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中凹陷3号断裂带南缘储层是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勘探区域,从储层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该区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性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孔隙主要是颗粒溶蚀及碳酸盐溶解产生的孔隙,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且胶结作用也与物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对于该层位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岩芯、铸体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探讨了储集层的沉积微相特征、岩石类型、孔隙类型、毛管压力特征、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优质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表明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粘土质杂基等填隙物普遍发育,长211的储集层物性最好,非均质性弱,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毛管排驱压力总体较低;沉积微相和后期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可开发利用被列为重要的接替能源。以黄口凹陷为例,论述中国东部地区古近系典型凹陷的油页岩分布特征,探讨该区下一步找矿思路。中国东部地区典型凹陷的油页岩赋存于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大汶口组中段下亚段和下段上亚段,为深灰色—黑色富有机质块状页岩,纹泥状韵律层发育。油页岩沉积稳定、分布广泛、横向连续性好、品位中低、构造简单,且地球物理特征显著。该区下一步找矿思路为“油(页岩)盐共探”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4.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生油层段 ,精细研究发现沙河街组主力烃源岩在岩性岩相组合、有机质性质和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盆地的沉积体系和演化序列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发展演化阶段 ,从湖盆形成早期的欠充填阶段经过平衡充填到最后的过充填 ,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盆类型演变旋回过程 ,它们分别对应于岩石地层单元中的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三中、上亚段。由于湖泊充填过程的阶段性导致了各充填单元烃源岩有机质的组成成分、有机质的保存条件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差异性 ,而这些特征的差异性正说明了湖盆的充填过程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已经确立了东营北带沙四下亚段凝析油气藏烃源岩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热演化史、古地温史,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确定该区沙四下凝析油气藏存在三个成藏期次,分别为沙三~沙二沉积时期的古油藏形成初期、沙一段沉积末期至馆陶组沉积时期的古油藏形成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至今的古油藏裂解及凝析气藏形成期。结合构造发育史建立了沙四下亚段凝析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分析了本区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长安地裂缝带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裂缝面上的黄土及未受裂缝影响的原状黄土进行电镜扫描试验,对两者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裂缝带附近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裂缝面黄土与原状黄土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主要表现为裂缝面黄土颗粒接触类型为面-面接触,具有定向排列现象,颗粒之间孔隙较小、结构致密,并可见明显的擦痕,原状黄土颗粒接触类型则表现为棱-面接触或面-面接触,并发育缝隙状孔隙,总体为镶嵌孔隙结构;两者微观结构的差异表明地裂缝的活动具有剪切滑移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陆丰A油田恩平组上段储层岩性、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岩石粒度、沉积构造、测井相及砂体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恩平组上段是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分流河道间、席状砂、河口坝5种沉积微相。恩平组上段整体上表现为一个海进的过程,早期,海平面低,以发育厚层宽条带状水下分流河道为主;中期,随着海平面上升,波浪改造作用增强,研究区东南部河口坝、席状砂分布增多;晚期,海平面达到最高,分流河道分叉增多,前端河道呈窄条带状,河口坝、席状砂分布连片。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含油气性的控制作用明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物性最好,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下一步井网部署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8.
为了认识泥岩裂缝储层,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技术,对某油田A井的10块泥岩裂缝岩心进行分析测试,获得了核磁孔隙度、可动流体饱和度、裂缝孔隙度等物性参数;同时,利用核磁共振特征值来表征裂缝的特征.这是常规实验无法实现的,为认识泥岩裂缝储层及进行储层评价提供了全面的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浙江永康盆地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永康盆地是典型的白垩纪陆相红盆。本文作者发现在永康盆地北东部的朝川组红层沉积中发育较深水暗色泥灰岩沉积,与较浅水红色细碎屑沉积呈互层或夹层产出,具渐变式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的特征。控制该混合沉积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湖盆浪基面之下的静水环境及干旱与潮湿气候的交替变化。通过对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环境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该泥灰岩段中保存的孢粉和植物化石组合,笔者认为该套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反映了浙东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总体可能处于干热气候环境,但存在短时间内的干-湿气候交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川西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从如何建造高效复杂缝网的目标出发,建立了基于三种砂体分布特征的压裂模型。以最小阻隔层厚度划分渗流单元,基于单个渗流单元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精细优化裂缝条数及单条裂缝形态参数,形成了基于独立渗流单元的水平井精细分段压裂优化技术;在裂缝系统如何有效长期保持方面,建立支撑剂非连续铺置的评价方法,形成了便捷、低成本的脉冲纤维加砂压裂工艺,同时通过实验评价储层伤害,建立起一套防膨降水锁压裂液体系,降低了天然气从基质向裂缝的流动阻力,使人工裂缝参数与砂体展布、储层渗流能力相匹配。现场应用效果较好,对国内外难动致密砂岩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输油管道应急预案编制研究现状,针对陆上输油管道水面溢油特点,研究提出了水面溢油应急预案,即一河一案的编制工作程序。基于典型管道水面溢油情景,编制了输油管道水面溢油应急预案模板,为企业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环境应急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上溢油事故等级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合分析影响溢油事故威胁程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使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评定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及等级,为进一步的溢油事故应急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林霞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36-137
采用物化法与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含油废水,工程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石油库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商业油库石油产品装车过程中蒸发的油气进行回收。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吸附和解吸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作了介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造成油库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及危害,并针对油罐的自然通风、“小呼吸”、“大呼吸”所造成的油品损耗,提出了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珐》的介绍.矿物油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于标准油品的制取,尽管保证了准确可信度,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但是由于该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应用。本文就该方法中标准油品的使用量与所需水样体积之关系进行了计算说明,并加以讨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发生在沧临输油管道裂口漏油实例进行的管道应力和稳定性的验算,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已经颁布实施的海洋环境样品分析测试中油标准,针对目前我国制定“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生物体内污染物评价标准”,修改“海洋水质标准”等问题,从实验实际数据出发,阐述在制定或修改油类标准时,必须注意标准油、标准物、分析测定条件、分析测定方法,因为这些因素对量值造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含油污泥中回收原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处理方法以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胜利油田海上采油油轮的生产作业状况及增设油气分离装置的必要性,提出了油气分离装置设计与施工的要求,论证了海上采油油轮增设撬装式油气分离装置是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