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填埋结构对填埋场稳定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大型模拟填埋场,并定期对渗滤液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渗滤液水质变化数据,利用指数法对2种结构的填埋场稳定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比厌氧填埋结构更有利于渗滤液中污染物尤其是NH3-N的去除;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速率大于厌氧填埋场;准好氧填埋场在封场25周后稳定化综合指数I<50,达到二级稳定化程度,渗滤液水质达二级排放标准;厌氧填埋场在实验期内稳定化综合指数I>100,稳定化等级为四级,渗滤液水质在三级排放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2.
程文  柴绪春  耿震 《环境工程》2011,29(1):92-94
介绍东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概况、填埋作业及渗滤液处理设计。设计中,根据填埋场有限的库容及国内一些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的不足,因地制宜,优化了填埋覆盖方式,提高填埋场利用率。渗滤液处理采用MBR+NF+RO组合工艺,技术先进、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垃圾填埋场的问题与改善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地调查了中国的内陆城市北京(平地填埋)和西安(山沟填埋)及沿海城市上海(海面填埋)和广州(山沟填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情景,总结出了这些城市目前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在对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各地填埋场的特点,提出了引进“半好氧填埋方式”、缩小填埋场作业面和扩大渗滤液收集管管径等向卫生填埋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4.
准好氧填埋结构作为一种"可持续"填埋技术被广泛应用,回灌型准好氧填埋不仅减少了渗滤液的产生量,降低了渗滤液污染强度,而且加速了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本文针对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技术的分类、特点、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不同填埋结构下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水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生物反应器"的原理,为今后垃圾填埋场合理选择填埋方式及渗滤液回灌的开展提供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6.
渗滤液回流对准好氧填埋产气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大型模拟填埋场。对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回流情况下填埋气产气过程做了跟踪监测。定期测定填埋气中的组分浓度变化,结合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条件下进行渗滤液回流有利于减轻渗滤液的排放量且不会造成NH4+-N的累积。渗滤液回流可以加快甲烷的产气速度,渗滤液回流时的甲烷浓度约为不回流时的甲烷浓度的2倍。从而可加快垃圾的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场产生大量渗滤液,而一般厌氧型填埋场产生渗滤液中含有很高浓度的有机物。因此,渗滤液成为填埋场的难题。通过试验模拟垃圾的好氧填埋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垃圾产生渗滤液中的COD、BOD5和NH 4+-N进行连续监测,通过试验初步得出:在好氧填埋条件下,垃圾堆体产生渗滤液中有机物和NH 4+-N浓度得到较大程度降低。渗滤液中COD、BOD5和NH 4+-N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8.99%、99.94%和99.78%。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垃圾填埋场产生大量渗滤液,而一般渗滤液中含有很高浓度的有机物,特别是填埋场的初滤水CODcr浓度可高达8×104mg/L,BOD5浓度可高达5×104mg/L。因此,渗滤液必须得到处理。渗滤液回流可以利用垃圾填埋层中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使渗滤液得 到净化;同时利用回流控制填埋层含水量,加快有机物分解,提高沼气产生量。通过实验初步得出:渗滤液回流可以将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大 大降低,CODcr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在半好氧状态下NH3-N浓度可以降到10mg/L以下;沼气产生速率大大高于未回流的填埋层;同时填埋层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分期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香贵 《环境工程》2010,28(4):76-78
提出山谷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采取分期设计的原则,以福建省连城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说明填埋库区采取分期设计后能有效地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从而达到减少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初期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填埋结构对渗滤液水质变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依据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大型模拟填埋场,并定期对渗滤液水质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比厌氧填埋结构更有利于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衰减,NH3N尤为明显;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稳步下降规律,而厌氧填埋结构渗滤液水质在前期波动较大,NH3N在后期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填埋场内渗滤液的竖向迁移过程重塑物质分布,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本文探究了渗滤液回灌情景下随渗滤液竖向迁移过程的硫酸盐动态还原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受渗滤液竖向迁移影响,硫酸盐(SO42-)还原行为在垂向填埋层间呈显著差异,主要还原产物硫化氢(H2S)和甲硫醚(DMS)均随填埋深度的递增而衰减,说明填埋场恶臭污染防治的主要位点在于浅表层填埋区.渗滤液中SO42-、COD、TOC的消耗量之间存在差别化计量关系.