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育政策隶属国家语言政策,也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基础,而科学、合理地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反过来又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贸易政策审议是与谈判、争端解决并列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在保障WTO多边贸易体制正常运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环境措施能够通过生产、运输等环节影响贸易,因此各成员实施的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在贸易政策审议中日渐受到重视。中国已开始利用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表达对其他成员与贸易相关环境措施的关注,同时在被审议过程中积极向其他成员阐释我相关措施,增信释疑。本文梳理分析了WTO贸易政策审议环境议题的发展特征、中国审议其他成员时提出的环境议题主要关注领域以及被审议时其他成员向我提出的主要关注。为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大WTO贸易政策审议环境议题工作的参与度,特别是全程参与对华贸易政策审议工作;二是开展能力建设,进一步熟悉贸易政策审议工作流程、语言,有效利用该机制,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三是推动企业参与贸易政策审议环境议题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运用语言文字的整体水平比当地群众要高,红军的到来提升了当地语言文字应用的总体水平。红军开展语言文字应用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妇女识字班、军官教导队、政治宣传教育、文艺作品创作等。由于驻扎的时间太短且红军驻地与当地群众的居住区相对独立,红军语言与当地方言之间的接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语言文字工作经验对建国之初的相关政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完善政策功能 加速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比较了生态建设有关政策与一般政策的异同,剖析政策功能未能有效发挥的原因和背景;然后在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应一致匹配原则指导下,剖析生态建设活动规律、生态建设者分布素质等时空动态规律,揭示生态建设政策需求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政策功能的技术、方法、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由于政策在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等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造成了上学难、上学贵、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甚至辍学率上升等问题,政策效果偏离了政策既定目标。文章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进行了反思,探究这一政策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政策制定质量,规范政策制定程序;保障政策投入,减少政策执行偏差;加强政策评价,建立快速反应的纠偏机制;重视政策更新,提高政策终结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环境政策评估体系研究——基于美国、欧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明确环境政策评估体系在识别环境政策实施绩效、评价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影响、推进环境政策改革与创新中的作用,文章以美国、欧盟的环境政策评估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标准等要素的基本分析框架,分析总结了国外环境政策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与形势,对推进我国环境政策评估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讨论了拟出台的"英语退出高考"等英语教育政策背后的一些考虑,试图澄清英语"有用"与"无用"之争论中的一些片面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英语教育的意义。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简单地从英语的实用性来判断英语教育的意义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决定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师语言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教师语言素养对学生发展、课堂成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从"积累""借鉴""练习""反思"等几个方面探索了语言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指导短期和长期政策实践的初步框架,为开展后续研究以及制定相关领域的政策提出了建议。研究提出以下政策行动框架:培养相关价值理念;鼓励和规范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行为;完善立法、社会环境风险管理、公共服务等治理体系。课题组确定了指导决策的五项原则:即多方参与、长期与短期目标结合、环境和社会政策一致、以法制为保障、公平正义,并提出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四阶段目标框架和相关政策建议,将21世纪中期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与短期需要采取的决策和行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多项与绿色"一带一路"相关的政策文件,已经在环境和社会等各领域与国际接轨,但总体上可操作性较弱。本文通过介绍世界银行新版环境和社会政策体系,对比分析其与我国绿色"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差异性,提出了完善绿色"一带一路"政策体系、增强环境和社会事项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政策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及主要经济手段的实施现状与特点,指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不足与问题. 以流域控制单元为对象,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分区、分类、分级、分期”为基本理念,研究了适合我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与构建思路,并对环境财政、环境投融资、市场化、排污收费与污染税、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等具体手段进行了阐述,提出环境经济政策的综合实施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回收再利用市政污水日益得到广泛关注.北京市作为最早实践再生水利用的城市之一,其市政污水再利用率已达约60%.为更好地促进北京市再生水的推广与管理,明晰北京市再生水相关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本文采用环境政策评估、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再生水相关政策的目标、政策要素及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解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以污水回用为主题的政策仅有3部,随着再生水发展阶段的演进,其目标经历了"处置废水-节约用水-设施建设-推广利用"的调整,再生水行动目标随着政策针对主题和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差异;政策要素的优化改进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等3个因子息息相关,在顶层设计、功能设置、动机、手段分配等方面欠缺考虑;政策目标的科学化较受认可但其实践完成效果受到质疑,教育程度与收入对调查结果呈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V.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经济政策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及主要经济手段的实施现状与特点,指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不足与问题.以流域控制单元为对象,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分区、分类、分级、分期"为基本理念,研究了适合我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与构建思路,并对环境财政、环境投融资、排污收费与污染税、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等具体手段进行了阐述,提出环境经济政策的综合实施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作通讯》2010,(8):42-50
近年来,江苏省环保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价格为重点,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为主要手段,同时综合运用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在环境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上处于全国前列,探索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以环境经济政策推进环境管理的环保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社会发展起了主导作用,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演变。本文对语言的发展规律、民族性语言、语言的符号系统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修复及再开发等问题逐步凸显,遗留了大量存在潜在污染隐患的场地,亟须加快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与创新。本文从对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入手,提出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按照“防、控、治、管”的思路,在场地污染预防与调查、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效果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污染场地监管和再利用四个阶段纳入多样化、差异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工具,形成税费、补贴、价格、交易等多种手段组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煤矸石与粉煤灰管理规定、综合利用经济政策和有关法规等三方面论述了强化煤矸石与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管理措施,提出了较全面 系统的法规政策体系,供有关部门决策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我国1988—2014年主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并对相关政策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政策制定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执行情况与不足,提出未来需要在排放标准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工具采用和经济环境政策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市场机制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经济对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分析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市场机制下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包括价格、税收、投资信贷、市场刺激,以及环境与经济核算等5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双碳”目标与政策现状,定量比较了各省份碳达峰时间、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森林碳汇等“十四五”考核指标,分析了中国各省份贯彻落实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研究了不同省份的目标确定、政策增项和未来发展等问题,提出省级“十四五”“双碳”目标和考核指标的设定应更突出本地政策特色、更强化区域政策协同,根据碳排放态势的区域差异性、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工等实际情况,强化“双碳”行动方案,做好目标和措施的上下衔接,并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技术变革,确保各地“双碳”工作的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