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收集消声装置的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柴油机排气微粒收集消声装置包括排气微粒收集装置、排气微粒收集再生和排气微粒收集控制装置,在柴油机排气离心力产生的旋转气流以及静电装置产生的电场的双重效用下,收集柴油机的排气微粒,自动控制排气微粒收集再生及控制装置,使收集的微粒燃烧,排放到大气中。通过柴油机排气微粒收集消声装置的试验表明:收集效率最高可达到98.1%,排气背压最高可达到3.7kPa,消声装置可达到90.2dB,试验证实本装置适合于柴油发电机和大中型柴油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采用SCR技术降低车用柴油机的NOx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交通环保》2004,25(6):40-42
NOx是车用柴油机排气中的主要有害排放物,机外措施是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有效措施,是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文中重点介绍了降低车用柴油机NOx排放的机外措施之一选择催化还原(SCR)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船用柴油机排放现状以及国内外关于船舶排放标准,并对国内外排放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某万吨级货船,在其柴油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对柴油机排气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柴油发动机尾气中NOX和PM排放浓度较高。分析了船舶柴油机中SOX、NOX和PM三大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并就其控制技术分别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4.
船舶柴油机有害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其减轻措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阐述了船用柴油机废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问题以及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柴油机排放的控制标准;介绍了当前降低柴油机排气为NOX,SOX,COX,VOCS和颗粒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种措施的利弊,适用范围及今后应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柴油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技术是柴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的核心。SCR处理系统是当前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之一,它能有效地去除柴油机排气中的NOx。将SCR处理系统与共轨柴油发动机结合并合理匹配,可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柴油机排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NOx与PM的生成机理,重点从燃油技术、机内净化技术、后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对现代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排气微粒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试验对柴油机排气微粒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柴油机微粒的组成、排放质量浓度、微粒粒径分布以及微粒的形态特征等,研究了柴油机工况对排气微粒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柴油机工况影响微粒组成外,排气温度亦对微粒的组成及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柴油机微粒数量分布峰值在0.02μm—0.10μm之间,球形度以0.6—0.7之间的微粒居多;随着柴油机负荷或转速的增加,微粒平均粒径的变化趋势向大尺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混燃甲醇和乙醇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柴油机为基础,以乙醇或甲醇作为预混合燃料,与喷入的柴油组成部分预混的复合燃烧,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排气烟度,同时使氮氧化物排放得到一定改善,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优于原柴油机,而HC排放,尤其是在低负荷时有所增加,甲醇比乙醇具有降低烟度效果更好、氮氧化物降低更多和HC及CO排入增加较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十六烷值改进剂和消烟剂对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时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在乙醇柴油中加入0.1%(以w计)、0.3%和0.5%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或消烟剂,并在YZ4DB3柴油机上分别对这些燃料的排气烟度、颗粒比排放和粒径分布等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含添加剂的乙醇柴油颗粒物排放远低于0#柴油,降幅在50%以上;与0#柴油相比,添加0.3%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乙醇柴油降低颗粒排放效果较显著,降幅高达64.2%,而添加0.1%消烟剂的乙醇柴油颗粒物排放降幅更高达84.0%,表明消烟剂的降颗粒效果更加显著. 柴油机燃用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56和0.18μm左右;但燃用含添加剂的乙醇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则呈单峰分布,其峰值均在>0.56~1.00μm粒径范围内. 柴油机燃用含添加剂的乙醇柴油后,0.18~0.32μm粒径范围内的排放颗粒显著减少,但在>0.32~1.00μm粒径范围内增加;同时,排放颗粒物中的积聚模态颗粒占排放颗粒总质量的比例降低,而粗粒子模态颗粒的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排气烟度与积聚模态颗粒质量分布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分析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孔隙以及接触角等表面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对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分形维数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柴油机排气颗粒表面特征参数与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与分析,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8.003和65.408m2/g,平均孔径分别为13.845和14.483nm,分形维数分别为2.5885和2.5515,在0.985s时刻的表面张力分别为51.1和56.6mJ/m2,结果表明炭黑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分形维数和表面张力均相似.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均表现了极强的亲油性,轻微亲水性.柴油机排气颗粒亲水性略强,表面更为光滑,吸附能力略低于炭黑.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工作流场及有害物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排风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具有中部压力较低和提高抽吸能力的作用;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扩散,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捕集有害物及以较小的排风速度排放有害物。  相似文献   

12.
王东  沈恒根  梁珍 《环境工程》2009,27(5):91-94
对某铝业公司焙烧炉除尘系统风机噪声和排气噪声进行治理,研究了风机噪声和排气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噪声控制方案,采用了风机出口管道安装消声器、针对排气噪声扩散在烟囱出口安装排气消声器、对排气烟囱管道支撑设置减振垫等措施,通过治理使该炉环境噪声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经环保部门监测,达到国家有关噪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行驶速度对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环境科技》2007,20(4):64-65
对机动车不同行驶速度尾气排放监测,来研究其对排放污染的影响.调查了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及主要干线行驶速度,针对机动车稳态行驶工况分析排放污染物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怠速条件下汽车排气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的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怠速条件下汽车排气尾流中的污染物体积分数及其分布,并比较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汽车的污染物排放体积分数及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怠速时汽车排气尾流中的污染物体积分数按照近似指数函数的趋势迅速降低到接近大气背景值;不同类型汽车排气尾流中的污染物体积分数的差别非常明显;排气方向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工作可以为怠速工况下汽车排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的主要工段——原料破碎、石油焦煅烧、煅后料冷却、配料、混捏成型、阳极焙烧,主要废气污染物为粉尘、煅烧废气、沥青烟气。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烟气治理措施,详细评述了现有的废气的治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沥青烟气产生的不同工段,提出采用不同净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机动车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金平 《福建环境》2001,18(2):35-37
通过对福州市城区道路的车流量及车辆构成状况的调查,估算城市中心区域机动车排气CO、THC和NO2的污染物排放量,分析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气污染和贡献率,提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控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低温等离子体治理柴油机尾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发动机以其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学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有害气体和难以分解的微粒物含量较多,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目前,研究开发中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如还原催化转化、氧化催化转化和微粒捕集等,存在催化剂价格昂贵、催化活性低、有效温度范围小和捕集器保持清洁状态困难等不足。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基于气体放电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且无二次污染。本文通过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柴油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微粒物的净化,综合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尾气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也给大气环境和人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伤害。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迫需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文章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废气再循环技术,分层燃烧技术,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多气门技术等发动机净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等离子体处理、纳米催化、汽车磁化净化等尾气净化新技术,对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LugDown汽车尾气排放监测装置在气体监测过程中,受到不带负荷以及大量人为因素的干扰,存在检测精度差的弊端.因此,设计新的立体车库尾气排放智能监测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利用杠杆原理将信号在电路中进行调试,对车辆进行驱动控制,通过不透光度计和尾气分析仪,实现汽车尾气检测和分析。对主程序进行规划提高监测装置软件算法的执行效率,采用浓度测试程序和存储与查询程序,收集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数据并随时进行数据查找,实现立体车库尾气排放的智能监测。  相似文献   

20.
以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新技术。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特性、净化技术及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特性。说明了多孔泡沫金属的特性,并设计了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以多孔泡沫金属为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结构及原理,分析了该净化装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