当渗滤液中SO42-浓度高于500 mg·L-1时,COD/SO42-与H2S释放量呈正相关.渗滤液迁移过程中不同填埋层内SO42-还原均不彻底,其连续回灌引起的还原产物持续释放值得深度关注.本研究可为填埋场渗滤液回灌运行过程中的含硫恶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填埋结构对渗滤液回流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四个大型模拟填埋场,其中两个进行渗滤液回流,研究了填埋结构对渗滤液回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渗滤液回流有利于渗滤液中COD、NH3-N浓度的下降,其下降率分别为95.8%和89.8%,下降率高于厌氧填埋,且下降较为平稳;厌氧填埋渗滤液回流虽有利于渗滤液中COD浓度的下降,下降率为82.2%,但在回流初期浓度有升高的现象,NH3-N却持续累积;增加渗滤液在填埋层中的停留时间能提高回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渗滤液是垃圾在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时,一些外来水分和垃圾腐化产生的内源水形成的。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是填埋场伴生的二次污染物,各个方面的因素不注意的话,都能对渗滤液的性质产生影响,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对渗滤液的根源、污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Ⅱ型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16S rDNA 的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覆土中Ⅱ型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比较了不同填埋操作方式对Ⅱ型甲烷氧化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铺有HDPE 膜、无填埋气体渗入的填埋覆土中未发现Ⅱ型甲烷氧化菌;而有填埋气体渗入时,进行渗滤液亚表面灌溉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无论是否同时进行层内回灌,其覆土中均检测到甲烷孢囊菌(Methylocystis).卫生填埋场填埋龄长达5a 的填埋覆土中发现了甲基弯菌(Methylosinus),填埋龄较低的填埋场覆土中未发现II 型甲烷氧化菌.渗滤液亚表面灌溉及长时间填埋气体驯化能促进Ⅱ型甲烷氧化菌的生长.有机质等营养物质丰富而NH4+-N浓度较低的填埋覆土有利于Ⅱ型甲烷氧化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识别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风险源,建立了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危险废物填埋的环境风险评价分为健康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评价2个部分.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总结了安全填埋场造成渗滤液泄露的原因,提出了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组假定的填埋场的数据,进行了具体的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事故情况下的健康风险分析方法和故障树安全性分析可以满足环境风险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国际通用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按九十年代国际通用的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标准设计建设 ,经几年的工程建设和垃圾填埋运行管理实践中 ,在人工水平防渗结构层的设计、渗滤液处理工艺、虫害控制、填埋区清污分流及分层压实覆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突破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运作管理模式 ,建成了我国第 1座城市生态填埋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农村填埋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含量和组成,选取了三峡库区10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无机阴离子、重金属含量及组成成分和pH值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p H值均呈碱性,同时,SO_4~(2-)浓度均普遍高于Cl~-浓度.此外,受氧化还原电位和p H值的影响,呈现出NO_3~--N浓度NO_2~--N浓度的分布趋势.通过指数和单因子评价法对填埋垃圾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Cr无污染现象,但Cd污染现象普遍十分严重,Pb、Zn和Cu污染则在不同的地点呈现出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三峡库区农村填埋垃圾特异性高,污染物来源构成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填埋场改造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我国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室内填埋设施的填埋气组分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填埋场的CH4含量高,半好氧填埋场CH4含量很低。并针对我国填埋场的现状提出了如果打算利用填埋气进行发电,填埋构造可以作成厌氧填埋,否则,填埋场应以安全性为 主,应建造成半好氧结构。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德国《生活垃圾技术条例》.日本《废弃物最终处置场指南》和欧盟《废弃物填埋导则》等有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厦其主要特点.井与中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相比较,主要从选址、入场垃圾要求、渗滤液排放标准、防渗结构和终场覆盖系统等5方面分析了GB16889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其修订、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垃圾填埋场的二次污染物以渗滤液和填埋气最为普遍。渗滤液含多种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质,一旦渗漏将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防治渗滤液污染一是要做好防渗.一是要对渗滤液收集后进行净化处理。可通过探地雷达(GPR)和垂向电阻率测深(VES)等物探方法监测渗漏。填埋气存在140种以上的成分.90种以上普遍存在,这些气体含量虽低.但其挥发性强,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通过溶剂吸收、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方法对填埋气净化后可用于发电、加热燃料和民用燃料及汽车燃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