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文化核心,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支撑性原则,其嬗变历经了历史的洗礼和时代的考验。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是学术自由所带来的制度性优势和权力特征,对学术自由背后的文化背景的关注相对偏弱。其实,学术自由本身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反映,其本身面临着多重价值观、制度环境、高等教育理念和国别差异的挑战。当下学术权力的获得是长期博弈的结果。辨识学术自由的文化博弈过程,对于新时期我国大学战略转型和新的学术治理制度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突出表现在这一组织所兼具的学术属性和科层属性。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践中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仍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中这对深刻的矛盾,是当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重构高校内部管理架构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物质基础方面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迎来了构建生态文明"新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此,继承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已有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文化内涵,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文明"物质与精神"的同步超越,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境界的重要之策。  相似文献   

4.
林艳瑜 《环境工程》2023,(4):244-245
<正>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的演进也和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相关。当代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中,不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精神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更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的。《经济学课程思政中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路径研究》一书立足于我国高校建设的基本情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深度剖析了如何更好地在思政课堂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并且还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放教育思想的兴起,高等教育界出现了新型授课形式,我们称之为慕课。慕课的浪潮逐渐波及中国的很多高校。大学慕课的发展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它以开放、规模庞大和课程内容完整而全面等优点受到许多高等学府的青睐。但是,在发展慕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不足。本文拟从大学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出发,以这些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期为大学慕课的全面发展和大范围普及提供些许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有利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丰富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地区推进,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由于经济化逐渐向农村地区推进,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保证和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坚持教师个性化教学特色,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应从综合的视角出发,以技巧为依托,以策略为主导,实现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和教学资源的优势整合。  相似文献   

8.
文学语言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临界语言;文学语言在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积淀着历史意识;文学语言能将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意识内涵充分展现出来,使语言本身成为具有活生生的生活气息和蕴涵深厚历史意识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政府和大学是既相互依赖又互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其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自大学出现开始,大学自治与政府控制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也是中国教育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到底应该管理大学的哪些事务,而大学又究竟需要哪些办学自主权?双方的权力边界亟需厘清。  相似文献   

10.
校友文化是存在于校友群体的特殊文化,大学精神是校友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友文化在推进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在校生对大学精神的认同、强化大学精神积极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创新工作理念、搭建互动平台、提升服务层次、植入文化基因等方面,探索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校友文化建设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学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的作用、学术自由和大学教师的使命等高等教育思想进行详细阐述。大学作为人类智慧不断延续而设置的机构,"学术自由"是大学存在的内在本质,教师和学生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师又是神圣理念的传承者、学科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风尚的引导者。研究费希特的高等教育理念可以为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明需要创造,文明需要呵护,更需要延续。站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来传承辽河文明,使之代代相续,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从未有过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是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前进的车轮,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这次改革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绿色大学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背景下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于校园的必然趋势.作为技术传承和创新的主体,积极探索和深化高校能源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的面板数据作为数据研究基础,结合气候能源因素,提出基于综合节能模型的绿色大学构想,采用簇聚类和遗传优化进行能源整合,动态评估后进行系统参数加权优化,从而达到能源优化使用的目标.实践表明,该模型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地,不同于社会其他任何地方,当有其自身的存在根基和精神导向。我们以为,大学的理想在于其能够捍卫大学之苏格拉底式的精神,并培养大学生使其彰显具有大学精神的特有气质。大学应当做照亮自身也照亮社会长远发展的灯塔,而不应当做一时光鲜却只是被动适应他人和社会的镜子。大学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其他机构不能提供的警醒和判断,而绝非简单的对社会各种要求的附和与被动适应。此乃大学生存之道,也实为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础性核心概念,孝绝不仅仅是一套事奉父母的操作性规范。孝文化观念的起源与维持,与传统中国人所持有的一种实体性的世界观、生命体验和自我理解方式有着内在的本质性关联。应当从精神哲学的角度,将孝文化放到人类生命生活的源初形态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性辩证发展过程中来加以审视,它才能摆脱特定民族的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形式之框限而获得其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价值体认。唯有在精神哲学的视域中,孝才能超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等外在功用而彰显其所固有的安身立命之内在精神价值,其当代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才能获得内在而持久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开放大学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开放大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之后,文章提出了新时期开放大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加快开放大学办学思路改革,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意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开放大学与人才培养对接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大学办学机制,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本文旨在结合开放大学的特点,探索其在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路,为更好挖掘开放大学的价值和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8,(11)
正10月24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正式挂牌。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广东省机构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具有重要意义。政府机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高速发展之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从环境保护厅到生态环境厅,看似只是两个字之变,却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内涵的不断提升,"文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关键词。就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内涵的体现和贯彻来说,它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从英语课程本质出发,提升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本文中笔者将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本质体现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在反思中就英语文化教育实现的根本途径展开详尽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弢 《山东环境》2002,(2):26-2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步伐,发展"大学经济",是中共日 照市委、市政府根据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日照摆脱沿海欠发达状态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选择;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努力开创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 一、发展"大学经济"是日照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日照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简称生态市),中共日照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生 态建市"的发展方针,颁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决定》,日照生态市建 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所谓生态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