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十年如一日地利用节假日拍摄野生动物,捕捉了3万多幅震撼人心的镜头.他心系自然界濒危生灵的命运,写下了一百多篇科普和警世文章,为它们奔走呼号.他听鸟语可知鸟意,被人们称作"鸟王",他为普氏原羚起了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因而有"中华对角羚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朱启钤是近代中国的“奇人”之一:作为政治家,他曾出任北洋政府五任交通总长、三任内务总长和一任代理国务总理;作为革命家,他早年曾参与维新,后来却因参与拥立袁世凯称帝、出任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而被革命党人斥为“帝制祸首”、曾被全国通缉;作为学者,他是近代颇为出色的古建筑学家,曾组建中国最早的营造社,亲任社长,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他的后辈;作为实业家, 他多次参与中国各地的城市改造,今日“旅游胜地”北戴河, 就是在他的倡导下,被开发为东亚最早的海边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2,(7):19-20
作为社会活动者的他,成就了他事业的广度;作为学者的他,成就了他事业的高度。正是以这样的广度和高度,他把推动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这一环保宣教工作的本质问题有机结合了起来。熟悉祝晓光的人都知道,他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集社会活动者与学者的角色于一身。他经常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中运筹帷幄,用他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将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组织起来,打胜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之后,他会马入槽,剑归鞘,潜心理论研究,为谋划下一场更大的战役作思想积蓄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4.
李多 《环境教育》2012,(5):36-38
与李守发交谈,你会发现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景,他的规划是多么的细致与超前,思路是那么的细致,条理更是非常的清晰,所以你根本不会为他的决定感到任何担心。  相似文献   

5.
他年少时"捉粪",后来当过农技员,村支书,集团公司副总裁,可他退休后偏偏选择了与禽畜粪便打交道,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为此,中共中央2012年一号文件起草组专程赴他的公司进行专题调研。是他,创造性地解决了鱼米之乡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他所创办的公司,在十年时间里,共处理100万余吨畜禽粪便等污物。是他,创造性地为农业提供了绿色、优质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6.
正他先后被延边州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被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评为"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老人,他为珲春东北虎的保护、野生动物及鸟类的繁衍生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珲春的环境保护事业呕心沥血、倾尽所有……他就是我们要采写的主人公——珲春林业局退休职工、珲春天和东北虎保护协会秘书长李志兴。他二十年如一日,一直甘当保护野  相似文献   

7.
台文 《环境教育》2005,(8):31-31
爱尔兰养蜂人麦克比为破世界纪录.日前竟试图让超过35万只蜜蜂爬满他的身上。然而他身上最终只爬满了20万只蜜蜂.使他的身体看上去像是一只大企鹅.不过幸运的是麦克比身上只被蜜蜂蜇了7下。  相似文献   

8.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郭峰.十多年前,他是在中国内地第一个举办流行音乐个人作品演唱会的音乐人。十多年后.从北京“永远的郭峰”到“我为申奥万里歌”全国巡演,太多的奇迹由他带来,太多的音乐因他而震撼。  相似文献   

10.
揭开楼兰城千年消失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星海 《环境教育》2004,(10):50-53
最后一个罗布泊老人——105岁的热合曼老人。热合曼,是最后一个罗布泊人,两千多年以前的楼兰消失了,但古国的遗民却一代代生存下来,“不耕不牧,唯以渔为生,织野麻为衣,取鹅绒为裘,水禽翼为卧具”,直到20世纪,热合曼和他的邻居才从干涸和瘟疫的罗布泊迁出,辗转在塔里木河流域,现在他定居在米兰,许多本谈新疆探、谈楼兰、谈罗布泊的书,都要说到这个热合曼,因为他是活的遗存,活的证人,活的历史,他的一切都带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早的著名医学家是战国时期的扁鹊。他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能,被世人尊称为“神医”。他所著的《难经》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由于他对我国医学有重大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被尊为“祖师”。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6,(11)
正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官职有多高,名声有多大,也不在于他为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别人付出了多少,他帮助了多少人,他得到了多少人真正的尊重。也有人说,人生的价值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一个简单道理,因为那是别人认定的生活意义,并不是你的生活意义。只有你自己通过一种灵魂的追索,真切感受到一种可以影响生命体验的意义时,你才真正找到了能够坚持一生的生活意义。一个人在达到一种终极自由的时候,才  相似文献   

13.
5000年前,牛身人面的神农氏双目微合,为他的子民"望闻问切",思考救治的良方;5000年后,来自中国环保、经济界的权威人士聚集在他的雕像前,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16,(10)
正他是林业专家,也是树木医生;他50余年风雨无阻,将毕生心血抛洒在广袤的森林里;他发扬"除害、敬业、厚德、求是"的"啄木鸟精神",足迹踏遍山间小路,汗水浇洒树林深处,为一个个"不能言语"的"病人"问诊把脉、开方施药,让森林生机盎然,让宜昌绿色常在。他就是湖北省宜昌市森林病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16,(7)
正民间行动朱再保湖南省岳阳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他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前半生,他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后半生,他全身心捍卫另一种和平——人与自然和谐。40年来,他志愿服务公益总时间超过15万小时,累计捐献35万元,自己则过着近似苦行僧式的生活。多年来,朱再保以全市百万在校青少年及其至少200万学生家长为服务对  相似文献   

16.
潘成荣,安徽省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他在展望十二五环保事业的发展前景时,满怀憧憬和信心。在他看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将为安  相似文献   

17.
李全顺知道,不能因为自己想致富而污染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他开始上治污设备,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外排,不达标一滴水也不排出,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过程生产,并专门安排有关人员负责环保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河南省新乡市,有这么一个人:他捐款为乡亲们修路供水,义务赡养300多名孤寡老人,为故去的革命军人送去丧葬费……他先后当选为河南省环保形象大使、新乡市人大代表、卫滨区人大常委、新乡市  相似文献   

18.
何宇翔 《绿色视野》2010,(11):26-29
湖南省沅江市六中教师李剑志,痴迷于爱鸟、护鸟、用相机拍摄鸟,十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洞庭湖鸟类图片。同时,他无数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摄影巡回展,以此唤醒人们的爱鸟意识;他走遍了洞庭湖的每寸湿地,花光了家里近十万元的积蓄。他的爱鸟举动和环保意识,不但受到国内相关专业人士的赞誉,还引起了联合国官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他能不花一分钱就调动起世界上最著名的体育和演艺明星、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和最著名的电视台共同来帮他做一件事,他也能为某种野生动物一下拿出上千万用于保护行动。他,就是国际野生救援协会(WildAid)发起人之一,现任协会主席的史帝文(steveTrent)。国际野生救援协会是一个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全球性公益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从1997年起,国际著名影星成龙先生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2,(11):42-43
他嫉恶如仇,用文字和镜头曝光了不少环境污染问题,撰写了大量环境新闻报道和评论。他写的新闻报道《这里的水黑得像芝麻湖》、《千吨废水直排东江》荣获广州市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环境新闻宣传工作者,他组织协调新闻媒体深入现场采访亚运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一年达120多批次。作为一名记者,他深入一线采访,披星沐月,足迹踏遍广东全省21个地市。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他嫉"污"如仇,用文字和镜头作为武器,曝光环境污染问题,为唤醒社会各界对环保的重视鼓与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