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民间音乐的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最具特色的便是戏曲艺术。戏曲艺术是集唱、念、坐、打于一身的音乐表现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将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引进课堂不仅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和途径,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溯论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关系的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演绎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关系思想。红色文化要建构自己的天人关系,就一定要辩证地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二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都遭遇难题的状况下,红色文化应该深入发掘自身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早日实现历史性时代性的"转型升级",为人类开拓文化前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物质资源的丰富和信息技术的发达导致大学生接触到的文化形式纷繁错杂。现在,与大学管理者一直宣扬的主流文化相反的非主流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瓶颈"。本文主要探究非主流文化影响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对非主流文化不能一概否定,而要积极引导,并借助它完成传统文化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依据,根据当前社会现象来对中小学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时期如何吸收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思考,发现如果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呼吁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古代传统优秀文化,从而改变国家社会秩序,提高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所获得的第一次胜利,在八年抗战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的形成涵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受到"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践行着"从道不从君"的牺牲精神。探析抗战精神的文化渊源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以抗战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快要被遗忘的国货在商品市场中异军突起,带领一批"中国制造"的商品焕发出了活力。我们熟知的相宜本草卷土重来,带着时代的记忆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一系列包装与广告的改革变化,进行了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在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多加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国货更好地结合的问题。在发展经济同时,挖掘潜在的文化软实力,将其转化为国家的发展利器。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不容忽视,应从大学生的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隐形教育与感性教育方面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渔歌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音乐价值、民俗文化价值。通过对粤东、粤西地区"渔歌"文化进行现场采风,对"渔歌"的发展与传承进行了研究。在简述中国传统"渔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演唱谱例从内容、曲调、歌词三方面对粤东、粤西两地"渔歌"文化特征与艺术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从人才发展、衍生产品、现代科技等探讨了"渔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