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无锡市安监局按照省安监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紧紧围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和分级监管的工作要求.多次开展全市危险源普查工作.明确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的责任体系,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危险源监管水平,努力建立科学、可靠、高效、现代化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全市重大危险源的基层数据普查、基础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2.
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分析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现状,指出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的子系统,即: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与辨识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对其子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的思路、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印度博帕尔事故、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中国北京东方化工厂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罐爆炸事故,展现出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造成了人员重大伤亡,同时也昭示出人们对危险源问题认知不足。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京、上海等6城市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可由于我国机构变革等原因,这项重要的工作没有大踏步前进。2005年5同底,全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无锡召开,大会要求各地对辖区内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很多与会者踌躇满志,同时也顾虑重重,毕竟很多地区危险源监管工作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4.
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分级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普查的原则,提出建立普查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分析比较了国内较为流行的几种重大危险源分级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多种分级方法结合的组合式分级方法.对进行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普查和分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软硬件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产品功能的安全检测与认证;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起草;开展全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等技术基础工作,为建立各级重大危险  相似文献   

6.
任树奎 《安全》2006,27(3):1-2
最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深圳市召开了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现场会.对进一步做好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出了部署,会议对推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具体行动,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是实现主动预防、源头治本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监管思路,体现了踏实工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控制思路的进步,是安全生产理念的突破,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形式,也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有益尝试.荀子日: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其意思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绸缪是为预防,事情或其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因此要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就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主动预防、超前预防上,就必须抓好抓实抓细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发展状况,以及目前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辨识问题.对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适用范围,危险物质临界量,混合物及溶液的辨识,多种危险物质数量的累加计算,以及重大危险源分类和分级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讨论,与国外作法相比较,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广胜  曲京好 《劳动保护》2008,(10):114-114
8月下旬,山东省淄博市安监局完成了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尾矿库等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分级工作。共查出重大危险源所在企业539家,重大危险源671处。经过专家论证和现场勘验,划分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  相似文献   

9.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修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现状进行了调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重大危险源辨识>适用范围、分类、危险物质种类及临界量等方面的修订建议,解决了以前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可作为我国中长期重大危险源监督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简要介绍了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方法和北京、上海等6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结果。论述了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要素,包括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评价、安全管理、应急计划、安全规划、安全监察,GIS网络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