语言的变革。唐朝的"诗体"文学随着当时社会的性质、经济体制、政治及帝王集权统治的发生变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这也就表明了一种文学体裁为其自身生存要不断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土壤。唐朝正是这种"诗体"文学生长的沃土,因而原来的诗"言志"与"缘情"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唐代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可以把它看作是唐朝人思维模式及语言习惯给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代表,其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中的"去分化"表现较为明显,体现在其消除的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跨越的真实与虚伪的边界、消解了文学体裁的界限、抹平了读者与作者、高雅与通俗的区别和拆分文化为文化元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梦粱录》的成书年代至今仍是一个疑案,其书自序中提到"甲戌岁中秋日,钱塘吴自牧书",此为断定其成书年代的一个关键证据,但对此"甲戌"究竟对应哪一年,自古以来就存在争议。本文对目前存在的"咸淳十年"说,"元统二年"说等观点一一加以剖析和梳理,力图为《梦粱录》成书年代的断定提供更多佐证。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3):100-106
新世纪初的"新左翼文学"现象值得关注。"新左翼文学"与"底层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在关联性。其真实性、批判性,乃现实主义文学题中应有之义。以"见证与批判"为核心的"新左翼精神",其实是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因此,"新左翼文学",乃是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左翼文学不但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政治性、党派性,而且还具有宣扬阶级斗争、鼓吹暴力革命等特征。因此,试图以"新左翼文学"来"激活"20世纪中国左翼文艺传统,是有欠稳妥的。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家庭     
<正>在家里,妈妈是至高无上的"王母",我是骄傲的"小王子",爸爸呢,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每天,"王母"一声令下,"老百姓"就开始"服务"——为"王母"和"小王子"端茶倒水。表面上"老百姓"很顺从,其实一转身就说"王母"的坏话:"你看看你妈妈,总说减肥,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态旅游理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生态旅游产生的根源和兴起的原因,学界基本观点主要有环境危机背景说、大众旅游挑战说、旅游市场"绿化"说、综合说。根据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应更多地从生态旅游的主体上去寻找生态旅游产生的根源。在引介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旅游根植于人的"回归"需要和现代人的社会处境,环境危机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对丰富生态旅游理论、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DRASTIC模型易使用,在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平原河网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埋深浅,DRASTIC模型需根据其特征进行改进,目前应用尚不多见。该研究结合平原河网地区水文地质特征,选取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厚度、水力阻力及含水层渗透系数5个指标改进DRASTIC模型,基于GIS软件构建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HC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例计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地下水脆弱性总体较高,"较高"和"高"占全市总面积45.27%,"中等"占33.08%,"低"和"较低"占21.65%。各指标的单参数敏感度分析和地图移除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权重与理论权重大小排序基本一致,每个指标去除均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说明DRAHC模型在平原河网地区应用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上海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为类似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心理学认为,"面子"即是自尊心,是指要求自我尊重和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需要。需要激起动机。人们所认为的与需要相适应的条件时,就转化为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对于学生来说,"面子"是他们"动机"和"行为"的出发点。对自尊心需要的追求强弱、深浅,是他们是否要求进步,是否奋发向上,是否认真学习的主要动机。需要—动机—行为,是一条科学规律,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务必把转化学生的思想、陶铸人的灵魂作为神圣职责,绝不可  相似文献   

15.
赵春贺 《环境工程》2022,(5):298-299
<正>自工业革命以来,生态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并引起各国重视,随之研究生态和人类关系的文章增多,生态文学作为其文学类型之一,对于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别的见解。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一些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重角度重新认识和解读生态文学作品,对于当今英美文学教育在生态文学视角下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英美文学是我国民众了解外来文学和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其中涵盖诸多生态文学作品,对反思人类发展问题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找准时机、因势利导地渗透德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童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用"语文"的方法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140-143
《文学写作》课作为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高校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意在通过对高校《文学写作》课的静观以及"回到文学本身"的阐释和论证,为"教育主体间的狂欢"这一《文学写作》课程改革突围方法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笔者认为,只有正本溯源,力求回到文学本身才能对《文学写作》的教学改革之路有一个较为理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理气说是其祭祀观和鬼神观的理论基础。在理气关系中,朱熹持理能生气、物死气灭(理生气灭)的观点。这种理气观使朱熹认为人死之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存作为鬼神或灵魂的材质,也就彻底否定了儒家人死为鬼的传统观念。儒家的祭祀以有鬼神的歆享和感格为基础,朱熹的鬼神观与儒家的正统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撞。对此朱熹用理生气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即合理的祭祀会由理生气来歆享和感格,不合理的祭祀则不会有气产生,故淫祀无福。如此,"理生气灭"说逻辑地统摄了理气观、鬼神观和祭祀观,但留下太多的含混和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9.
"八个相统一"思想理论在2019年提出,其中包括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等多个方面.从某种角度来看,"八个相统一"思想是以思想政治课为核心,对其横向与纵向元素进行挖掘延伸与生态构建,这一思想理论可以视为对教育生态学的印证与进一步指引.就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而言,教育生态学理念的融入,对于实现...  相似文献   

20.
生态理论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具有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才利于人类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其强调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基于此理论,本课题组对幼儿美术活动区域的材料层次性投放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认为:教师可以依据幼儿不同兴趣"点"有梯度地投放材料,通过适时性增添难度递增材料以维持兴趣持久性,适时性替换材料与增添辅助材料以产生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